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棄百萬薪接手製香老店 布局電商坐大全台 杏美製香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雲林北港的杏美製香創立逾60年,從廟口賣束香起家,現由二代李招政(左)與兒子李健滐(右)一起經營。
雲林北港的杏美製香創立逾60年,從廟口賣束香起家,現由二代李招政(左)與兒子李健滐(右)一起經營。
杏美製香是台灣最大立香製造商,第二代老闆李招政除了是製香老師傅,另個身分是百萬網紅蔡阿嘎的岳父。一甲子前,杏美在北港朝天宮廟口賣束香起家,李招政國中畢業開始學手工製香,一度西進設廠,因無法掌控品質返台。
眼見產業辛苦且日漸沒落,李招政原想做到自己這代就結束,長子李健滐不忍父母勞累,6年多前放棄百萬年薪返家幫忙,他積極經營電商,讓外人眼中僅剩微火餘燼的產業重燃希望,也讓老店香火不滅,繼續延續。
捧起一把半成品,杏美製香二代老闆李招政眼神專注,細挑是否有瑕疵,「料要上均勻,不能破損、粗細不一。以前有那種『半桶師』的師傅,做出來中間大大的、下面細細的鳥仔咖。」國中畢業開始學習手工製香,對於品質、外觀,他是出了名的龜毛。

蔡阿嘎拍片 帶紅岳父家業

「阮女婿6年前有幫我拍片,記錄怎麼做香。」提及此事,李招政表情有些得意,他的女婿是百萬網紅「蔡阿嘎」,2年前蔡阿嘎頻道另一支影片,拍攝妻子「二伯」(李佩潔)與大舅子李健滐合買一台百萬新車送給父親,讓他不用再開著破舊貨卡北上送貨兼看孫,點閱突破140萬,讓更多人認識杏美製香。
李招政是網紅蔡阿嘎的岳父,相當疼愛女兒「二伯」的他,不時在影片中露臉。(翻攝 YouTube蔡阿嘎life頻道)
狀似隨興一擺,香卻能整齊在晾乾架上展開,小地方就顯露出李招政深厚功力。立香主要由竹芯、原木粉組成,手工製香得經過粘粉、吃水、吃粉、抖香等程序,流程繁複。現在除非熟客特別要求,李招政已很少親自手工製香。「我常說:『做醜貨,價格低卡好賣,但是容易得罪人客。』我堅持不能做次品,手攏做害去(壞掉)啊!稍微搬重一點就沒法度。」製香逾四十年,痠痛與對好香的堅持就像木粉緊黏在香芯上一般附著在骨子裡。
杏美製香位在中台灣重要媽祖信仰中心北港朝天宮附近,低調經營超過一甲子。問起老店確切成立時間,因年代久遠,李招政也說不清,「起先我媽媽是在廟口賣束香,賣得還不錯,就開始找人來家裡做。」李招政的父親是糖廠員工,一家人住在宿舍,利用不算寬敞的騎樓空間小做,多少補貼家用。

老師傅難請 開啟機器製香

1963年出生的李招政上有一兄三姊,「哥哥比較會念書,在中華電信工作。我細漢嘸愛讀冊,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做香啊,一做就做一世人。」
80年代李招政從母親手上接下杏美製香,開始量產批發,「我媽很保守,做束香足厚工,不會賺錢,我要做的時候還鬧過一番革命。」那是大家樂最瘋的時代,「錢很好賺,信徒有中獎的話,寄附(捐贈廟裡)的量超可怕,香還沒曬乾就搶走了。」
因老師傅難尋,杏美製香引進機器製香,不僅產量增加,品質也更穩定。
但市場大了,就有更多人搶食大餅,不少技術高明的師傅自立門戶,人越來越難請,李招政還遇上沉迷於簽牌的「噗攏共」員工,「薪水已經預支了,中也不做,不中也不做。」各種原因疊加,讓他30年前就花了40萬元買機器,不料感受到生存危機的4名師傅一起不幹,李招政跟妻子蔡麗莉只能靠自己努力研究,「機器做的香其實比一般手工做的香均勻,但木粉與水的比例沒弄好會裂、彎,研究一年品質才穩定。」
90年代政府開放進口香,競爭愈益激烈,「有中國廠商找我去廈門合作設廠,我每月飛去幾天技術指導,當時員工很配合,手工香要求做多漂亮就做多漂亮。」從台灣寄原料過去,成品再從中國進貨櫃回台,一年能賺100、200萬元。
李招政特別找人設計可以裝線香的「名片夾」,出去跑業務談生意時,能立刻秀出產品,點香讓人試聞。
不過,10年後夥伴開始做起劣質香,「原料加石灰啊!增加重量,香就變差。」有時甚至沒曬乾就出貨,整個貨櫃的香都發霉。西進是為了做好香,過不了自己關卡的劣品堆滿倉庫,賠了數百萬元,2012年他決定斷開對岸事業。

西進遇挫敗 長子返台助陣

西進20年遭遇挫敗,年輕時的衝勁幾乎被消磨殆盡,但李招政卻從沒想過轉行,「我只會做這個,這麼專業的東西都做不贏人家,還能做什麼?」後來他買了新型射出香機器,並招來幾個員工幫忙,長子李健滐就是在那時休學回家幫忙。
李健滐(右)的母親蔡麗莉(中)原為幼稚園老師,婚後從頭學起,與先生一起製香、經營香鋪。
「沒有刻意要他接班,讓他自己決定,但他也沒什麼其他功夫啊,要做什麼?」對兒子,李招政頗為嚴格,吐槽、挖苦毫不留情。事實上,接手家業從不在李健滐的願望清單內,「以前被叫來幫忙,都覺得很煩,不覺得這是想做的事。」但愛玩的他高中念了3年半沒畢業,被父親抓去辦休學,還不知道人生目標的階段,選擇暫時進入自家工廠當小工。
只是一家人脾氣都不算太好,父子幾乎每天吵,光是教新人香怎麼擺,就幾乎要打起來。一次吵架後,李健滐決定到澳洲打工遊學,直到2016年姊姊結婚,他才回台。
產業沒落,加上製程辛苦,李招政夫婦沒要求子女接班,想著自己做到不能做為止。「爸媽都說我們是家庭工廠,掛名老闆,其實是做工。一樣是做工,我去外面就好啊!還能正常上下班。」李健滐彼時在設計、安裝系統廚具,一年賺數百萬元,已規劃久留澳洲,「回來看到二老年紀大了,又那麼累,我是長子,好像有責任要承擔,才決定留下。」李健滐與年輕時的李招政其實很像,都有野心振興家業,「在澳洲時看見傳產,如養雞廠,也能公司化經營,傳產不是不能做,每個行業做到前三名一定有錢賺,只是要怎麼樣做到前三名。」
因為進口香的衝擊,台灣製香產業削價競爭嚴重,「我們成本高,賣的比較貴,在當時沒什麼競爭力。我爸的客戶沒有超過雲、嘉。我回來以後,有時候去台南找女友,就試著在附近的香鋪做陌生開發,慢慢開始跑全台,一年內拜訪快500家店。」
李健滐(前)從小在製香廠長大,過去沒想過接手家業,見父母年歲漸長,身為長子的他還是決定回家幫忙。
李健滐的個性是決定要做就全力以赴,母親蔡麗莉爆料,「他爸爸都說兒子很卑鄙,送貨的時候遞名片,說『現在都是我在處理,有事情聯絡我比較快。』就把他幹掉了。」李招政也的確放手讓兒子發揮,除了行前教育,告知成本多少,定價就讓他決定,「如果出去談價錢,什麼都要回家問爸爸,那就爸爸去談就好了啊!」
為了避免爭執,父子2人在不同空間都說出:「不要管啊!看不到就不會吵。」像是放生彼此,卻又默默關心。李健滐以跑業務為主,廠內讓爸媽負責,「哪天他們累了,我就接手。」李招政明裡不插手兒子的工作,暗地裡當守護神,「就想說負責幫他擦屁股。年輕人比較衝動,有一次有個很大的上游廠商送來一批貨,健滐覺得有問題,我認為天然的東西,每批有點小落差是正常的,應該沒關係。他堅持要退。我就先LINE對方,說孩子年紀輕,比較不會想,後來還是要買回來。」

搭電商列車 逆勢快速茁壯

近年來產業漸變,民眾用香的量減少,開始願意多花一點錢買好貨,加上進口香頻被驗出成分問題,強調品質的杏美反而得利,而電商崛起,更是讓他們快速壯大。李健滐直言:「這行不做電商真的不行,現在人習慣手機點一點東西就送上門。前2年我們網路銷售跟實體銷售已經翻轉變成6比4了。疫情這幾年都沒人到廟裡拜拜,很多同業很慘,但我們反而成長。」
李健滐以製香技術研發出原料僅有艾草粉、香茅粉的薰香棒,利用天然成分驅蚊,內有香芯支撐,不易斷裂。(300元/包)
過去杏美幫不少大牌香品代工,現在李健滐力推自家品牌,拍影片、做網路行銷,在網紅姊夫與姊姊幫忙宣傳下,吸引到更多不同的客群,也因為一家人不時在影片中出現,如今都成了走在路上會被認出的小網紅,對業務也小有加分。
柏翠根梢楠粉為純原木磨製的淨香,味道天然、不刺鼻。(200元/袋)
這幾年杏美製香市占越來越大,李健滐自認運氣不錯,「順風車都有搭到。現在全台產量最大的應該就是我們,一天能做2,000斤。」他計畫要在朝天宮前找個店面做形象店,而今年即將大學畢業的弟弟也預計回家幫忙。60年前杏美製香從廟口兜售束香起家,現在他要在這裡掛上新招牌,讓老店的香火延續不滅。

杏美製香

  •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文化路196-1號
  • 電話:(05)783-4033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