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恆器製酒第一次真正送酒到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精選7支酒款,初試啼聲便在近5,000支參賽品項中脫穎而出,全數獲獎,共奪得7項獎牌,成績非常亮眼。羅己能說:「其實去年已經送過一批酒去舊金山比賽,因為不了解比賽規則,在海關被擋了下來,退運回台、損失慘重。今年雖然多方瞭解、事先準備,還是在報關上出了點狀況延遲送達,還好比賽單位能理解我們延遲的原因,讓恆器順利參賽。每一次的比賽對我而言都是重要的,唯有透過國際賽事的認同,才能驅使我毫無顧慮的對製酒這行業投入更多的熱情。」
恭喜7項全中!恆器製酒出征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 台灣地瓜酒大獲全勝

疫情中傳來好消息,主力製作地瓜燒酎的「恆器製酒」,精選7支酒送到2022年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參與盲飲評鑑,4月13日結果公布,7款酒全數獲獎,台灣製酒實力再獲國際肯定,尤其是由台農57號地瓜延伸的燒酎與各種酒款,更是備受矚目。恆器的羅己能多年行走在孤獨的製酒道路上,從無人看好到被世界看見,獲知得獎訊息的那一刻,羅己能忍不住說:「我要恭喜我自己。」

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 (San Francisco World Spirits Competition)是世界最大且具有指標性的烈酒競賽之一,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近萬瓶酒款競逐,獲獎者從國際大酒商到小批次生產的酒廠皆有,所有酒款都需經專業評審盲飲,再進入綜合評比等層層關卡,評比結果頗具公信力。
恆器製酒SFWSC獲獎品項
- 米燒酎類雙金牌(Double Gold): 旅1 吉野一號蒸餾米酒
- 白酒類金牌(Gold): 沈香酒越南芽莊沉香(誠以善委託製造)
- 其他類威士忌銀牌(Silver): 金樽魔Batch2 橡木桶陳威士忌
- 水果加烈酒銀牌(Silver): 地瓜的好朋友系列—梅子風味
- 水果加烈酒銀牌(Silver): 地瓜的好朋友—荔枝風味
- 柑橘類風味琴酒銅牌(Bronze): 旅2 吉野一號 琴酒 台灣馬告
- 堅果利口酒銅牌(Bronze): 無憂-枇杷子浸泡利口酒
我還記得3年前第一次在桃園古華酒展喝到恆器地瓜燒酎時的驚艷,循線找到羅己能的聯繫方式,來到桃園五桶山腳下、番仔厝土地公廟後面的酒廠,看到羅己得揮汗如雨地從洗地瓜、蒸地瓜、下麴、盯發酵、直火蒸餾到木桶熟成,全都一手包辦。
羅己能說,台灣島形似番薯,也盛產番薯,但少有人拿番薯來做酒,偏偏他不信邪,將雲林縣水林鎮大溝村出產的台農57號黃皮黃肉地瓜作為主原料,從各種烈酒製作過程中擷取經驗,取發音近似於番薯的台語,開了這間以地瓜酒為主角的「恆器製酒」,至今已近10年時光。



他自己看書實驗,買進葡萄牙銅製蒸餾器、不鏽鋼發酵槽,又嘗試各種橡木桶熟成,玩遍各種風味,誓言要做出台灣最好的地瓜酒。除了將地瓜作為基礎風味,他也不斷挑戰各種水果與地瓜組合的可能性,生產加烈水果酒。目前已生產梅子、荔枝、水蜜桃、草莓、西印度櫻桃、油甘果、枇杷、巨峰葡萄、金鑽鳳梨等,未來也計畫進行葡萄酒桶過桶系列酒款,呈現台灣風土的多元樣貌。

這次獲得雙金牌的【旅I】(Voyage I),是以花蓮小農栽植有機酒米「吉野一號」蒸餾製作,酒款前身【試作品I】去年獲得比利時布魯塞爾烈酒大獎金牌,今年將【試作品】優化後推出【旅】系列,便得到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雙金牌。
【旅 II】(Voyage II)同樣以吉野一號酒米為基底,但多加了來自烏來的新鮮馬告,可以說是用台灣原物料做的「類琴酒」,也是獨屬於台灣的味道,最終獲得銅牌肯定。這兩支酒的獲獎,代表恆器的製酒技術以及台灣酒米的迷人風味受到肯定。羅己能也希望透過這次的嘗試,提升台灣純飲「米酒」的價值。
另一款接受委託製造的沉香酒,原料來自越南芽莊的珍貴沉香,以特有的優雅香氣奪得金牌,認證了酒廠的多元發展性。地瓜燒酎方面也沒令人失望,恆器招牌的過桶地瓜酒【金樽魔】(Taruma Gold),帶著桶陳威士忌特有的木質香氣,尾韻又有地瓜酒獨特的後勁,別具一格的風味讓金樽魔獲得「其他類」威士忌銀牌的榮譽。
至於恆器近年新作「地瓜的好朋友」系列,在台灣是還沒被完整定義的大眾風味,但已經先在國際上被看見,好朋友系列的水果加烈酒【梅子】與【荔枝】都在這次競賽中獲得水果利口酒類銀牌獎,可見外國人對這類風味相當買單。而堅果利口酒【無憂】則將地瓜酒融入台中新社的枇杷子特有的清新感,雖是大家並不熟知的高濃度浸泡酒,但風味令人驚豔,這次也得到銅牌肯定。


經此一役,羅己能坦承:「投七中七對自己是很大的肯定,也更堅定了以台灣物產製酒的使命,讓世界看到台灣迷人的風景與風味。雖然得獎很美好,但也表示以後的路會越來越難。」羅己能押在地瓜酒上的人生,雖然沿途有汗水也有淚水,只要不放棄,穩步向前,肯定會如倒吃甘蔗,越嚼越香。
恆器製酒
- 地址:桃園市蘆竹區內新路117巷53弄26號
- 電話:03-324-6832
- 臉書搜尋:恆器製酒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