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年依然存在幾個不確定因素:像是通膨趨緩了嗎?能讓升息告一段落嗎?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最新貨幣政策記者會上,坦承通膨開始降溫,甚至說聯邦基金利率「確實可能」保持在5%以下,但說今年不會降息。
【基金講堂】股市波動不斷 持有優質資產別離開

除了少數基金外,許多標的都歷經了一年多的下跌,報酬率慘不忍睹。終於在去年12月,美國聯準會於當年最後一次升息的會後記者會中,表達正面訊息,市場解讀為2023年升息近尾聲,甚或期盼有降息的可能,果真美股、科技股強勁反彈,投資人一度認為牛氣回來了,更有許多網友表示:報酬率終於翻正了,但很快地又見下跌。股市如此波動到底為哪樁?
疫情確定流感化嗎?如果不是如我們期待的,那麼,動不動斷鏈的衝擊,將再引發通膨。還有,庫存回到安全存量了嗎?唯有庫存去化告一段落,才能再創營收,而大部分專家都認為,有些產業第一季庫存將可回到安全存量,有些則要到第二季,但不管怎樣,股市會領先景氣率先反應。
通膨牽動升息 等待轉機
再則戰爭的影響是否減弱?也許戰爭沒那麼快結束,通膨沒那麼快降至理想的2%,但至少不再被挑起。最後,美國經濟是否衰退?根據歷史經驗,美國一般衰退時間平均約10個月,大衰退平均18個月,但還是那句話,股市領先景氣會提前反應。
我認為通膨問題及美國經濟是否衰退,是最可能引起股市再度波動的因素,事實上,近日的波動就是因為擔憂通膨再起。因為通膨,尤其核心PCE是攸關聯準會升息的政策,觀察3月公布的CPI年增率6.4%,雖較上期下降、但卻高於預期,CPI月增率為0.5%,增幅為3個月以來最高,再加上後續公布核心PCE為4.7%,比上次略升,難怪市場擔心通膨下滑速度過慢。
不過,歐美銀行金融機構爆雷,市場又認為聯準會升息步伐可能會減緩;但,如果公告財報時,各大企業財報不盡理想,對股市又是一擊!
縱然還存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但今年卻是在等待風險趨於平靜,是在等待翻轉,過去因為害怕市場波動而先行退場的人,今年要記得重新回到市場。而我,手中永遠持有優質資產,從未離開市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