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淡水河畔的瀚荃集團自動化生產線,機器24小時不停歇地製造連接器,一旁還有精密的自動光學顯微鏡檢測不良品,董事長楊超群瞄了一眼產線旁的資料收集器螢幕,便知今日產能,「這些連接器會用在筆電或手機裡面,瑕疵已經小到肉眼看不到,要用電子光學檢查,這個光學系統和資料收集器,都是我們自己開發,在智能化管理這方面,我是過動兒,每年都會導入新系統。」
【頭家開講】連接器獲利哥連賺33年 客戶多是世界最強企業 瀚荃集團董事長楊超群專訪

電動車、風力發電和物聯網等,討論度最高的綠能、智能趨勢,瀚荃的連接器無一缺席,甚至創立33年來,沒虧過一天錢,被業界封連接器獲利哥。
董事長楊超群因父親車禍癱瘓,很早就立志創業,以60萬元白手起家,抓住台灣電腦、面板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太太罹癌過世後,工作像麻醉,他全年無休,為穩定獲利,多元開發工控、車用等市場。
瀚荃從有線連接器做到無線,也獲得蘋果認證,9年前創品牌做智能家電,例如可遠端控制的智能燈泡,求新求變,只為連接任何機會。

智能管控 業界獲利哥
過動兒的急迫來自瀚荃旗下的連接器產品多達3千多種,最多為筆電和工業使用,各占2成,其他則有光電、網路通訊和汽車市場,客戶包括台達電、鴻海、仁寶、三星、聯想等一線大廠,也透過客戶供應鏈打進賓士、BMW和特斯拉等車廠,外銷超過80個國家,更是少數通過蘋果MFi認證(專為蘋果裝置開發,且通過官方檢測與授權)的連接器廠,楊超群簡單一句話,便能註解這個產業,「生活10步之內必有連接器。」

183公分的楊超群人高馬大,71歲仍聲如洪鐘,不說話時頗有距離感。他迫切地投入智能化管理,有效管控產能與成本,靈活調整策略,也讓他創業33年來,從未虧錢。瀚荃自2003年興櫃、2009年上市至今,連續20年皆配發股利,在業界人稱「連接器獲利哥」,2022年營收達37.2億元,EPS4.2元。但對於封號,他身影卻謙虛渺小,和身材對比強烈,「我們沒什麼優勢,只是了解客戶需要什麼。」

他重視行動多於言辭,在任瀚荃執行長的兒子楊奕康眼中,更是不需休息的工作狂,楊奕康回憶:「以前他還會親自回覆代理商email,哪有一家代理商是原廠董事長直接對應的,下班回家還繼續工作,我覺得他的認真努力是來自不安全感,因為他年紀很小時,家境就不太好。」
楊超群14歲時,父親因嚴重車禍半身不遂,家計加上醫藥費的重擔,讓身為長子的他被迫早熟,「我爸昏迷了半年,醒來出院後,家裡已經負債。」
堅韌持家 創業做貿易
他曾到救國團打工,也賣過家電和機車,醒吾商專國貿科畢業後,一直在貿易部門工作,陸續待過生產音響與電子計算機的「三愛電子」,以及世界第2大連接器廠商「美商台灣莫仕」。

他努力自修英文,熟知產品,每天勤跑客戶,30多年前已經升任被配給汽車的業務課長,也因台灣莫仕的規模,往來客戶皆為當時數一數二的世界大廠,包括曾是美國家電第一品牌的RCA,以及彼時最大桌上電腦公司「王安電腦」,更堅定他的創業念頭,「我想改善家裡經濟,而且覺得連接器很有發展空間,國外已經把它運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上。」

1990年楊超群靠母親標會加上太太賣金飾,湊出60萬元創立瀚荃,因他仍是上班族,由太太主導經營,採購國外連接器與珠寶、娃娃等雜貨,做進出口貿易,「我太太事業心比較強,創業也方便照顧家庭,但她發現罹癌以後,我就離開原本公司,接手瀚荃。」
1992年太太離世,堅韌的他不講傷心事,「小時候家裡就遭遇變故,我最大長處,就是韌性很強,不太容易被擊敗。」

他用工作自癒,在家用桌機開始普及的1990年代,連接器需求爆增,他將瀚荃轉型為專營連接器的公司,聚焦在桌機電源管理,找工程師籌組研發部,原為設計後再委外加工,隨著訂單增加,1996年先後在土城、淡水成立自己的工廠。
掌握需求 研發新元件
楊超群印象中的第一個大客戶,便是同在淡水、有地緣之便的「康舒科技」,當時康舒生產IBM的電源供應器,「瀚荃那時才18個人,但因為我待過外商,公司雖小,我已經細分好生產、營銷、品保和客服,導入ERP軟體(企業資源規劃),告訴對方:『我們敢接單,一定不會出問題。』」他憑對連接器的熟悉,及貼近顧客需求的研發工程師,精準分工確保交期準時,成功簽單,「在電子業,零到一很重要,有了參考,可以說我是誰的供應商,接2、3、4就相對簡單。」後來他打入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跟著客戶成為世界供貨量最大的PC電源供應器連接器廠,卻沒有因此止步。


白手起家的楊超群與生俱有危機意識,深知連接器須跟著電子業求新求變,才能連接機會,很願意投資研發。2001年他看好剛起飛的台灣面板業,開發冷陰極燈管(CCFL)嵌入式連接器並申請專利,深蹲4年才等到液晶螢幕普及而大量出貨,他以價格優勢取代日本連接器大廠JST,「因為我認為液晶電視輕薄,沒理由不取代傳統電視,那款產品銷售量那時也是世界第一,我們才能從一個小公司慢慢上市。」
赴陸拓廠 加強工控品
為貼近客戶,2000年後楊超群跟著客戶赴陸,陸續設立5座廠,從連接器製造擴大到軟排線(用於筆電、手機內)、電路板組裝模組,完整設計、製造、銷售一條龍服務,切入蓬勃發展的台灣筆電代工。隨著產品漸趨多元,長子楊奕康辭去夏普代理商的業務工作,2008年加入瀚荃,他半開玩笑地說:「我自告奮勇要去大陸廠,除了自我磨練,另一部分是我跟我爸的溝通有點問題,他是非常急的人,比較不會講好話,交流太久我會生氣。」

當時瀚荃東莞群翰廠整併了2間公司,楊奕康回憶:「2邊體系完全不合,居然還在客戶面前打架。」由於連接器料件多,人力流動率高易影響交期,楊奕康落實精實管理,「我的概念就是3個人,做4人的事,領5人薪水,看績效給獎金,留人材。」
楊奕康為拓展大陸市場,也懂得適時讓利給經銷商,「像小米電視,就是經銷商去敲門的,有時候價格競爭到沒利潤,我還是會分佣金給他們。」他坦言在陸打天下必須能屈能伸,曾為和客戶搏感情應酬喝酒喝到倒地,也曾因客戶沒下訂單卻臨時要貨,被叫去挨罵罰站,他始終維持笑臉,「你只有很認真,才有機會做得比別人稍微好一點。」面對強者父親,他也想被認同肯定,當他接手東莞廠3年,營收成長3倍,楊超群只是淡淡地回他:「怎麼做這麼少?」

唯有高標準,才能不斷進步。楊超群想的是,隨著大陸連接器廠逐漸壯大搶生意,他該如何甩開對手?首先他更聚焦在門檻及毛利都更高的車用與工業領域,例如緊急車充、抬頭顯示器的連接器,後者則是伺服器、風電逆變器控制線材、工業控制板等,「因為工控產品屬於基礎建設,比較不會受到消費市場波動的影響。」
他搶先曝光已經打樣給歐洲客戶的大電流連接器,可應用在儲能及電動車充電樁,「這產品有點像要連接電力公司的高壓電,台灣廠商很少做,因為市場很小,安全要求很高,風險很大,我們的專利就是可以同時傳輸電流和訊號,能遠距離操控。」
家電商機 切入物聯網
連接器的趨勢從有線走向無線,楊超群看中蘋果背後更大的物聯網商機,2013年獲蘋果MFi認證,隔年自創家電品牌O'pro9,不再只賣電子零件,推出iPhone充電線、電源供應器,及獨家開發嬰兒尿濕便以手機APP通知父母的尿濕感知器等,亦配合Apple HomeKit開發智能家電,走向消費者。


深怕大家不理解,他帶記者走到瀚荃總部Show room布置的Apple HomeKit智能家居,只要喊一聲「Hey Siri,到家了。」瀚荃的智能燈泡便會亮起,空氣清淨機也會自動運轉,未來持續加重物聯網開發,楊超群父子這次想法一致。

平常相隔兩岸的父子難得為了公司尾牙齊聚,拍照時,楊奕康提醒父親不要臭臉,又愛逗他:「我們父子互動很有趣,下次拍個真人實錄,可能打來打去,我開玩笑的啦,其實他是前鋒,我打後衛。」楊超群冷笑一下,嚴父style的稱讚沒有一句肉麻,卻是最高境界,「我們這個後衛很會補位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