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74】新版左宗棠雞 彭園名菜與撤下頭條新聞的幕後祕辛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左宗棠雞是人人可上手的家常料理,彭長貴大廚的起手菜式絕不浪得虛名。
左宗棠雞是人人可上手的家常料理,彭長貴大廚的起手菜式絕不浪得虛名。
左宗棠雞和名將左宗棠無關,是名廚彭長貴創意的料理,後來廣為流傳,也成為「彭園」的招牌菜。台灣警界非常愛彭園,我第一次吃彭廚的左宗棠雞,就是和警界高層聚會。那時候彭長貴還會神釆奕奕地出來和大家寒暄。警界高層人事變化不大,彭園後來已由彭長貴的二兒子彭鐵誠接手。他仍是和大家寒暄談菜,不過少了他父親的自信。
2013年,《壹週刊》掌握訊息,長期掌控警政大權的警政署長王卓鈞,接受金錶賄賂並接受性招待。這對當時已有好一陣子鬧獨家荒的《壹週刊》來說是天降甘霖。星期二截稿日,我們討論完題目,一面落版,一面求證當事人。
第一通電話打給著名的娛樂經紀人邱瓈寬,主要是不動聲色請問最近幾年王卓鈞生日都在哪裡過的?邱瓈寬回說:「去年在國賓飯店,前兩年在彩蝶宴的彭園會館。」沒有在與警界友好的陳姓商人招待所辦生日宴嗎?「沒有啊!去年中秋節在陳姓商人招待所烤肉是有。沒在那裡辦過生日。」那寬姐是全程參與還是中途有離開?邱瓈寬說:「署長的宴會,我一定坐到最後,怎麼也不會早走啊。」
之所以問邱瓈寬,是因為消息來源指出,陳姓商人多年來都靠王卓鈞罩護。去年在北投的招待所替王卓鈞過生日,王卓鈞的老婆小孩都出席,陳姓商人當場送了王卓鈞一支價值600萬元的金錶。邱瓈寬是王卓鈞的乾妺妹,也參加了那次生日宴,只不過早走,沒等到贈錶儀式。消息來源對於時間、地點、人員指證歷歷,真是詳細的爆料。不過被指出有參加生日宴的邱瓈寬,在查證時卻說不曾在陳姓商人招待所辦生日宴,她也沒早走,已經有點差誤。
因為要做版,所以又問消息來源金錶的樣式。對方說:「我只負責領錢,另外有人買錶,我沒看過這支錶。」所以陳姓商人要打點關係送金錶,有好多人經手,好多人知情,一點也不私密。
更重要的訊息是王卓鈞接受性招待,是他安排的,時間、地點、旅館、房間號碼都有。他說:「王卓鈞和另一個基層警察一人一間。」警政署長願意和另一位基層警察一起召妓,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不過,每個人各有癖好,也不宜多想。只是《壹週刊》記者實地調查,旅館並無此房間號碼。當然號碼有可能記錯。但召妓時間,消息來源非常肯定。
我們打電話求證王卓鈞,聽完時間、地點的問題陳述後,王卓鈞在電話那頭說:「我確定沒有召妓的事實,我請陳國恩到報社向社長說明。」半個小時後,陳國恩(印象中當時是警政署主任祕書)出現在內湖行愛路的《壹週刊》辦公室。陳國恩什麼話都沒說,先出示一份公文,以及護照影本。公文是在越南舉行的國際刑事警察會議邀請函及出席呈報公文,影本則是王卓鈞的出國記錄。陳國恩說:「《壹週刊》指出的王卓鈞召妓時間,署長在越南開會。他不在台灣,所以,這不可能是真的。」
陳國恩離開後,我召集了會議。如果《壹週刊》輕率刊出這些內容,王卓鈞只要開記者會公開他的出入境記錄,《壹週刊》的公信力便會受到重大打擊,所以要進一步查證。發稿主管認為這是消息來源向調查局做過筆錄的內容,《壹週刊》刊登站得住腳,因此,我要求消息來源來公司接受多方詢問。
1個小時後,穿著黑色襯衫的圓臉男子在會議室,對於時間、地點內容出現的問題,他支吾其詞,皆答以時間久遠所以記錯,但仍表示確有其事。我們的最後底線,是調查局是否有王卓鈞相關內容的筆錄。曾陪同消息來源去調查局做筆錄的律師說:「調查局筆錄重點是陳姓商人淘空公司相關事證,和王卓鈞有關的,只有該商人都靠王卓鈞圍事一句話。」
事已至此,我和邱銘輝總編輯商量,決定撤下此篇。其實,我和邱銘輝多希望有勁爆的封面,要撤下一條新聞比刊登一條新聞更為困難。我和採訪主管及記者說:「目前的證據,不足以支持出刊,先撤下。記者可以再繼續查證,等證據鞏固仍可再出。」邱銘輝也建議消息來源,可以再搜集多些證據,向調查局針對王卓鈞檢舉備案。那是當天下午4點的事。不過,後來記者沒有再提出此案,消息來源也沒有檢舉行動。
當天晚上,羅淑蕾立委上電視台談話節目,大談《壹週刊》受到權勢壓力不出王卓鈞新聞云云。電視台還說手上有我們原本封面內容,但也忌憚誹謗官司,不敢說出王卓鈞相關內容。因為此事,我們發現《壹週刊》內控機制有疏漏,應該要銷毀的大樣竟然流出,但也查不出從哪個環節流出。一個星期後,老闆黎智英轉了一封信給我。原來有立委向他檢舉我收了王卓鈞2,000萬元,所以壓下重要新聞。黎智英說:「我是不相信有這種事的。」
事實上,從《壹週刊》創刊開始,這種傳言沒少過,登或不登新聞都有流言。嚴凱泰有次和我吃飯說:「有人問我是不是付了6,000萬給你,《壹週刊》才拿下我和王力宏的新聞?我心想根本沒連絡過你,哪來付錢的事?」我和嚴凱泰見面已是《鏡週刊》時期。我回說:「《壹週刊》當時根本沒有這條新聞,何言拿下?」
幾個月後,《壹週刊》出了一則新聞,廉政署曾為偵辦貪瀆案對一名情治首長監聽,意外聽到這名情治首長有召妓行為,結果外界又都認為週刊的爆料是影射王卓鈞。面對質疑,王卓鈞悍然表態:「絕對不是我。」事隔多年,我可以告訴大家,當時《壹週刊》報導的是另有其人,名字還是不說了。
還是回到左宗棠雞,這道名廚彭長貴創意的料理,後來成為每家做雞肉料理的必備參考菜式,很多餐廳也避開彭園左宗棠雞的名字,改以宮保雞丁為名。左宗棠雞這道菜味重肉嫩,以前宣傳菜好,總有一句:下飯。現在雖說健康觀念改變,但味重的左宗棠雞仍不褪流行,因為以此心法做出來的雞肉真是嫩啊!所以,只要減鹽、減醬汁分量,左宗棠雞可以常做常吃。
舉世聞名的左宗棠雞,是彭長貴1953年接待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雷德福時,靈機一動將去骨雞腿肉過油炸,再以特製的酸辣甜鹹調味料,拌炒而成的創意料理。《鏡週刊》曾經採訪過彭園總經理彭鐵誠,他雖為名廚之子,早期卻對廚房心生厭惡。
彭鐵誠小學時寫作文「我的志願」,最後一句是:「做什麼就是不做餐廳。」因為他覺得餐廳奪去了爸爸大部分的關注,他反被忽略。後來扛下彭園重擔,他對左宗棠雞有不同的體會,懂得嚴肅看待這道爸爸創造的名菜。彭鐵誠說:「雞肉要外脆、內嫩,吃到嘴裡能同時感受到薑、蒜、醋、辣、鹹這幾個味道,少一味都不行。」
我有一天問南門市場名店「億長御坊」的老闆娘,那麼多好吃的菜,賣得最好的是那幾種?老闆娘說:「常常出新菜,但乾煸四季豆、東坡肉和左宗棠雞這些老菜還是最長賣。」我又問,億長御坊的左宗棠雞有什麼不同,老闆娘想了一下說:「外賣的菜較不加蒜,所以少蒜、加素蠔油。」
今天就做我自己多年心得版本的左宗棠雞。準備4隻土雞腿切小塊,加醬油、一點辣椒醬醃入味,然後拌入太白粉,這是雞肉久煮仍嫩的要件。另外醃漬時要加橄欖油,這樣雞肉過油才不會結塊。銅鍋熱油,雞塊入鍋炸。做左宗棠雞的油炸步驟,不是過油即起,而是要炸熟。炸的過程,要不時撈起,不斷以鏟子敲鬆肉塊。這個步驟非常重要,是左宗棠雞好吃的關鍵。
雞塊撈起瀝油後,另起一鍋,入油爆香蔥段及冰糖,並加入宮保煸香。加素蠔油、烏醋、米酒,將雞塊入鍋快炒,一收汁即起鍋。這就是有名的左宗棠雞,雞肉外脆內嫩,吃到嘴裡同時感受到辛酸辣甜鹹五味俱足,這味道⋯⋯還是來碗白飯吧。

左宗棠雞

材料:4隻土雞腿去骨切小塊、黒龍牌蔭底油、醬油、辣椒醬、太白粉、橄欖油、薑末、蜂蜜。蔥白切段、冰糖、宮保(乾辣椒)、李錦記素蠔油、白兔牌烏醋、米酒。
左宗棠雞的所有材料,要找好的乾辣椒。
做法:
Step1:雞塊加醬油、辣椒醬、薑末、蜂蜜。拌入太白粉、橄欖油。醃一下入味。
醃料中有辣椒醬。
Step2:銅鍋熱油,雞塊入鍋。若雞塊太多,分批入油。炸的過程,不時撈起雞塊,以鏟子敲鬆。
炸的步驟是左宗棠雞的重點。
在炸的過程中,不時撈起雞塊,以鏟子敲鬆。
以鏟子敲鬆雞塊的步驟重要,所以要求攝影多拍幾張。
Step3:撈起雞塊,瀝油。
雞塊炸好,撈起瀝油。
Step4:另起一鍋,爆香蔥段及冰糖,加入宮保煸香,加入素蠔油、烏醋(一點就好,莫多)、米酒。將炸好的雞塊入鍋快炒,一收汁即起鍋。
炒宮保和蔥段。
加素蠔油。
加一點點烏醋。
將炸好雞塊倒入。
收汁的步驟非常快,一收汁即起鍋。
這左宗棠雞色香味俱全,確實令人食指大動,是名菜,又是人人可上手的家常料理,彭長貴大廚的起手菜式絕不浪得虛名。
左宗棠雞,外脆內嫩,辛酸辣甜鹹,五味俱足。
左宗棠雞上桌,我用素淨的梔子花搭配拍照。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來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頓成暢銷書。

《鏡週刊》社長裴偉吃遍四方,也跟各方名廚學菜,最後融會貫通為自己的食譜,近年每個週末都在家做菜,現在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王漢順攝)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