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語】經他指導的麵包店都爆紅 亞軍不被看好卻逆襲奪冠 金牌教練吳武憲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吳武憲入行烘焙業39年,2度與麵包冠軍擦身而過,今年總算以教練之姿帶領台灣隊拿下團體賽冠軍。
吳武憲入行烘焙業39年,2度與麵包冠軍擦身而過,今年總算以教練之姿帶領台灣隊拿下團體賽冠軍。
台灣麵包首度贏得法國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團體賽冠軍,其實教練吳武憲與3位選手是歷屆台灣選拔賽的亞軍,因疫情才被徵召出賽,曾承受不被看好的冷眼。
入行39年的吳武憲,出身窮苦,國中畢業就當學徒,靠勤學從麵包店做到德麥食品技師,為學習寧願減薪一半。12年前受邀到大陸擔任食品廠、麵包店技術顧問,連中國糖王周毅開店,都請他開發產品。
當年他未奪冠,放棄創業,如今拿獎證明,他的實力不只經得起市場考驗,也能為台爭光。

吳武憲小檔案

  • 出生:1968年(54歲) 
  •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 學歷:國中畢業
  • 現職:鹿港聖誕屋、武漢初汀、昆山妍圖等技術總監
  • 經歷:德麥食品烘焙技師、超雅食品麵包部技術總監、大陸麥上花開、蘇州歌斯慕甜技術總監
  • 年收入:200萬元(記者自行估計)
  • 成功心法:專注專業,永不放棄
  • 戰績:2022年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團體賽冠軍
3月底,台灣首次拿下有烘焙界奧運之稱的法國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以下簡稱世界盃)團體賽冠軍,振奮全台,回台記者會上,各縣市糕餅公會、廠商坐滿會場,教練吳武憲帶領武子靖、徐紹桓與李忠威3位選手在如雷掌聲中進場。

路易樂斯福世界盃 麵包大賽小百科

每4年辦一次,分為大師賽與團體賽,2010年吳寶春拿下大師賽歐包冠軍,2018年王鵬傑奪得大師賽藝術麵包冠軍。團體賽包括藝術麵包、甜麵包、法國長棍麵包與歐式特色麵包3項目,2022年台灣隊由吳武憲教練領軍,為台灣首度奪冠。

今年比賽題目為「愛」,台灣隊的藝術麵包以「美女與野獸」為主題,8小時內完成雙主角,驚豔評審。

背水一戰 誓言奪冠

當媒體鎂光燈聚焦在選手,採訪他們如何在8小時高壓賽程中擊敗10國好手,吳武憲彷彿人形立牌,逐一與廠商、同業合照,感謝贊助比賽,因為此次籌措經費是歷屆最難,「疫情後機票、住宿都漲價,還要加回台隔離費用,經費比往年多一倍,快300萬元耶。」
不善言辭的他心急時易詞不達意,多由太太周素芳代發言,但募款只能自己開口,比做麵包難太多,「募款有時候要看人臉色啊,時機又不好,因為疫情,這次台灣沒辦選拔賽,我和選手都是過去幾屆比賽台灣區的第2名,被糕餅公會遴選出賽,也有人不看好,那個嘴臉看了真的會做惡夢。」他兩道濃眉皺起了不服。
教練吳武憲與選手武子靖、徐紹桓與李忠威過去為歷屆台灣選拔賽亞軍,今年因疫情被徵召出賽,奪下冠軍。(吳武憲提供)
54歲的吳武憲已入行烘焙業39年,專長為歐式麵包,曾任台灣最大烘焙原物料商「德麥」烘焙技師,2006年他與吳寶春皆第一次參加世界盃台灣選拔賽,吳寶春以台灣冠軍之姿一路成為世界麵包冠軍成名,身為台灣亞軍的吳武憲,則多為麵包店擔任技術顧問,聞名於業界,12年前事業重心移到海外,現為陳允宝泉、武漢初汀、昆山妍圖等兩岸10多家烘焙品牌技術總監,在中國人稱歐包教父。
吳武憲被公會徵召無給職帶隊參賽,推掉至少5個顧問案全心投入,背水一戰不只想為台爭光,也想圓自己過去未能奪冠出賽的遺憾,「我們一定要拿第一,讓人刮目相看,有人問我為什麼話要講這麼滿,我募款時承諾對方會拿第一,就要做到。」

勤奮偷學 累積功夫

教練募款、統籌,也要懂比賽謀略,他建議負責甜麵包的李忠威,需讓裁判吃一口就留下深刻印象,李忠威也說:「確實有裁判只咬不吞,所以甜麵包味道會調比較重,抓住記憶點。武憲教練是選手出身,蠻會照顧選手,比較瞭解我們在想什麼。」比賽時間有限,為方便選手照著台灣訓練時間做麵包,吳武憲特別在當地買時鐘,調成平常練習時間。
深厚功力來自他長年累積的烘焙經驗,不願被貧苦磨平人生。吳武憲出身工人家庭,下有3個弟妹,一家人擠在10坪不到的房子,他國中畢業當天就到麵包店當學徒,「哪有能力讀書,找工作都找有宿舍的,又熱又髒。」學徒月薪1,200元,孝敬父親後,他只留200元,餓了就吃店裡的NG品,穿著破舊學校運動服工作,最好的一餐是將店內供餐剩菜做成炒飯。
早期師傅不願傾囊相授,他的青春期沒有青澀叛逆,只有認分勤學,「我會去別家麵包店蒐集目錄,看別人怎麼做,買國外書回來看,翻譯一本要好幾百塊耶,對我是很大的壓力,所以我後來出書教人做麵包,都是真配方。」
今年台灣隊獲得世界盃麵包大賽團體賽冠軍,受邀進總統府,伴手禮是2款冠軍麵包—柑橘布里歐與草莓玫瑰,由宜蘭的穀王烘焙坊推出。(冠軍禮讚總統限定款禮盒,1,280元/盒)(總統府提供)
但勤懇少年沒讓太太周素芳一見鍾情,她直爽地說:「他講話很拙,是我父母喜歡他肯做事。」1990年代吳武憲在石牌福利麵包(後改為富莉)已當到月薪2萬8千元的主廚,卻願降薪一半,跳槽到從日本展店至台灣,結合烘焙與餐點的特伊亞複合式餐廳,「想看日本人有什麼三頭六臂,下班我就練習他們的手法,看過就記得。」
周素芳也讚嘆先生的記性,「只要他見過你,下次再見都記得上次聊天內容,他不太會拼音,所以手機電話簿都不是記人名,是英文加數字的代碼,例如A1。」果然第二次見武憲師傅,他竟記得上次記者隨口說的出生年分。
當時他在特伊亞學到日式麵包的鬆軟與空氣感,也首次接觸到丹麥麵包等,「那時才知道怎麼發酵麵種。」後來特伊亞結束台灣店,邀吳武憲到日本工作,他卻拒絕,「為了我老婆,其實很多人要做媒,有家店老闆娘說如果娶她女兒,要送我一間天母店面,但我先認識我老婆,也不想被看輕。」他的專一上進感動太太,婚後周素芳知道先生想精進原物料知識,鼓勵他就算降薪,也要進入德麥食品任職。
吳武憲(左)是聖誕屋股東之一,每回巡視必帶來5、6款新品,也會指導師傅製作技術。

錯失冠軍 轉戰大陸

問吳武憲是否為創業做準備,他回覆得直接:「我有2個小孩,以前當師傅月薪最高才5萬元,錢這手進,那手出。」離創業夢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他滿懷信心參加第二屆世界盃台灣選拔賽,打算奪冠後開店,周素芳還辭掉外貿公司的工作,他卻以0.03分之差再次拿亞軍,落寞加倍,周素芳遺憾地說:「他心裡受創,剛好超雅食品找他當技術總監,覺得是機會。」
超雅是台商在福建創立的烘焙品牌,當時有60多家店,85度C西進促使超雅力求轉型,請吳武憲升級麵包,「12年前那邊的麵包店很像雜貨店,做的都是傳統台式那種甜麵包,我加入日式麵包、軟式歐包,到我離開,超雅已經有100多家店。」他摸麵團即知溫度,被業界封為漫畫《烘焙王》中有敏銳溫感的太陽之手,主打培養天然酵母做軟歐,更符合亞洲人偏好口感,在正起飛的中國烘焙業迅速竄起名聲。
吳武憲一直往返兩岸,接案做技術指導,鹿港聖誕屋從10多年前合作至今,是當地首家引進歐包的麵包店,老闆吳志強很佩服吳武憲腦中配方源源不絕,「店裡幾百款麵包都是他開發,生意也翻倍。」而吳武憲也入股該店。
吳武憲(左)10多年前便與鹿港聖誕屋老闆吳志強(右)合作開發產品,為當地第一家開賣歐包的麵包店。

比賽奪冠 圓滿遺憾

2015年北京富二代出年薪400萬元,聘請他常駐北京任職「風物糧倉」總監,店面位於朝陽區精華商辦地段萬通中心。他難掩興奮地說:「合約拿去律師事務所,人家也覺得不可思議。」初到北京,吳武憲因氣候天天流鼻血,擔心麵團過乾,在廚房裝加濕器,「現在很多店都這樣做。」因應北京天冷,他也研發冰著更好吃的麵包「雪包」,一吃即有爆漿內餡。
「大陸老闆喜歡他,因為他接地氣。」周素芳補充,吳武憲會為客戶量身打造商品,像他發現當地人愛吃榴槤,便為昆山麵包店妍圖推出榴槤麵包,一天熱賣300個,當妍圖到商場開分店,他考量:「客人不是專程買麵包,不能像街邊店那麼多品項,要快速吸睛,我們設定口味多變的貝果,色澤豐富。」目前妍圖已與吳武憲合作5年,開出7間店。
吳武憲12年前就受邀西進擔任中國麵包店或食品廠的技術總監,店面還會強調產品研發來自台灣的歐包教父。(吳武憲提供)
吳武憲開發商品,也怕人不在會走味砸招牌,他在北京時培養當地徒弟,如今在妍圖與武漢初汀工作,擔任對接窗口,即使客戶端沒有自己的人馬,也要確保對方師傅願意調整才接案,「他們市場很競爭,每年都需要新品,我的續約率算高,而且一個省我只接一個客人,當別人出更高價,我絕對不會接,因為我會讓你做到當地第一。」後來OPPO幾位高階主管合資的西點店「麥上花開」,以及曾獲世界翻糖冠軍的中國糖王周毅開店,都找吳武憲指導麵包技術,最遠還曾接過加拿大和印尼客戶。
近2年受疫情影響,吳武憲暫停顧問事務,今年賭上名譽參賽,壓力大到賽前拜了各路神明,奪冠後臉上才揚起光彩,卻已不想開店,「我年紀大了,做顧問還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其實當顧問已圓了他的遺憾,一樣能開發商品,且成就感早就超越開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