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永豐金5年蛻變翻新局 專訪陳思寬:明年擴大海外布局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永豐金去年排名百強企業第44名,董事長陳思寬(左)、總經理朱士廷(右)接受本刊專訪,表示將擴大布局海外市場。
永豐金去年排名百強企業第44名,董事長陳思寬(左)、總經理朱士廷(右)接受本刊專訪,表示將擴大布局海外市場。
2023年台灣金融業受通膨、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重創,走過驚濤駭浪的一年,排名上市百強企業第44名的永豐金,獲利、總資產雙創歷史新高,也激勵永豐金市值成長逾27%、達2,438.15億元,在國內14家金控中,市值成長排名第3。
董事長陳思寬、總經理朱士廷聯袂接受本刊專訪,陳思寬表示:「永豐金明年(2025年)開始蛻變,將擴大布局海外市場。」朱士廷補充指出:「海外布局重心將擺在東南亞,不排除透過併購、合資參股或策略聯盟方式。」
元月底,時值隆冬之際,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總經理朱士廷一同接受本刊專訪,「展望金龍年,美國降息趨勢已確立,Fed(聯準會)可望逐步降息,預估會逐季一碼、一碼調降;中國房地產對經濟最大衝擊也已過;地緣政治影響雖仍在,但整體來看,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降低,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是審慎樂觀,穩定中求發展。」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的陳思寬分析。
20240131fin001
永豐金去年獲利、總資產雙創歷史新高,2023年市值成長排名金控業第3名。
20240131fin001
20240131fin001

擴大經營 併購成趨勢

陳思寬、朱士廷操盤永豐金4年,帶領永豐金走出低潮,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永豐金去年大賺近200億元,總資產一舉逼近3兆元,市值一口氣成長逾27%、達2438.15億元,在國內14家金控中市值成長率排名前3,躋身台灣上市百強企業第44名。
永豐金是國內中型金控,去年獲利在國內14家金控中排名第7,旗下有永豐銀、永豐金證、永豐金租賃、永豐投信、永豐創投等事業體,又以永豐銀、永豐金證為2大獲利引擎,永豐銀去年大賺逾160億元,占整體貢獻約8成,剩下2成則為永豐金證。
「接掌永豐金的前3年挑戰比較大,透過調整組織結構後,現在腳步已站穩,明(2025)年開始將擴大經營,進行下一階段蛻變,替下個10年布局。」陳思寬說。
20240131fin001
陳思寬笑說接掌永豐金的前3年挑戰高,明年將擴大經營布局。
要如何布局下個10年?陳思寬指出:「金融業是風險管理的行業,最怕碰到無法預期的問題,因此要培養足夠韌性,才能因應危機。我們從組織、人才、商品3方面來調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透過課程訓練,讓員工了解當責重要性,藉由商品創新,達到翻轉金融,共創美好生活的願景。」
一同受訪、負責實際經營的朱士廷補充說明,其實就是透過併購,以及提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2項策略,達成擴大經營目標,「本土金融業競爭激烈,勢必要併購,這是趨勢。」記者數度追問,是否已有明確標的?朱士廷不願透露,只強調能優化體質、創造營收獲利、提升經營綜效的金融業者都會考慮。
20240131fin001

布局海外 鎖定東南亞

除了透過併購擴大經營外,金融業另一條擴張的路徑,就是布局海外市場,陳思寬坦言:「金融業要走出去才會大,海外市場將是永豐金接下來布局重點。」
20240131fin001
永豐金接下來將重點布局東南亞,現已在越南開設分行。(永豐金提供)
朱士廷進一步解釋,國內金融業者海外布局不是西進就是南向,早在2011年,永豐金旗下永豐金租賃就在中國大陸南京開設分公司;2014年,永豐銀在南京成立中國子行,「我們西進布局相對完整,未來在中國大陸會維持現有布局。海外布局重心將擺在東南亞,不排除透過併購、合資參股或策略聯盟方式積極布局。」
朱士廷預期東南亞GDP將持續成長,勢必會帶動金融業業務成長,進一步提升ROA(資產報酬率)。他以前年底永豐銀開設的越南分行為例,「該據點將建置數位開戶及線上信貸,連結數位助攻零售業務,擴大海外收益;業務也從服務台商轉進在地消費市場。」
目前永豐金旗下獨缺保險業務,是否會優先考慮補足保險,擴大版圖?朱士廷直言,2026年前,都暫時不考慮併購壽險,因壽險業在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及ICS 2.0(新一代清償能力指標)前,不確定因素高,「壽險業接軌以前,得面臨大幅增資問題,我們要怎麼開口和股東要錢?更何況,還不是要一點,是連要多少錢都沒有底。」

精進優化 提升ROE

既無打算併購壽險,是否就得擴張現有的銀行、證券規模?「永豐金在銀行、證券表現不差,的確有看國內、外適合標的,在資本強健前提下,也一直積極尋找好的機會,金融業併購還是趨勢。」朱士廷再度四兩撥千金回答。
去年底,永豐金、永豐銀首度取得金管會可發動敵意併購業者的門票,朱士廷笑說:「這是金管會給我們的肯定,代表永豐金的金融監理、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企業社會責任,已達到金管會要求門檻。」
既然取得門票,有考慮發動敵意併購嗎?朱士廷給了否定的答案,他解釋,敵意併購門檻遠高於合意併購,「永豐金對併購抱持高度興趣,但會以合意為優先,因此敵意併購不是我們選項。」
金融業除透過併購、拓點海外壯大自身外,陳思寬、朱士廷另一個擴張計畫,就是提升永豐銀、永豐金證的ROE,「ROE我們仍有一些成長空間,可以透過數位整合、精準行銷、改善營運流程等方式提升。」朱士廷說。
20240131fin001
朱士廷指出除了併購、拓點海外,另一個方向就是透過數位整合提升獲利能力。
攤開永豐金財報,朱士廷指出,永豐銀去年、前年ROE都超過10%,因此決定提升槓桿倍數,擴增投資和放款,「以新能源產業為例,我們對太陽能、光電、地熱擴大放款,也同時協助電廠併購、融資管理,積極提供協助。」
20240131fin001
永豐金旗下主體永豐銀近年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

銀證整合 投資更便利

在企金業務方面,永豐銀瞄準新能源產業,落實風險控管;個金部分,永豐銀則大幅導入數位系統,減少營運成本,「數位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永豐銀已經進入理財、理債的life style(生活方式)。」朱士廷說。
他以永豐銀旗下開戶數突破150萬戶的「DAWHO(大戶)」為例,「這是國內第一個可以同時兼具投資、理財的數位帳戶,過去銀行帳戶只能夠檢視金流,證券帳戶只可以檢視投資,現在DAWHO的客戶能一次檢視銀行帳戶、證券帳戶情況,清楚掌握資金動態。」朱士廷分享。
除了整合銀行、證券帳戶優化客戶體驗外,朱士廷說,未來永豐金證也將在下單APP推出即時交易數據分析工具,以及生成式AI技術,讓投資人能更直覺掌握投資資訊。
20240131fin001
永豐金另一重要子公司永豐金證推出知識平台,也讓產品行銷受惠。
朱士廷以永豐金證首創的知識平台「豐雲學堂」為例,提供投資人課程,如「個股看法與進出場策略」「交易規則」及「存股趨勢」,希望讓投資人從新手變老手、老手變高手,「上線迄今,已超過億人到訪,代銷群益投信商品更因此直接受惠,導入投資人下單,看好這塊商機,未來永豐金證還要專門成立媒體部…我們沒有要和你們(媒體)搶生意啦。」朱士廷打趣地說。
20240131fin001
永豐銀近年積極推數位整合,上網就能精準查到自家房價的估價。
另外,和民眾切身相關的房價部分,永豐銀也開發出獨門系統,「永豐銀有個秒估房貸服務,導入AI為基礎的自動估價模型(AVM;Automated Valuation Model),消費者只要在網路上輸入自家地址,就可立刻得知房價的分析評估,準確度高達99%以上。」朱士廷自豪說。

智慧辨識 導AI助攻

此外,永豐銀還發展出一套智慧影像辨識技術,並獲得經濟部智財局專利,「我們透過AI技術,可以辨識電費單、支票,簡化人工作業時間,以前客戶拿支票到櫃台兌換,要透過人工層層查核,現在透過辨識系統,立刻省下行員查核時間,1年節省下來的工時超過1,000小時。」朱士廷說。
20240131fin001
朱士廷(左3)是業界老手,和陳思寬分進合擊繳出亮麗成績單。
記者好奇,既然成功導引辨識技術,那不就可以賣給同業?朱士廷笑說:「當然不行。」隨後補充:「未來支票影像辨識結合永豐 iBranch線上預填單服務,客戶要臨櫃存票據,透過手機拍攝,就能即時辨識資訊,減少客戶在銀行等候時間。」
永豐金3年多前成立的AI團隊超過50人,目前在銀行、證券已有成果,記者想前往AI團隊一窺究竟,朱士廷立刻打趣笑說:「你不要讓我的團隊曝光後,就被其他同業挖角。」顯見永豐金近年在AI布局成熟。
永豐金前身是建華金,由潤泰集團、國際電化、東帝士等投資成立;2005年,建華金和台北國際商銀合併,後由北商銀最大股東永豐餘集團主導營運,隔年更名為永豐金;2020年永豐金股東會改選董事,家族色彩淡化,改由專業經理人經營,董事長由陳思寬接任,總經理由朱士廷續任。

走出學界 累實務經驗

回想起接掌永豐金董座這4年以來,陳思寬笑說:「剛接手的時候,真的是最嚴峻的時刻,不僅在組織、結構要調整,還碰上疫情,金融市場又因通膨,導致利息陡升,回想起來,真的壓力很大。」
20240131fin001
陳思寬出身經濟學術世家,雖是學者出身但嫻熟業界。
陳思寬雖是學界出身,卻非關在象牙塔的學者,不僅在兆豐金、台灣星展銀行擔任過獨董,還曾在華紙、富邦媒、台酒等電子、傳產業擔任獨董或董事,可見其業界經驗豐富。
從學界跨入業界,陳思寬笑說,這4年的實務經驗,給她一個很好的轉換經驗,她過去受父親影響,在國際金融、貨幣、銀行領域研究,「這一次來永豐,可以讓過去研究經驗得到實作驗證,以及奉獻機會,我覺得挺好的,也讓我落實金融業董事長應該負責的策略管理機會。」
20240131fin001
永豐金積極布局AI,在銀行、證券已有成果。
出身經濟學術世家的陳思寬,父親是知名中研院院士陳昭南,堂哥更是赫赫有名的經濟學者、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恭平。她從小耳濡目染,出自對父親的景仰,擅長數理的陳思寬最後選擇進入台大經濟系,放棄理組,成為父親的學妹。
陳思寬求學期間一向認真好學,也因為筆記整理詳盡、條理分明,成為同學、學弟妹借筆記的首選,她的學長、台大名譽教授林建甫就曾對媒體說,陳思寬功課成績優異,但人很謙虛低調,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酒量好」,聚餐時,許多人已經不勝酒力,陳思寬卻完全沒事。
過去受訪時,陳思寬談到父親總難掩孺慕之情,曾哽咽落淚說,父親是位熱愛學問又正直的人,「但我很遺憾沒有繼承他在學術界崇高的地位。」

營運決策 指揮家哲學

陳思寬的左右手朱士廷則是業界老手,曾在中信期貨、國泰證券擔任董座,他比陳思寬早3年進入永豐金,談起在永豐金的感想,他笑說:「永豐金的文化很好,不是誰官大誰決定發展策略,而是根據數字、事實和結果說話。」
朱士廷以他每年必看的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奏會為例,金控總經理就是指揮家,他不可能什麼都懂,但交響樂得要整體融合才能演奏出美好音樂,「不能我是吹奏薩克斯風出身,就覺得薩克斯風很重要。」
隨著陳思寬、朱士廷過去穩扎穩打,帶領永豐金在金兔年繳出亮眼成績單,面對股東們最關切的股利政策,2人異口同聲地笑說:「去年賺錢比較多,股利一定也會比較多,會維持一貫殖利率,符合政策一致性,達成對股東的期待。」
20240131fin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