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老台北之旅4】「南街得意」如私人招待所 化身文人雅士咀嚼舊情懷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南街得意在1920年代的街屋中,是標準的一開、三進,保留臥室的隱密空間供客人品茶或閱讀。
南街得意在1920年代的街屋中,是標準的一開、三進,保留臥室的隱密空間供客人品茶或閱讀。
百年前的大稻埕,茶業文化興盛,有規模大大小小的茶行,若能走在當時的街頭,或許都能都能嗅得茶香。這樣的歷史背景,讓現在的大稻埕也有些關於「茶」的記憶。有的在街廓巷弄、有的則是隱身在街屋的2樓,值得細細尋覓探究。
「希望在茶業文化曾經輝煌的大稻埕,能有一個好好品茶的空間。」經營者周奕成先生曾在受訪時這麼說道,「南街得意」是他和團隊經營的老屋之一,這間建於台北1920年代的大稻埕傳統街屋,經典樸實得讓人不需遙想,彷彿已身在當時。
各式各樣台灣茶,透過一罐罐的「聞香瓶」找出最喜歡的茶香。
特別的聞茶香方式,也能分辨不同種類的台灣茶,究竟有什麼差異。
2樓空間,經過老椅子、老物件的陳設,就像一間隱蔽的私人招待所,不受打擾,品茶方式也很讓人心動。18罐玻璃瓶,存放的是來自林華泰、有記茶行的各種台灣特色茶,透過聞香,找到自己喜歡的茶種。茶點則是選購自大稻埕李亭香、十字軒等老糕餅鋪,這樣傳承在地的方式實屬美好。
茶點配上細心挑選的老店餅舖點心,讓人眼裡欣賞老建築、嘴裡咀嚼舊時光。
最喜歡南街得意內部臨窗的位置,待上一個下午也不夠足。
無論白米、茶葉或是南北貨,南來北往的轉運,在那個貿易興盛的年代,倉庫扮演著樞紐地點存貨的重要角色。「臺北記憶倉庫」前身是「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1913年建造,往後的20年間,見證了貿易活絡、生氣盎然的老台北。
異地遷徙過的臺北記憶倉庫為舊時「舊三井倉庫株式會社北門倉庫」。
除了走廊天花板保留的木頭、切割保存的山牆,以及6根做為支撐的較細柱子,內部的常設展覽也值得一看。比如透過窗櫺,以玻璃描繪的線條對照後,能瞧見搬遷之前三井倉庫的真正位置;也有不定時更換的展覽,可隨時關注官網,前往臺北記憶倉庫追尋老城時光。
透過窗戶上的線條就能對照出當年三井倉庫的確切位置。

南街得意

  •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7號
  • 電話:02-2552-1367#21
  • 營業時間:11:00~19:00

臺北記憶倉庫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265號
  • 電話:02-2371-4597
  • 營業時間:13:00~19:00,週一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