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拒讓家鄉公共案跳票淪笑柄 軟心鋼鐵董吞悶虧拚出48億元年收新高 宜聯鋼鐵、興中紙業董事長王信豐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王信豐48年前創立宜聯鋼鐵,善用蘇澳港進口鋼胚,生產建築用竹節鋼筋,受鋼價飛漲帶動,今年年營收與毛利可望創新高,年營收估達40億元。
王信豐48年前創立宜聯鋼鐵,善用蘇澳港進口鋼胚,生產建築用竹節鋼筋,受鋼價飛漲帶動,今年年營收與毛利可望創新高,年營收估達40億元。
打鐵匠之子王信豐, 25歲創業做五金買賣,一次向鋼筋廠下單,對方未如期交貨,害他失信於客戶,憤而切入製造,1973年成立宜聯鋼鐵,生產建築用竹節鋼筋。雖是初生之犢,但品質不輸百年大廠,擠進台北捷運局A級廠商,因此打開知名度,卻因過度信任客戶,慘遭倒帳數千萬元,他不願宜蘭家鄉公共工程淪笑柄,咬牙收爛尾。
為提高經濟規模與市占,2003年號召3家同業另立新寶元鋼鐵,同年入股民營化興中紙業,搶攻紙塑商機。78歲的他挺過多次股東出走,軟硬通吃打理48億元年營收事業體,證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上午7點整,宜聯鋼鐵董事長王信豐已在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的辦公室忙碌著,「我習慣在員工還沒上崗前,先巡一遍工廠,盯一下生產排程與庫存,這攸關原物料調度採購策略。」3個多小時處理完公事,隨即驅車前往僅距四公里遠、轉投資的新寶元鋼鐵廠。

王信豐小檔案

  • 出生:1943年(78歲)
  • 現職:宜聯鋼鐵董事長、興中紙業董事長、新寶元鋼鐵董事
  • 家庭:已婚,育有2女
  • 學歷:宜蘭高中肄業
  • 重要經歷:新寶元鋼鐵董事長、宏興五金董事長
  • 休閒:閱讀
  • 座右銘:僥倖難得成功,投機不得善終
  • 經營心法:誠信、正直、分享

軟硬通吃 離不開故鄉

今年78歲的他,有著過人體力與耐力,除了鋼鐵本業,另投資八仙加油站與興中紙業,為妥善管理旗下各公司,他把一天切割成早、午、晚三時段,堅持每天勤走所有事業體。
從建築用竹節鋼筋做到紙塑包材,「軟硬通吃」的王信豐,二家公司年營收合計48億元,其中宜聯鋼鐵就占40億元,在業界屬於老字號中型鋼鐵廠,但他卻在專訪過程中,主動遞上一本寫滿筆記摘要的書籍《小,是我故意的》,謙虛地說:「我們只是台灣最小的鋼鐵廠,經營事業不必一昧追求大,穩紮穩打、小而美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宜聯鋼鐵提供少量多樣鋼筋,並透過多道加工,提高產品售價,擠出獲利空間。
身為宜蘭子弟,王信豐一輩子離不開故鄉,所有投資事業都選擇固守宜蘭,48年前成立宜聯鋼鐵,他善用蘇澳港從海外進口鋼胚,取代傳統拆船板廢料,「我們直接買乾淨的材料進來,減少煉鋼爐產生的廢渣垃圾與用電量,以國內目前每年進口200萬噸鋼胚來說,相當於省下基隆市半年的用電量。」此舉也能確保原料來源充足,不再被煉鋼爐廠掐住喉嚨。
公司擁有2套全自動軋鋼設備,人員只需從中控室操作生產製程,王信豐(中)每天都會親自巡視。
28年前,宜聯獲台北市捷運局評定為A級供料廠商,靠著少量多樣的鋼筋產品,打入台北捷運、機場捷運、五楊高架、蘇花改等公共工程,同時也是大陸工程、基泰建設、麗寶建設、寶佳機構等國內大型建商鋼筋原料供應商。面對近年鋼鐵價格漲跌幅有如搭雲霄飛車,王信豐老神在在地說:「一直以來,我做生產事業就是從無到有去服務別人,事業起伏好比春夏秋冬,景氣好的時候不需要得意,碰到冬天自己心情要調整。」

五金創業 買賣轉製造

宜聯鋼鐵總部大門口擺著一塊打鐵石,是念舊的王信豐特別從老家搬來的珍藏,「它提醒我是打鐵匠之子,任人搥、任人打,千錘百鍊後方能更加圓融。」他身為家中長子,自小對讀書不感興趣,反而一頭栽進武俠小說的世界,最崇拜郭靖的俠義性格,母親見狀,乾脆勸他高二休學回家幫忙。
王信豐是打鐵匠之子,他高二就休學在家幫忙,念舊的他把父親時代留下的打鐵石放在公司大門口。
王家當時幫中興紙廠(興中民營化前身)生產保護報紙的捲筒鐵套,「我才20出頭,中興當年是國營事業,員工素質高,即使是顧倉庫的也要通過考試,50多年前日本和歌山和紅葉少棒在台北比賽,中興主管還買票帶我一起去看,對我非常照顧。」主管見王信豐工作勤快,把一心想學做生意的他推薦給宜蘭最大五金行。
在五金行做了二年外務,王信豐1968年決定創業,成立宏興五金,做起買賣生意。「做生意講白了就是勤快點找貨,買低賣高賺差價。」為了找客戶所需的五金、鋼管、鐵材,跑到高雄採購。經營五金貿易過程中,曾發生一段小插曲,讓他決定從買賣跨入生產。他回憶:「我向宜蘭當時一家很權威的鋼筋廠叫貨,後來對方交不出貨,還一副沒什麼大不了,叫我把錢拿回去,我很不高興,一方面也自責失信於客戶,決定跳下來自己做。」
除了進口鋼胚,王信豐(右)也曾向中鋼子公司中龍鋼鐵採購鋼胚,受邀參加中鋼集團高爐點火典禮。(王信豐提供)
他意有所指地說:「很多人說鋼鐵是男人的事業,其實是指一言九鼎、說話算話。」然而時也運也,王信豐與友人合資,從買地到蓋廠足足花了6年,「地一買就碰到景氣反轉,1979年才開始蓋廠,花1000萬元建廠。」初期採購拆船板廢料,加熱後以人工送入軋延機,年產能僅8000公噸,就近提供在地營造廠與榮工處工程使用。

重視誠信 心軟吃悶虧

1992年王信豐決定擴大產能,卻因此和合夥人意見紛歧。「股東不想再擴大,但我認為沒經濟規模,生產的鋼筋價格只會越來越缺乏競爭力。」他以一億元買下股份,「人生很難講,隔年我貸款8000萬元增設自動化軋鋼設備,把年產能拉高六萬噸,當時市場不算太好,全台無人增設新廠,我們反而因新增產線符合市場多樣化需求,第三年就賺了2000萬元。」
竹節鋼筋尺寸多樣,宜聯可依客戶所需強度,從最細直徑0.9公分做到4.3公分,鋼筋尺寸越小越費工。
宜聯以生產建築用竹節鋼筋為主,可依客戶所需強度,從最細直徑0.9公分做到4.3公分。尺寸越小越費工,因軋鋼須經連續製程,每次落地都會增加成本,王信豐領工程團隊改善動線,減少物料搬移,並導入線上剪裁,每噸可節省300元成本,搭配多道加工服務擠出利潤。擴產隔年獲台北市捷運局評定為A級供應商,王信豐表示:「捷運局每個月都來驗廠,我們規模雖不及動輒百億元的大廠,卻是通過認證的五大標準廠之一。」許多企業因此更願意向宜聯採購,打開市場知名度。
做事講求誠信的王信豐,也曾因太過信任客戶,付出慘痛代價。1993年,遭松山國宅承包商倒帳2000萬元,金額幾乎吃掉當年三成獲利,公司和包商、北市府來回溝通許久,最終無解只好認賠,王信豐苦中自嘲:「太太是公司會計,確定錢收不回來那天,我們倆談及此事,當場掉下眼淚,但可惜是各哭各的,沒相擁而泣。」
早年營造業承包商規模不大,往往一次現金周轉不良就會出狀況,王信豐常因心軟先給人方便,吃了不少悶虧,甚至連宜蘭地檢署工程案,也遭包商倒帳1000多萬元。「公家機關重新發包,光跑流程就曠日廢時,最後由公司出面找營造廠合作,一同承接這個案子。」不願讓家鄉公共案淪為眾人笑柄,他顧不得自己是受害者,出面協調下包,讓地檢署案得以順利完工。

接觸更生 拓展新視野

因為承接宜蘭地檢署工程,讓王信豐接觸到更生保護會。「50知天命,人生不是只有賺錢,透過參加社團,身體力行去服務別人,給我帶來不一樣的視野。」20多年來,宜聯鋼鐵提供外監工作機會,讓更生人習得一技之長,王信豐透露:「有位更生人同仁在公司已服務13年半,他母親過去接受媒體訪問,曾說一度絕望到想帶孩子結束生命,這些年他不僅賺了錢,還買房子安居樂業,人生徹底改變。」
看好鋼鐵業後市,王信豐得知鋼胚供應商日本鋼鐵欲出售一套自動軋鋼設備,「那套設備原價要十幾億元,客戶願意以7折價優先轉售給我。」認為是擴張機會點的他,因本身資金有限,2003年號召另外3家資歷相當的鋼鐵廠同業,合資成立新寶元鋼鐵。
鋼胚經連續式加熱爐軟化後,才能送入軋鋼機,靠鋼材本身延展性,拉出不同尺寸級數。
「新寶元等於是中央廚房概念,生產量產型鋼筋,提供我們四家鋼鐵廠做加工,剩餘產能再釋放到市場、盤商手上。」此合作策略可讓宜聯以較低成本取得半成品,再搭配老字號品牌,推動產品順利銷售,雙方互利互惠,在王信豐擔任董事長期間,新寶元年營收最高衝至60億元,直到他2018年轉任董事。

感念恩情 入股挺到底

除了在鋼鐵事業站穩腳步,王信豐始終感念年少時受中興紙業員工照顧頗多,得知紙廠在轉型民營化過程中,因虧損連連急欲引注外部資金,決定投資2億元入股相挺。他理性分析:「我認為技術面這是家好公司,但是在管理上必須調整,不能再有吃大鍋飯心態,腳要先長肉才能站得久、跑得快。」
興中紙業生產的紙塑杯蓋打入日本最大航空公司機上餐與海外麥當勞供應鏈。
事必躬親的他不僅出資,也陪著團隊一同調整經營策略,當時政府推動減塑政策,興中也從提供發票紙、月曆紙,轉而切入紙塑餐盒、杯蓋產品,除了販售產品,也推出自行組裝開發的整套紙塑設備機,甚至提供整廠輸出方案。2011年,興中紙業的紙塑產品開發能力被宏達電相中,成為hTC手機全球唯一包材商,全盛時期單月出貨200萬套手機包材,年營收達十億元。
興中的紙塑技術曾被宏達電相中,成為hTC手機全球唯一包材商。
然而隨著hTC手機市場萎縮,公司調整市場策略,6年前轉攻食品包材,紙塑杯蓋打入海外麥當勞供應鏈,也成為日本最大航空公司轉型的祕密武器。因包材運輸成本高,一度為了就近提供市場,股東有意登陸設廠,但王信豐選擇根留台灣,他收購持股,2018年成為最大股東,號召女兒回家幫忙,由么女王楷晶擔任總經理,為提振士氣,也主動幫員工加薪3%。
從最硬的鋼筋做到最軟的造紙,王信豐始終步伐堅定、量力而為。三年前,鋼鐵價格低迷,新寶元二家股東決定退出,他從原本28%持股增至82%,成為最大股東,「每當和股東理念不同的時候,我傾向自己承受下來,景氣循環有始有終,很多人看衰這行,但我認為經營事業像是跑馬拉松,戲棚下站得久,才是最後的贏家。」
除了硬邦邦的鋼鐵,王信豐(右)另投資興中紙業,並召回小女兒(左)擔任總經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撐過鋼價最低迷時期,今年宜聯鋼鐵營收可望創新高,攀至40億元,新寶元也從谷底20多億元回升至30億元,應證了英雄比氣長。

後記 不僥倖的人生

王信豐襁褓時雙腿愛踢愛蹬,被取小名「水蛙」,他的辦公室內外處處可見青蛙裝飾、擺設,流露赤子之心。
王信豐擔任多屆更生保護會主委,他自爆高中時被記了2支大過,「第一支是同學拿我的書本作弊,老師不明就裡,看到名字就記過。」第二支是他翻越火車月台,被校長當場抓包。「其實當下我直接鑽進車廂裡,那支大過絕對可免,但我乖乖地又翻過月台,跑到校長面前道歉,隔天自然多了支大過。」
事隔多年他不斷反思,校長的本意是要勸誡學生,「但我因此再次翻越月台,是不是徒增風險?又或者我成功逃過,反而學會僥倖?」堅信僥倖難得成功,投機不得善終,已屆從心所欲年紀的他,反而把這支大過視為化了妝的祝福。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