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克服55%燒燙傷賣早午餐 疫情來襲他推居家調理包衝人氣 察爾斯廚房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走過八仙塵爆傷害,2016年張承騏在北投開店賣自家製的奶酪與早午餐。
走過八仙塵爆傷害,2016年張承騏在北投開店賣自家製的奶酪與早午餐。
6年前一場八仙塵爆,讓原本愛打籃球、田徑社一員的張承騏,人生被迫按下暫停鍵。來自單親家庭的他,不想成為母親負擔,努力復健半年即出院。他在北投開店賣自家製的奶酪與早午餐,大量使用天然食材入菜,甚至清晨跑基隆採買海鮮,要端出好料理吸引目光。
5月中,本土疫情擴散,張承騏順勢推出外帶優惠與加熱料理包。熬過生死關卡,他要把握有限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察爾斯廚房 創業資料

  • 時間:2016年2月
  • 原料:70萬元
  • 設備:200萬元
  • 人事:25萬元
  • 房租:5萬元
  • 合計:300萬元

察爾斯廚房 營收資料

  • 時間:2021年4月
  • 原料:20萬元
  • 房租:5萬元
  • 雜支:8萬元
  • 人事:20萬元
  • 營收:60萬元
  • 利潤:7萬元

(營收及利潤為記者估計)

隨著台灣本土疫情升到三級警戒,開在北投行義路半山腰的熱門餐廳察爾斯廚房,瞬間沒了用餐人潮。平日座無虛席的小店,如今只剩老闆張承騏在廚房烹調鄉村南瓜濃湯、舒肥雞胸肉,以及波隆那肉醬、煙花女小卷番茄醬等,賣起加熱即食的居家料理包。
不讓生意空閒下來,他推出外帶自取優惠,也辦活動鼓勵客人買料理包拍照上傳,抽手工香草奶酪禮盒。「如果是第一次吃我們的奶酪,建議可以先吃香草口味。」

自比神農 挖掘好料

疫情擴散之前,我們和張承騏約在店內採訪。他說因為自己不喜歡化學添加物與人工甘味劑,他的奶酪原料選用肥厚的馬達加斯加香草莢,而非常見的香草精。他仔細地將香草豆莢中的籽一粒一粒刮出後,再與日本海藻糖及法國進口鮮奶油等食材一起加熱攪拌,「這樣吃起來不像一般用香草精,味道那麼重,食用前會建議先漱一下口再吃。」
招牌香草奶酪使用天然馬達加斯加香草莢,另外還有鐵觀音、伯爵茶等口味。(100元/瓶)
能自己動手做的食材、醬料,張承騏大多親力親為,其他的則挖掘寶藏,找好店家強強聯手。例如,早午餐搭配的花生醬是來自基隆開業30多年的老店,漢堡麵包是天母一家使用歐洲進口原料製成的烘焙坊,「我真的是神農嘗百草,把士林、北投這一帶的麵包店都吃過了,才選到這家合作。」
從食材下功夫,他也很講究擺盤,最受歡迎的「濕式熟成安格斯板腱牛排」,以鑄鐵鍋盛盤後,層層疊疊擺上馬鈴薯、炒菇及炒蛋,份量十足。大量使用天然食材入菜,他甚至不惜跑基隆採買海鮮。
張承騏從食材下功夫,大量使用天然食材入菜,甚至清晨跑基隆崁仔頂魚市場買海鮮。
疫情升溫前,清晨2點鐘,我們跟著他前往基隆崁仔頂魚市場,漁家叫賣聲此起彼落,攤位前擠滿餐廳老闆、批發商,鼻腔裡滿是濃郁鮮味。張承騏熟門熟路地穿過人潮,「我今天要買義大利麵用的白蝦跟小卷。」不時貼心回頭注意我們有沒有跟上,他邊走邊說:「這邊海鮮的品質好,都是第一手。」
「其實我們的店不太需要來崁仔頂,但我想要認識魚。只要季節一到,你就會看到大家都在賣某種特定的魚。」今年26歲的張承騏個性直爽,語氣中透露超齡的成熟,「我應該是台北第一家,在崁仔頂買海鮮的早午餐店。我努力的經營方向,是我們家餐點要好吃。我不想被憐憫。」

𨑨迌囡仔 傳承手藝

6年前的夏天,準備高唱從軍樂的他,和朋友一起到八仙樂園參加派對,一場塵爆使他全身55%燒傷,其中47%為2到3度灼傷。2個月內動了8次手術,他努力復健半年即出院開店賣奶酪,之後轉型為早午餐店。
塵爆導致張承騏全身55%燒傷,其中47%為2到3度灼傷。(張承騏提供)
受傷前,他曾和好友在住家附近的天母市集擺攤賣奶酪,打發當兵前的空檔。「我是個不乖的小孩,以前在學校打架鬧事、進警察局,做過很多荒唐事,都是我媽來善後、擦屁股。」對讀書沒有興趣,他在淡江中學讀了1年休學,說服母親讓他轉學到開平餐飲學校,之後在欣葉101餐廳實習。「靜不下來讀書的時候,我就想去做菜。」外婆是擅長煮客家菜的廚藝高手,母親傳承的烹飪天分也遺傳給他。
來自單親家庭,爸媽在他小學6年級離婚,「她一路工作、母兼父職,帶著我跟弟弟長大,每天上班、煮飯、帶便當、做甜點給我們,最方便的就是做奶酪,不用烤。我知道我媽很辛苦,但以前不會想,擺攤賣奶酪後,知道賺錢辛苦,想說不如玩完這一次後努力工作,殊不知賣1個多月就受傷了。」
「我一看到他,四肢都包著紗布。我說:『臉沒燒到,還好。』等醫生說今天晚上要觀察腫脹,不然腳要截肢,才知道緊張。」彼時,母親王鈺琇在旅行社擔任董事長特助,她立即提出辭呈,「說沒有哭是騙人的,接下來那2個月,我收過3張病危通知。但不瞞您說,第一時間我只是在思考,怎麼陪他走過這一段?」

怕成負擔 復健開店

王鈺琇說:「他個性鬼靈精,對讀書不是很在行。可是在住院時,他在網上訂了很多餐飲的書,又拿一個碗上面封了保鮮膜,用麥克筆畫,他說他在畫擺盤、看餐點應該怎麼放。從他的眼神,看到他對餐飲的光芒跟熱忱。」
張承騏(左)和母親王鈺琇(右)共同創業,走過受傷復健、創業那段最辛苦的日子。
過去,張承騏喜歡打籃球,是學校田徑社的一員,沒人有把握他何時能重回廚房,但他堅持早上7點半起床復健到傍晚,努力回到生活軌道。「燒燙傷後皮會弓起來,手指會黏在一起像蹼一樣,所以要去捏黏土,用身體的力量把手指拗回來。」他低聲說道:「受傷當下我腦子一片空白,想到的是我媽,覺得好像我又捅了一個婁子,給她添麻煩。復健蠻大的信念,不是想回廚房,是不想造成她的麻煩。我20多歲了,她得從頭像照顧小朋友一樣照顧我,我不想成為她的負擔。」
某天正在換藥時,王鈺琇回憶,「他突然蹦了一句話說:『媽媽,我們來開個奶酪店。』就這樣因緣際會下開始做。」他們先租店開業,後來周邊剛好有一處店面出售,「我不曉得生意能不能做起來,也不知道哪來的憨膽,談到一個價格就買下來。店開在山頭,但我覺得酒香不怕巷子深,東西好、服務好,客人還是會上山。」
開在北投行義路半山腰的察爾斯廚房,在疫情爆發前是排隊名店。
張承騏改良媽媽的奶酪食譜,加上創意推出香草、鐵觀音、伯爵茶及泰式奶茶4種奶酪。第1個月生意不錯,但之後卻直線下降。張承騏分析,客人只為了奶酪上山,沒那麼有吸引力,「餐廳空間這麼大也很浪費,第3個月我就轉做早午餐。」而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他有中餐廚師經歷打底,到各家餐廳用餐,學著轉化、改造成自己的東西。

進修行銷 刷新營收

「那段時間是母子關係最最不好的時候。」張承騏說:「照顧病人很辛苦,親人變成創業夥伴就是天天吵。」「母子千萬不要一起創業,好幾次我被他氣到,開了門跑出去,想說老娘這輩子不會再踏入這家店了。」王鈺琇忍不住氣罵,「後來店開了2年,朋友告訴我台中有一個工作機會,我就決定放手。放手,孩子才會長大。」
因應疫情升級,張承騏推出南瓜濃湯(圖)與舒肥雞胸肉等加熱料理包。(1280元/5種共10包)(張承騏提供)
因腳受過燒燙傷,不耐久站的張承騏,初期必須在廚房擺張椅子,方便隨時坐下休息。2018年3月,他的病況逐漸穩定,王鈺琇便隻身到台中工作。張承騏重新摸索與客人的應對之道,也去上行銷課程,去年小店營收刷新紀錄。
因應疫情升級,張承騏推出南瓜濃湯與舒肥雞胸肉(圖)等加熱料理包。(1,280元/5種共10包)(張承騏提供)
「我給自己的期待是可以去外面闖。」不讓穩定的業績限制發展,他原定下半年要關店到海外學烹飪,無奈碰上疫情,計畫暫時無限期擱置。熬過生死關卡,經歷多次植皮手術,塵爆留下的疤痕宛如身上的另類刺青,張承騏笑嘻嘻地說:「受傷後我把死亡看得很淡,人最終都會離開,難過可以,可是不用難過太久。活著的時候,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簡先生,台北人。

顧客這麼說

我很常來吃,菜單上的幾乎都吃過了。他們家的餐飲整體都不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漢堡,味道很香,吃過一次就很難忘,今天點的義大利麵跟甜點也很好吃。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