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凍齡成果,與他20年來幾乎媲美神農嘗百草的實驗精神有關,DR.WU實驗階段的產品都由他身先士卒當小白鼠,「當然也遇過擦下去真的是不好的,就趕快用其他保養品壓下來。我用保養品跟用藥一樣。」父親是被稱為醫美之父的英爵醫美診所院長吳英俊,問吳奕叡有沒有試過微整?他的回答爽快直接:「沒有,因為我怕痛。」
2003年創立的DR.WU,開啟台灣醫美保養品風潮,曾打敗美、日、歐等40餘家國際品牌,吞下台灣1/10市場,是許多外國觀光客來台搬貨的重點伴手禮。這些瓶瓶罐罐的起源,最初是吳英俊幫自家診所病患調製的藥品。
吳奕叡(右)自美返台幫父親吳英俊(左)整頓醫美診所,也把父親研發的皮膚科用藥變身醫美級保養品,以父之名創立DR.WU品牌。吳英俊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因為喜歡研究,加上有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問題,選擇進入皮膚科;1983年外派法國,回台後積極推動醫學美容。後來他在台北市永康街住家樓下開業,排隊求診的人比吃鼎泰豐的人還多,包括大S都是他的病患。
15歲那年,吳奕叡和弟弟被送往美國求學,其實,這是父母對他們的疼愛。吳奕叡與父親同樣飽受過敏體質之苦,一次前往美國參加暑期學校,當地氣候乾燥穩定,問題不藥而癒,加上兄弟2人都討厭死讀書,吳英俊夫妻才決定讓兒子們小小年紀就出國。
吳奕叡(中)15歲就到美國念書,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時,工作繁忙的父母親特別赴美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吳奕叡提供)「爸爸一直很忙,我們從沒聊過我長大要念什麼。媽媽會希望我當醫生啦!所以有念『預醫』。」在美國,大學生需念完大學、修完必修學分,才能選讀醫學系。吳奕叡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生物工程,後轉工業工程,「我喜歡算和推理,不喜歡見血、在動物身上劃刀,我會很不舒服。」他自知無法冷靜抽離,選擇走上與父親不一樣的路。
大學畢業後,吳奕叡不想靠爸媽資助念碩博士,放棄進入史丹佛,狂丟60幾份履歷,「我要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人!」雖是理工科畢業,但他都鎖定商業產業,最後當起財務分析師。一次回台,看見父親診所與台灣醫美亂象,讓他決定暫時留下。
約2000年,醫美慢慢在台灣興起,而吳英俊皮膚科1978年就已開業,「爸爸的診所非常領先,但醫美客人跟皮膚病患沒分流,我想規劃好,讓他5到10年內可以退休。把診所搬到南京東路取名『英爵』,依不同需求分不同樓層,收費、注射容量等也都規格化。」要做的事太多,他就這樣沒再出國。「我花很多力氣管診所,比如說打斑反黑,客人會反映,我就必須去處理,教育消費者療程結束後要做好防曬。」
在美國修完預醫學分的吳奕叡(左)本身就有底子,DR.WU的所有產品他都會參與研發。之所以創立達爾膚生技前身「天昱科技」,推出DR.WU品牌,是因吳奕叡看見父親週一到週六幫人治療,週日還要辛苦調藥膏、藥水跟導入液,「自己做沒有辦法標準化,品質會上上下下,所以找代工廠幫忙,一開始只有保濕、美白跟抗老3個精華液。」找代工就得符合規範,標示清楚品名、成分,於是「DR.WU」正式問世。
原本只是診所限定,讓病患或打完脈衝光、雷射等療程的顧客使用,診所裡也會擺他牌產品。彼時有個法國品牌想進亞洲,找他們幫忙,吳奕叡帶著產品在皮膚科醫學會展覽、談通路,忙了一年,要簽約代理時對方竟轉頭改找大廠商,「那時覺得,我被利用了。」雖然不甘心,但他頗為正向,「算他沒眼光,不然今天紅的可能就是那個牌子。」
不是自己的就不強求,他將重心擺回自家保養品,積極研發,2年後吸引藥妝通路找上門。「那時康是美的老闆也是吳醫師(吳英俊)的病患,在診所看見我們有這些產品,使用者都比較高端,甚至有些比較刁,就想引進。」
非傳統美妝品牌出身,也沒經驗,吳奕叡不想大手大腳砸錢,評估彼時康是美店家數不多,店面也不大,成本管控安全一些,才放心加入,「就小小地做,比診所再放大一些而已。」沒想到小小的花園裡開出大大的花,每3個月就缺貨一次,「外界說我饑餓行銷,真的沒有,是根本不知道要做多少。」
之後其他藥妝店陸續來談合作,也吸引百貨公司邀請,「在門口先做臨時櫃,業績爆好,就把我們擺到專櫃。」至今DR.WU已有近80支產品,他們並非初始就大量投產,而是走小量多樣,診所客人遇到的問題就是第一手市調。
DR.WU是台灣開架式醫學美容產品市占第一品牌,吳奕叡(右)有時會突擊巡店,觀察客人選購狀況。吳奕叡坦言自己有完美主義,不是上架就完事,「銷量不好不用通路說,自己就要更新,說是第6代,可能已調整20多次。」沒打算設產線,代工業者囊括台灣、韓國甚至瑞士,「代工可以找世界最專業的廠來做,譬如我敢說我們的BB霜跟韓國品質一模一樣,因為同家工廠做的。」
提到曾經有媒體報導粉餅含鋇,吳奕叡直言:「不是代工廠做不好,原料的天然礦石裡本來就有微量鋇元素。當時衛福部也說沒問題,發函跟媒體解釋。」把那次經驗當成一堂課,之後把關更嚴格,自行檢測產品是否含鋇,「只要驗出來就拿掉。」
9年前DR.WU吸引法國LVMH集團LCA投資7.5億元,隨後IPO登錄興櫃。吳奕叡想要的不只是台灣NO.1,還要進軍亞洲市場,日、韓不好進攻,於是布局中國提升能見度。
杏仁酸亮白煥膚精華18%是DR.WU指標性產品,成分無酒精、人工香精。(850元/15ml,1600元/30ml)「我們的銷售策略是先線上再線下,空襲打到一個程度才落地。產品強打『最利的小刀』杏仁酸,很快打出名聲。」除了實力,吳奕叡坦言也有些運氣成分,「我們很早接觸到『小紅書』,本來找范冰冰代言,後來找林允。『范爺』出事,林允一下子竄上來,翻開小紅書全部都是DR.WU。」
但美好光景僅維持1年,開設的10家實體店陸續關門,「中國習慣開發綜合大樓,有商場、有辦公室、有住宅,好賣好租,但走幾步就是一個mall,人潮就散了。」之後COVID-19爆發,一直穩健向前的台灣市場也面臨考驗。
「觀光客大概占客群2成,都進不來。DR.WU 20年了,用過的本地人很多,可能這幾年選擇變多,游離了,我們就要去喚回他們。」運用媒體、社群平台等,提供保養新知、創造議題或下廣告,吸引新客,也拉回舊人。
除了中國,DR.WU也在星馬、泰、緬等地設立據點。這3年飛不出去,吳奕叡沒坐困愁城,他調整中國的經營模式,不再單打獨鬥,與逸仙電商平台合作;日本則是最意外的收穫,「有個小電商裁員裁到剩3個,其中一個是台灣留學生,她提議引進DR.WU。同樣先主攻幾個產品、再用KOL建立口碑,結果就做起來了。」疫情也讓吳奕叡發現「健康」很重要,決定跨出臉部保養領域,推出保健食品,未來甚至將朝髮品等多品項、多品牌發展。
才47歲,創業卻已20年,「其實也不是立志要創業,就是順水推舟、無心插柳。」回顧一路走來,吳奕叡的感言老派而實際,「很感恩。我都說我是1.5代創業家,第一步不是什麼都沒有,有很豐富的資源,包括父親的名聲、他對產品的know how,和客人的信賴,才有辦法轉成產品。」
過去外界都說,他是醫師吳英俊的兒子,吳奕叡用20年時間,讓DR.WU走出台灣,「國外對台灣醫療讚譽有加,但對保養、美妝可能停留在面膜。未來皮膚科醫生應該做的事,我們都會想辦法做到。」
吳奕叡近日重拾小時候學過的大提琴,午休時間還特別找老師教學。後記:學琴也愛美
母親謝璧璘是鋼琴老師,伯父是知名聲樂家吳文修,吳奕叡也有音樂天分。走進他的辦公室,就見一把大提琴豎立。他自首已經20多年沒拉琴,近日是因為孩子開始學樂器,他才跟著重拾琴弓。壓力大時,午休時間就請老師來上課。除了喜愛大提琴沉穩的音色,可舒緩情緒、刺激創意,他笑說小提琴高手脖子周圍的皮膚容易暗沉,所以沒選擇。吳奕叡不愧是醫美相關產業老闆,時刻都惦記著膚質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