【達人理財】不賣更賺買股術 61歲大叔年領7位數股息會員專區財經理財林茂昌慢工出細活學畫,買股也是慢投資,樂於長抱不停利。文 劉以親攝影楊彩成吳貞慧王均峰發布時間 2021.05.04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金融股股票林茂昌航運投資鋼鐵殖利率達人理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價值選股 長期持有心法1:景氣谷底撿便宜心法2:挑選財務佳標的心法3:持股分散不重押心法4:3情況擇優進場價值選股、長期投資,絕對是老生常談的股市獲利方程式,卻鮮少人實踐。45歲離開職場、52歲財務自由,現年60歲的林茂昌卻把這套老掉牙的賺錢術運用到極致,抱股動輒10年以上的他,用不賣更賺的思維參與市場,如今年領7位數股息 。林茂昌慢工出細活學畫,買股也是慢投資,樂於長抱不停利。早上開盤時間,專職投資人林茂昌卻趕著要去上工筆花鳥畫的課程,這門課注重寫實,從一筆一劃的線條勾勒,再到一層層的上色渲染,要將花鳥畫得活靈活現,極其費工。「這叫『慢工出細活』!」林茂昌笑說:「離開職場後,時間變多,就挑些以前最討厭的事來做,畫畫是其一,沒想到學出興趣。」只見林茂昌提起畫筆,全然投入,絲毫不在意攝影鏡頭,首次放寬心讓媒體捕捉他的廬山真面目,「學畫之後,投資觀變得更慢了,這幾年我的操作是:下好離手,不要動作。」去年台股因肺炎疫情跌至低點,林茂昌有進場撿股票,但距離上次賣股則足足有3年之久。價值選股 長期持有說起林茂昌的投資術其實很無聊,就是價值選股、長期持有,他推崇美國百歲人瑞葛瑞絲.格羅納的投資法,「葛瑞絲是亞培藥廠的祕書,做了43年,她在1935年用180美元買了3股亞培股票,經過多年的股利再投資和股票分割,累積至2010年變成十多萬股,換算價值約700萬美元。」主張不賣股賺更多的林茂昌,秀出手上持股及追蹤中的個股。林茂昌透露,自己有長輩早年買台塑、南亞股票,單靠配息收入就贏過一般上班族薪水,「這幾年我發現很多『買進持有』打敗『進進出出』的實例,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他十多年前曾以40幾元買進巨大,股價來到100多元時賣出,哪知道之後還漲到200、300元,「進進出出真的沒有比較賺。」「我的方式不是存股,因為存股偏向鎖定股息收入,而我只把殖利率視為是一種保護,重點在於長期跟著公司成長。」目前年領股息7位數的他,早已累積數千萬元的股票資產,靠的是他獨到的投資心法。心法1:景氣谷底撿便宜這波景氣循環股包括航運、鋼鐵股都衝出天量和高價,林茂昌手上就持有平均成本約25元的中鋼、57元的豐興及16元的東鋼,前兩者買在2013年鋼鐵股甫經中國產能過剩、國際鋼價疲軟的黑暗期,現在帳上獲利逾5成,至於東鋼則是買在2016年,當時股價還跌破2008年金融海嘯低點,如今帳上翻逾2倍。台灣不能缺少鋼鐵產業,熬過景氣谷底,股價不寂寞。(翻攝鑫進企業官網)「我沒打算停利出場,現在只是剛看到公司獲利會變好,短線漲多必然也會回檔,但台灣的鋼鐵業以中鋼為首,從上游到下游綿密紮根南部,台灣也不能缺少這產業。」他解釋,自己當時進場是因台灣處於悶經濟中,鋼鐵業又是景氣循環股,只要公司不會倒,未來都有機會,因此大膽在谷底出手。心法2:挑選財務佳標的林茂昌通常不買電子股,「雖然電子股的每股純益(EPS)成長性高,但只要突然有一年或幾季的時間出現停滯,股價可能就腰斬,像宏達電那樣從股王寶座摔下來,就是慘痛的例子。」目前他手上有約1/4的傳產集團股,包括台塑、台泥、永豐餘集團的旗下子公司。林茂昌離開職場後,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書,包括《黑天鵝效應》與《我們的新世界》。他的選股條件包括:每年EPS最好3元以上,2元可接受,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最好有15%,本益比在20倍以下,並希望負債比控制在30%以下。但負債比這點也有例外,例如去年疫情時他逢低買進跌至20多元的高鐵,「高鐵雖然負債占資產比例達8成,但基於獨占地位、有不易倒閉的保護,所以30元以下值得布局。」「公司誠信和大股東經營心態也很重要。」林茂昌以幾年前買進的雄獅為例,雖然受到疫情衝擊,但經營層率先站出來自砍薪酬,表現共度難關的決心,「即使大家看衰它,我相信雄獅仍有能力熬過疫情,只要撐過去,就有機會大發利市。」心法3:持股分散不重押「以前很認真研究股票時,只抱5至10檔,現在力求分散,持股20至30檔,也不重押一檔個股超過10%。」林茂昌表示,開始建立部位可能是3%,價格有跌會再加到5%,但再跌也會擔心,「我不會進場攤平成本,但若市場暫無好標的,而我手上又有閒置的股息時,會再買一點,但頂多到6、7%。」只有表現穩健的個股會讓林茂昌買單,增加部位至10%。心法4:3情況擇優進場時,林茂昌會獲利了結,但現在不隨便停利,平時也不會多花時間看盤,僅3種情況會讓他有動作:一是財報出爐時,他會根據最新發布的EPS數字,尋找新的投資標的;二是除權息後,因為7位數息收入袋,此時會幫資金找去處;三是股價劇烈波動時,時而趁機撿便宜。獲利良好的元大金控,是林茂昌認可的金融股。林茂昌笑說:「前陣子覺得金融股還有便宜價位,逢低買了10元的永豐金和18元的元大金,但現在發現金融股都不便宜了。」其實,林茂昌對國內金融業很熟悉,他曾待過花旗銀行、中國信託商銀,還是台証期貨前總經理,負責管理衍生性商品部門,前同事王先生就透露:「他以前幫公司賺很多錢!」讓人好奇的是,在衍生性商品裡打滾的林茂昌,如今為何能甘於「無聊」的長期投資?「我以前主要是做可轉債承銷,那時候可轉債便宜,也不是市場上大家熟悉的商品,賺息賺價差都輕鬆。」他解釋,價位如果沒有波動,可轉債就是賺贖回的殖利率6至8%,如果發動漲勢,可轉債價格也會往上漲,後續只需適時停利。林茂昌認為,雄獅經營層決策明確,具備撐過疫情的地位和能力。在殖利率保護下賺取資本利得的模式,影響了林茂昌買股的習慣。45歲離開金融業後,成為專職投資人不到4年,資產就翻倍出場,之後再進場就成為現在的「用心於不交易」。好友黃先生說:「他的方法乍看很輕鬆,買的公司也不會讓人驚豔,但要忍受股價的波動起伏,和人性對抗才是最難的。」事實證明,選股有一套,抱股不受動搖,正是林茂昌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