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75】點水樓四小菜 這就是我認識的陳飛龍(一)乾煸四季豆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點水樓的四小菜:乾煸四季豆、翡翠椒鑲肉、紹興醉雞與葱㸆鯽魚。
點水樓的四小菜:乾煸四季豆、翡翠椒鑲肉、紹興醉雞與葱㸆鯽魚。
到點水樓吃飯,一定先點幾盆小菜,小菜才顯功力,小菜馬虎,大菜也不會好到哪兒去。我認識的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如此注重細節,他開的餐廳,大廚絕對不敢輕忽小菜。
幾十年前在《工商時報》跑工商團體新聞認識陳飛龍,他喜歡找我聊天,我常和他坐在敦化南路哈根達斯旗艦店的2樓談吃說食。看著他從南僑化工的肥皂跨足到油脂事業,為了解烘焙油巿場,又開了街坊麵包店、做了歐斯麥夾心餅乾、在上海開寶萊納啤酒館,買下統一的冰淇淋廠,將杜老爺冰淇淋品牌做到台灣第一後,引進美國哈根達斯冰淇淋攻堅頂端市場。然後因為日本旅遊團的小籠包生意,開始經營點水樓,發展中華飲食文化。這樣驚人的美食軌跡,開始於陳飛龍愛吃的童年時光。
陳飛龍出身福建大家族,在堂兄妹中排名第36。陳飛龍幽默地說:「家族真的很大,我排名36,我弟弟陳飛鵬出生,已經排到42名。」他祖父在菲律賓做生意成功,父親是老么,有機會去泉州讀書,後來到上海開工廠。陳飛龍在香港出生、上海長大,他說:「福建的親戚到上海,總會來我家吃一頓家鄕菜。媽媽是泉州人,客人總點名要吃炒米粉、番薯粥、乾蚵仔。」
陳飛龍從不諱言他愛吃。小時候在上海,逃難時回泉州老家,媽媽在廣東學醫的背景,加上弟弟的江北奶媽帶來的揚州菜,再加上小時候在上海法租界吃的俄國人料理,祖父祖母南洋做生意帶來的南洋風味。他閉著眼睛回憶:「上海法租界的俄國館子,開在種滿法國梧桐的巷弄,小時候偷跑出去吃外食,現在還會懷念梧桐葉子的沙沙聲。」也因為小時候吃了太多不同地方的美食,陳飛龍笑開懷地說:「所以我不會排斥各種味道。」
到了台灣,陳家的傳統是把長子送到外面磨練。祖母是虔誠的基督徒,把陳飛龍送到淡水中學做住宿生,才念初一,就被選為監廚。陳飛龍和我說過,那時一學期要繳30塊菜費、30塊米費。後來服兵役又當伙食監廚,他得陪著廚師去市場採買,因此對廚房一點也不陌生。我聽了立刻搶話:「我做水手時候也監廚,陪廚師到市場採買。」談起共同的快樂經歷,陳飛龍點頭說:「我見廚師像見朋友,到廚房像回家,可能就是那時候的經歷。」
陳飛龍真正和餐飲業建立關係是從麵包店開始。那時候台灣沒有油脂產業,南僑化工肥皂起家,父親要他研究並進入台灣未開發的油脂市場。為了瞭解烘焙業的老闆們在想什麼,陳飛龍陸續開了5家麵包店。同樣因為油脂生意,陳飛龍接下統一高清愿的冰淇淋廠;而為了代理哈根達斯,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冷凍系統。而後南僑進入冷凍熟食麵市場,就是靠這套冷鏈。陳飛龍說:「我膽子很小,只敢做有關連的東西。」
之前的這些經歷,好像是為了點水樓布局。雖說點水樓是陳飛龍的朋友為做日本旅遊團小籠包生意而成立的,但陳飛龍接手後,把點水樓定位為江浙菜,就可能跟童年上海10年的味道記憶有關係。我常去點水樓,對於他營造的徽系黑瓦白牆江南風情印象深刻。印象更深的,是他針對江浙菜的爆、炒、燴、炸、㸆、燉、蒸、煨、糟、醃等各種做法,將傳統的爐口小、火力集中的江浙爐以及附爐,參考爆發力大的廣東爐,設計出爐高鍋重的「點水爐」,兼具瞬間大火及細火慢煨的功能。講到爐火,白髮蒼蒼的陳飛龍紅著臉手舞足蹈,用雙手比畫著爐座的大小。大概沒有一個餐廳的老闆會管到爐火的,這才是我認識的陳飛龍。
我吃點水樓的小菜是穩懋董事長陳進財推薦的。陳進財做過南僑化工的副董事長,目前仍是最高顧問。他和陳飛龍是幾十年的好朋友。陳飛龍說:「民國53年,我是總經理,南僑化工委託安侯會計師事務所查帳。有一天,一位安侯年輕的會計師來找我,說他查南僑化工的帳,和別家公司很不同,不知道有沒有機會來南僑工作,那個年輕人就是陳進財。」「後來我們建立了伙伴關係,還一起去美國讀公共行政碩士。」
聊起陳進財,陳飛龍說:「他人緣很好,考慮事情會商酌對方立場。當時有一些朋友的事業面臨三叉路口,找陳進財幫忙,要他去做董事。他問我可不可以,我十分贊同,認為這是南僑賺到的。因為他去高科技公司做董事,會把不同的產業觀和世界觀帶回南僑化工。」陳飛龍說:「陳進財和我一樣愛吃愛運動,我打網球,他打高爾夫球。他推薦你的點水樓小菜一定不會錯。」
我坐在大直點水樓3樓,看著牆上工筆漢朝卓文君仕女圖,看著白髮的陳飛龍眉飛色舞地聊菜,聊日本東京新開的兩家點水樓,聊老朋友陳進財。心想,幾十年的交情,就像這些小菜老菜譜,火候夠才能如此溫潤入味。
點水樓的四小菜備料。備料簡單,但工序繁雜。
今天就來做點水樓的四小菜:乾煸四季豆、翡翠椒鑲肉、紹興醉雞與葱㸆鯽魚。為了不走風味,我特別向點水樓的行政主廚陳文倉求教。
首先是「乾煸四季豆」。端午節要吃茄子長豆,台灣俗諺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吃豆的原因是豆形長,壽綿長,主長壽寓意。乾煸四季豆各家做法不同,所謂乾煸是老功夫。現在人沒那麼多功夫真正乾煸,餐廳大多用油炸取代。我也覺得油炸四季豆,炸到表面縮水,青綠色帶點焦黃,短時間將四季豆水分和甜分鎖在裡面,做這道菜比較不容易失敗。
至於爆香的材料,每家餐廳各有祕方,有的用冬菜添香、有的用欖角加味、有的用招牌XO醬增鮮。我以前只用最基本的蒜末、洋蔥末、紅蔥頭末及蝦米爆香,南門市場億長御坊有加肉末,點水樓則又加了榨菜末,所以我今天的版本添加了榨菜末。
現在做乾煸四季豆。將四季豆頭尾掐掉,順勢拉絲去掉豆筴側的粗纖維,洗淨後充分擦乾,準備油炸。熱鍋熱油,入四季豆炸到表面略為乾皺,撈起吸油。另起一鍋,入橄欖油,將切碎的蝦米、蒜末、洋蔥末、紅蔥頭末、肉末及榨菜末放入爆香,要炒到金黃甚至有點偏紅褐色,才能進入下一步驟。放一些冰糖後,將炸過吸油的四季豆放入煸炒,加入古早味黑龍白蔭油,這樣應該已經夠鹹,若不夠可加點椒鹽。炒香後,加酒。接下來只要大火不斷拌炒,讓炸過呈現飢渴狀態的四季豆吸飽鹹香湯汁即可,大火收乾。起鍋,上桌。

乾煸四季豆

材料:四季豆3包、蒜末、洋蔥末、紅蔥頭末、蝦米末。冰糖、黒龍白蔭油、米酒。
乾煸四季豆的所有材料。
做法:
Step1:將四季豆頭尾掐掉,順勢拉絲去掉豆筴側的粗纖維,洗淨後充分擦乾,準備油炸。
Step2:銅鍋熱油,入四季豆炸到表面略為乾皺,撈起吸油。
現在多以油炸代替乾煸。
豆子要炸到透。
將四季豆撈起。
放在一旁瀝油。
Step3:另起一鍋,入橄欖油,將切碎的蝦米、蒜末、洋蔥末、紅蔥頭末、肉末及榨菜末放入爆香,要炒到金黃色。
另起一鍋,陸續放入切碎的蝦米、蒜末、洋蔥末、紅蔥頭末、及榨菜末。
把料全部放入。
開始炒料。
將肉末略醃一下。
將肉末放入同炒。
所有料都要炒到金黃色。
Step4:鍋內放入冰糖,將炸過吸油的四季豆放入拌炒,加淡醬油拌炒後,加酒。
放入四季豆。
開始煸炒四季豆。
倒一點淡醬油。
Step5:大火不斷拌炒,收乾湯汁,起鍋,上桌。
讓四季豆吸飽香味,即可起鍋。
這就是乾煸四季豆,端午節必吃的食物。
乾煸四季豆上桌,端午節必吃豆。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來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頓成暢銷書。

《鏡週刊》社長裴偉吃遍四方,也跟各方名廚學菜,最後融會貫通為自己的食譜,近年每個週末都在家做菜,現在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王漢順攝)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