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補教名師光環僅跟著老師本人,陳明俊常獨自往返北中南趕課,長期缺乏休息,支氣管特別脆弱,有次感冒,咳了2個月無法說話,他無奈地站在講台寫板書,請人代講課,讓他慎重思考團隊的必要,「天下要讓出來,不該是我獨撐,所以我34歲就培養10個老師,年輕人有夢想、想創業,與其把他當員工,不如當夥伴。」 現在他偶爾上台開講,必當學生面稱讚該堂課老師,在陳立教育教數學21年的杜宇也說:「我退伍前來教到現在,像我們這種年輕老師剛出來需要舞台歷練,這裡提供很好的環境,不管資深資淺,只要把課教好就有機會。」 31年前陳明俊將培育師資送到外縣市開分校,老師和行政人員各占股30%,總部占4成,他解釋:「他們加起來就超過我,這表達了我不想掌控他們,鼓勵內部創業。」年輕老師沒資金,陳明俊先借他,「你賺到錢,再把資金補回來就好,分幾年補我不在乎,這樣就穩住人才,業績衝很快,像去台南第一年,招生就做到當地第一。」 太太曾淑鈴也補充:「主任、營銷或是老師們投資,每次他們賺到錢,我們就覺得很高興,代表跟著這個老闆不是在騙你的錢,反而願意在這邊工作,但是我們也曾經因為這樣子,我們有繳過好幾億的稅金,因為它是往前追溯,我們那時候沒有開發票,2004年到2008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