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興中紙業,很多人可能覺得很陌生,但其實這家紙廠的產品,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王信豐秀出仔細收藏妥貼的歷史資料,只見早年蔣經國、李登輝、宋楚瑜等官員皆曾多次造訪紙廠,過去報紙仰賴進口,但蔣經國總統認為新聞媒體用紙算是戰略物資,必須自給自足,責成中興紙業負責生產三大報限張時代用紙。
【軟心鋼鐵人番外篇】從生產報紙到hTC手機盒 百年紙廠憑什麼讓美國監獄、全球速食龍頭都買單 宜聯鋼鐵、興中紙業董事長王信豐專訪

王信豐入主經營的興中紙業,其實是大有來頭的百年紙廠。前身是日治時代1918年就成立二結紙廠,早年利用甘蔗渣造紙,光復後回歸國營取名「中興紙業」,在蔣經國時代,肩負生產新聞媒體用紙與印鈔紙,產能一度竄居東南亞之冠,然而隨時代變遷,百年紙廠繁華落盡,民營化後一度慘澹經營,直到搭上減塑熱潮,才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路。
一度紙廠在新聞用紙產能居東南亞第一名,另外還生產發票紙、日曆紙,紙廠占地面積廣大,60、70年代連顧倉庫的員工都必須通過考試才能錄取,紙廠還有附設幼兒園,員工上下班還得搭交通專車進入廠區。王信豐的父親早年經營打鐵工坊,靠著幫中興紙廠(興中民營化前身)生產保護報紙的捲筒鐵套,養活一家大小。
2002年配合國營事業民營化政策,中興紙業首當其衝,當時紙廠經營不易導致虧損連連,政府原有意關廠,但300位員工發起自救會,每人拿出30萬元資遣費,承接民營化的紙廠運營,第一年因尚有許多半成品庫存,年底員工還有分紅獲利,隔年紙廠有增資需求,但員工已不願再自掏腰包,承辦銀行才輾轉找上王信豐,邀請他入股。
曾參與增資過程的宜聯鋼鐵副總經理邱林池透露:「畢業行業別真的差很大,王董請銀行經理先盡量找別人談,真的找不到再來想辦法。」最後王信豐因顧念昔日舊情,決定投入2億元,入股興中紙業,肩負起帶領百年紙廠轉型求活重任。「當時紙廠年產量約1千噸,經濟規模不大,不容易經營,王董的理念是只要還能稼動的機台就繼續生產,以不擴充人員為前提,規劃轉型方向。」邱林池說。

看準2003年政府推動減塑政策,興中紙業積極朝向多角化轉型,切入紙塑餐盒、杯蓋產品,除販售產品,也推出自行組裝開發的整套紙塑設備機,甚至提供整廠輸出方案。目前擔任興中紙業總經理的王楷晶表示:「以前國營單位紙廠自己就有維修科、電機科,這些老師傅們技術非常好,讓我們可以自行開發生產紙塑設備,進而賣到歐洲、美國、東南亞,1台機器要價700多萬元台幣,1年可以賣出十幾台。」
2011年,興中紙業的紙塑產品開發能力被宏達電相中,成為hTC手機全球唯一包材商,全盛時期單月出貨200萬套手機包材,年營收達10億元。隨著hTC手機市占下滑,興中再度面臨市場挑戰,近年也積極將目標市場從工業包材轉向食品包材。

王楷晶分析:「工業包材的最大限制就是必須離組裝廠近,否則紙塑產品的堆疊運輸成本很高。」看好食品包材市場越趨蓬勃,興中紙業善用被宏達電磨出來的專業紙塑技術,切入紙塑杯蓋,目前已打入海外麥當勞供應鏈,也成為日本最大航空公司轉型的祕密武器,甚至連美國監獄也向興中紙業採購紙塑刀叉產品。

王楷晶自信地說,興中紙業生產的紙塑杯蓋,在一般環境約20~120天就可完全自然分解,且密合度100%,即使是裝高溫湯品、咖啡,經倒置測試也不會外溢,「在歐美咖啡倒出來,灑在客人身上是要賠錢的,所以他們非常喜歡我們的產品,加上全球杯蓋口徑一致,有利於我們外銷,基本上禁塑法令越嚴格的國家,我們賣得越好。」
隨著世界各地客人在IG分享興中紙業的紙塑產品,包括東京文華東方酒店、香港獨立街邊咖啡廳用、英國、德國、北歐連鎖咖啡廳,凸顯興中紙業產品的後市潛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