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資金回流結構強勁 台股沒有下車的理由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車用半導體持續缺貨、5G發展爆發,半導體明年仍有不俗的成長空間。
車用半導體持續缺貨、5G發展爆發,半導體明年仍有不俗的成長空間。
有位讀者看了外資報告,列舉投行開始放空美股、台股,反手加碼中國股票,問我是不是市場風格開始轉變,該買低賣高來調整嗎?我個人並不建議,特別在台股部分,實在沒有下車的理由。
近期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在第三季淨賣出20億美元美股,且是連續四季淨賣出,看起來很驚悚,但仔細一查,波克夏過去三季淨賣出股票只占投資組合價值的2.2%。舉這個例子是想讓讀者明白,有時賣壓看起來龐大,但以巨大的資金池來看,也只是相對輕微的調節,投資人更該關注基本面與結構是否改變。

製造業深耕 出口旺盛

以台股為例,明年不利的因素有疫情、通膨、今年相對偏高的基期、過強的新台幣是否衝擊出口等。但就最大的結構面來說,自2019年起台商與資金回台的趨勢並沒有改變,且相關投資在今年開花結果,這是過去2年新台幣與台股強盛的根本原因。
據投資台灣入口網至今年11月11日的資料,2019年迄今已有1,048家台商通過審核,總投資金額達新台幣1兆4,293億元,對台灣的影響最直接顯現在出口數據上,即使過去2年有疫情衝擊,台灣的出口仍從去年1月的250億美元,一路攀升到今年10月突破400億美元。
台灣出口以電子業為大宗,其中在晶圓代工的全球產值達945億美元,全球市占率65%。明年的車用半導體缺貨潮依舊持續,近期費城半導體指數的強勢,預告了半導體在明年不易出現衰退,反而有不俗的成長空間。其他還有5G的發展將在明年步入爆發,高速運算與大數據的應用,都是台灣製造業的強項。
只要製造業能深耕台灣,就能帶動資金回流,金融與出口的動力都會很強,今年上市金融股不但獲利創下歷史新高,各大金融股的平均現金殖利率都在4%,在通膨來臨時,金融族群預計會站出來成為台股撐盤要角。
出口旺盛更帶動了上市公司業績,台灣今年第一季GDP成長率8.16%,第二季也有7.46%,當然三、四季遇上去年的高基期勢必會下滑,但因出口暢旺,內需剛好有五倍券投入消費市場,加上台股前波已提早反應修正,我認為台股能安心抱股過年。
且在台積電宣布於高雄建廠之後,預計還會有更多台商回台,未來一年內,台股結構與基本面依然強勁。加上明年又有選舉題材,若明年第二季淡季台股修正,反而是值得加碼的時機。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