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步下神壇的女股神 ARKK教我們的事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女股神伍德(圖)領軍的ARKK,去年報酬率152%,吸引大批投資人投入,今年卻跌落神壇。(翻攝ARK Invest官網)
女股神伍德(圖)領軍的ARKK,去年報酬率152%,吸引大批投資人投入,今年卻跌落神壇。(翻攝ARK Invest官網)
凱特琳.伍德(Catherine Wood)管理的方舟創新科技ETF(ARK Innovation ETF,代號ARKK),2020年帶來152%的單年報酬,吸引大量資金,總計在當年最後2個月與隔年1月,每月投入資金逾20億美元。2020年初,資產規模僅32億美元,到了當年底,膨脹到344億美元;然後在2021年2月底達到高峰、為513億美元。
也就是說,只有相對少的資金參與ARKK在2020年的亮眼報酬,多數資金是在其表現優異之後才投入,但緊接而來的卻是難看的報酬。在資產達到高峰的2月之後,ARKK只有4個單月是正報酬,其他全都是每月虧損超過5%的成績。而截至12月1日,ARKK今年來的報酬是-20.8%,單純追蹤整體美國股市的VTI,則是19.3%。ARKK落後市場40%。

穩健投入 勝追高殺低

其實從4月開始,失望的投資人漸漸離開,ARKK開始資產淨流出,也代表多數投入ARKK的資產,拿到的是從頂峰下滑的負報酬。
ARKK的沒落有其成因,如主要持股除了特斯拉外,今年都是負報酬。大量流入的資金,迫使經理人離開原本擅長的中型股區塊,改投市值較大的公司;資產大增也造成ARKK在建立部位時,市場衝擊變大,拖累績效。投資人追逐熱門的行為,則讓自身資產隨著經理人的失敗,遭受虧損。
從這個事件可以學到幾件事。之前表現特別好的策略或標的,除了反映經理人的能力,更可能是反映當下市場狀況特別適合該策略。如去年市場對成長股的追捧,對ARKK來說是順風。但運氣沒辦法重覆,當市場對成長股不再給予更高評價時,績效就會開始落後。
再來,假如因為績效好而買進,就會因績效差而賣出。若一位投資人當初買進ARKK的理由是因單年超過100%的報酬,那麼,當它績效變差時,自然就會想要出場,而這正是追高殺低的行為。選擇一個了解並認同的策略,才能撐過績效起伏。
最後,投資人也可能利用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追高殺低。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人認為國際股市投資只要買美國就好,如VTI,或買進著重美科技類股的QQQ。假如美國股市過去幾年表現不是那麼好,投資人還會想買嗎?
選擇投資策略時,挑選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標的,不依靠經理人的選股能力;選擇投資區域時,則要全球分散,不因某一市場過去表現好,就覺得值得投入,如此才能完整取得市場報酬,擺脫追高殺低的命運。

綠角小檔案

財經作家,著有《綠角的基金八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等書。自2006年起在「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投資心得與看法,是台灣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的倡議者。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