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台積電工程師棄200萬年薪 接班清朝創立的油飯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游記歷經老店歇業、第3代癌逝,第5代游世元(左)為多陪家人,辭去台積電工程師,返家與父親(右)合力炒香百年油飯。
游記歷經老店歇業、第3代癌逝,第5代游世元(左)為多陪家人,辭去台積電工程師,返家與父親(右)合力炒香百年油飯。
疫情後許多老店結束營業,桃園大溪老街上的游記百年油飯,反而在2019年、疫情爆發前重新開張,第5代游世元因想多陪伴家人,放棄年薪近2百萬元的台積電工程師職位,回家重啟百年爐灶。
游記油飯始於清末,傳到第4代游志成添加薑味改良,成了獨門特色,生意也達全盛,2017年母親罹癌,小孩暫不接班,他毅然歇業照顧母親,甚至有企業出資2千萬元想買百年招牌,他堅決不賣。
直到母親去世,兒子游世元轉念返家,合力才能炒香的油飯,也挺過疫情,其實最重要的調味,一直是陪伴。
清晨6點的桃園大溪老街,商店大多仍未營業,游記百年油飯備菜炒料的忙碌,已劃破老街的靜謐,大鍋中黑豬肉絲、埔里香菇、蝦米和自製油蔥酥爆出濃烈香氣,醬汁集鮮甜精華,第四代老闆游志成與兒子游世元合力搬運剛蒸好、重40多公斤的糯米,倒入醬汁手工拌炒,霧氣氤氳中,游志成瞇起眼睛問:「有沒有聞到木香?我們米都是用杉木桶蒸,香氣好像芬多精,而且木桶有毛細孔,會呼吸,蒸起來比較Q,若休息比較多天,還要特地來幫木桶淋水,避免它裂開。」

父子協力 拌炒雙人舞

炒油飯如跳雙人舞,兒子持長柄鍋鏟翻炒時,游志成則戴上手套做細部攪拌,一翻一抓,一進一退,他戲稱自己早練就鐵砂掌,「很燙,你看我指頭都有點裂,但要忍耐,機器翻的話,難免會壓到米粒,口感就不Q,味道不均勻。」游志成65歲了,皮膚仍如少年細滑,他笑得驕傲:「因為每天用油飯蒸臉啊。」
油飯炒了20分鐘,每粒米均勻上色入味,游志成篤信:「油飯一定要2個人帶感情炒,才會好吃。」只是採訪開始前,兒子游世元不好意思地悄悄告訴我們:「我爸有時候鬧脾氣,說不要採訪,都退休了。」但在油飯前,游志成不自覺放下對兒子的小脾氣,話匣子大開,油飯不只是他的信仰,更是孝心。
游世元仔細挑除有筋膜的肉絲與肥肉,確保口感。
游記百年油飯的歷史最早追溯到1862年,當時游志成的曾祖父以扁擔挑著荷葉包的油飯,沿大溪街道叫賣,沒有店名,油飯手藝由來雖不可考,但游志成推估,應是游家祖先在福建漳州已習得技藝,至祖父時有了店面,取名永樂亭。他回憶:「阿公後來被朋友騙錢,家道中落,1960年我爸他們3兄弟分家,爸爸分到現在這間店面,家裡一直很窮。」伯父和叔叔分別轉行或搬家,惟有游志成的父母,為了養育5個小孩,接下小吃生意,當時大溪觀光尚未興起,只能做在地客生意。

閩客融合 滋味更豐富

在游志成記憶中,油飯與母親辛勞劃上等號,味道有點苦澀。母親葉素3個月大,就被無力撫養的外婆送到游家當童養媳,7歲開始幫店裡送餐到附近日本派出所,父親被徵召當日本兵時,她一肩扛起做油飯的重責,「我媽從早上6點多穿圍裙,一路到晚上12點多才歇腳,以前沒有衛生馬桶,她還要挑糞到外面倒,店後面還養豬和雞。」
游記第2代為送被徵召當日本兵的大兒子,特別在油飯店前留下家族合影。(游記提供)
1985年游志成見父母年邁,姊姊出嫁,他辭去工廠工作,返家接班,只有一個心願:「一定要讓家裡脫貧,幸好太太肯嫁給我,我們工作特別賣力。」妻子彭瑞琴原在大溪老街上做美容師,又是客家人,閩、客通婚時,她被娘家警告:「『閩南人看我們客家人很衰小耶,妳做美容乾乾淨淨,嫁個賣吃的幹什麼,很恐怖。』可是我就喜歡他啊。」語畢,她親夾一口早餐餵先生,2人露出全糖笑容。
彭瑞琴喜愛做菜,擁有吃過就能復刻味道的絕對味蕾,店裡菜單陸續加入客家元素的酸菜鴨湯、胡椒豬肚湯等燉湯多達十種,原本游記油飯加入蒜頭、菜脯和味精,她漸漸刪減改加竹薑。為了讓婆婆接受改良,帶婆婆到處吃別家油飯,「婆婆發現,吃完別人的很容易口渴,慢慢就接受了,不然她會覺得幾十年都這樣做,為什麼我一來就改掉?我用薑比較不會脹氣,口感也溫潤。」游志成的家傳味,在太太神助攻下,滋味多了暖心甜蜜。

忍痛歇業 換家庭時光

2001年,大溪老街再造,觀光興盛,加上施行週休2日,游志成將老店改名為自帶宣傳效果的「游記百年油飯」,生意迎來全盛時期,從早上8、9點開賣,一路忙到晚上10點,彭瑞琴記得:「常在浴室泡腳泡到睡著,那時懷著小的,背著兒子,要洗碗,蹲不下去,站不起來,也要咬著牙根做啊。」兒女從小沒有假日,偶爾想逃避幫忙,只能以念書當藉口,兒子游世元回想起仍會害怕:「考完試還是要來端盤子、收碗,過年都沒休息,太恐怖了。」
第四代游志成(右)與太太彭瑞琴(左)將永樂亭改名游記百年油飯,生意迎來全盛期。(游記提供)
游世元兄妹大學畢業後,分別進入台積電與機械業任職工程師,接班意願一直不高,父親游志成也不勉強。但2017年,游志成接連遭受父親過世、母親罹大腸癌的打擊,猶豫近一年,才做出最沉痛也最正確的決定,「我們宣布歇業,爸爸走之前,我們還在工作,請外勞照顧,但總覺得失去了什麼,所以想把握,趁媽媽還在,趕快退休要陪她。」
百年老店歇業是大新聞,親戚朋友、鄰居、客人想頂店的詢問沒有停過,甚至有跨國餐旅集團「台維餐酒管理顧問」出資2千多萬元,想買下招牌在兩岸展店,游志成不點頭,「講到最後我不答應,他說不然台灣展連鎖店時營收一人一半,我沒經營也沒關係,可是我對這間店有情感,不能隨意頂讓。」其實他內心仍有一絲期盼,也許總有一天,兒女會轉念接棒。
游記歇業2年,游志成少賺了錢,卻獲得更多。母親病重時打嗎啡止痛,最遠只能到附近公園吹風,卻是母子倆最珍貴的相處時光,他緊捏手中衛生紙,強忍不捨地說:「4年前她去世,我到現在還是睡在她房間,沒有遺憾了。」告別式上,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奶奶如何用一生守護油飯,「唉,真的希望你們回來。」兒子游世元摺著紙蓮花,第一次發現父親的身影這麼瘦小,「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其實兩邊的工作都喜歡,放棄都會覺得可惜,但外面工作可以再找,陪伴家人的時間,錯過就沒有了。」
第3代老闆娘葉素年邁退休後,仍會親自製作客人訂製的新娘甜米糕。(游記提供)

老店重啟 意外上新聞

因家人歇業的游記,2019年再度因家人重啟,第五代游世元放棄年薪近200萬元的台積電工作,卻一接班就遇到新冠肺炎,讓他苦喊:「Oh my god!生意只剩一成。」但他不曾後悔,深知傳承的價值,金錢無法衡量。
游記曾在2017年歇業,因第五代願意接班,2019年重新裝潢。
疫情初期,游記被報導有確診者足跡,關店3天清消,原本大家很沮喪,游志成卻露出被上天眷顧的喜悅,「可能是天公疼我們,各大媒體連續報2、3天,電視跑馬燈一直跑,結果讓很多老顧客知道,我們重新營業了。」雖然當時只能外帶、外送,但百年油飯的聲量回來了,兒子游世元也與全家通路合作預購販售。
曾經歇業的游記因疫情時出現確診者足跡,被客人發現重新開幕,因禍得福。
他刪掉過多的燉湯,方便備料,加強客家特色菜,如仙草枸杞雞湯,選用2年的關西仙草乾燉煮,鮮美回甘,也將月休4天改為8天。父子意見不同時,他趕緊打出孫子牌,「晚上帶兒子去跟阿公撒嬌,等他心情好,比較好喬。」
第5代接班後新增仙草枸杞雞湯,選用2年的關西仙草乾燉煮,鮮美回甘。(80元/碗)
從第3代開始熱賣的雞捲捲入整條豬里脊肉、荸薺、洋蔥與魚漿,肉感十足。(古味雞捲,45元/份)
惟有品質不能喬,他坦言父親有頑固的職人精神,例如製作油飯的油蔥酥、薑泥、香菇、蝦米,都得分開爆香,炒好的肉絲還得人工挑除筋膜及肥肉,「有時候覺得回去上班還比較開心,爸爸常說:『我不要求100分,但至少要99分。』」
出餐前的油飯都得經過第4代游志成的最後品檢,他會平均分配肉絲與香菇等配料,將油飯分裝成小杯。
再多的要求、爭執,在油飯前,都會圓滿,必定和解。阿嬤的離別,留下最後、也最重要的調味,是團結。

顧客這麼說:小時候的記憶

桃園市 葉先生
這家從我小時候,阿公就帶我來吃,味道香,肉絲、香菇也多,配上一碗肉感紮實的肉羹湯,就很有飽足感,很開心他們重新開幕了,小時候的味道都沒變。

店家資訊

  •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民權路17號
  • 電話:03-388-168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