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小宅當道 高總價難賣 2024房市陷多空交戰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2024年房市詭譎多變,呈現小宅當道、高總價難賣的多空交戰格局。
2024年房市詭譎多變,呈現小宅當道、高總價難賣的多空交戰格局。
2024開春,房市好消息不斷,建案熱銷、建商們信心十足,猶如重回全民排隊買房的大多頭時代。不過,實際情況是「房市體感溫度熱,但非全面性大熱」,低首付、低總價的小宅仍是市場主旋律,高總價住宅在政策打壓下曲高和寡,房市多空糾纏交戰。專家們建議,有自住需求的購屋族可以勇敢進場,但要睜大眼慎選適合自己的好宅。
20240226fin006
大選過後,全台各地都傳來建案熱賣的好消息。
「坦白說這樣的銷售速度,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上週三,位於台積電高雄楠梓廠9分鐘車程的預售屋「橋科大極」舉行記者會,現場擠滿媒體記者、已購客、網紅部落客等,場面盛大。

北客南下 高雄瘋搶房

據了解,該案本來規劃在329檔期正式公開,誰知道去年10月底開賣至今,短短4個月,五百多戶賣到僅剩六戶,目前實價登錄已揭露三百多戶,郡都集團董事長兼任執行長唐承直言意外,並說過去一個建案正常銷售期平均落在1年至1年半。
負責銷售該案的甲山林廣告總經理張境在透露,「接待中心還沒蓋好,就去化一半。」許多北客南下,除了受益於台積電設廠效應外,看到相對北部低的3字頭房價是熱賣原因之一。
20240226fin006
預售屋「橋科大極」位於台積電高雄楠梓廠周邊,開賣僅4個月就宣布狂銷超過500戶。(資料照)
不只是高雄,其實早在去年底總統大選結束後,歷經政府接連出重手進行信用管制、祭出打炒房政策後,低調許久的房市就不斷有看似回暖的訊號。
首先,從最新公布的一月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六都交易量合計近2.5萬棟,是自2022年3月以來單月最高,創下22個月新高紀錄,年增近1倍。至於房價,在建築成本居高無解下,內政部發布的去年第三季住宅價格指數,全國為133.18,再創歷史新高,季增1.82%、年增5.42%。

買氣暴增 建商樂開懷

從第一線市場觀察,過去2、3年,多數轉趨低調或選擇延後推案的建商,也在選後揮別陰霾,如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就在集團尾牙豪氣宣布,雖有選舉因素,不過甲山林仍交出史上最好成績,2023年銷售達1千1百多億元,有信心今年會更好。
20240226fin006
甲山林董事長祝文宇透露,2023年總銷金額是公司成立以來新高,有信心今年會更好。(甲山林提供)
國泰建設也低調向本刊證實,自家和日本三井集團合作、位於新北市中和的預售屋「Meta Park」,自1月5日開賣至2月下旬,總計四百多戶,已銷售7成多,2房格局早已完銷,副總經理林清樑坦言,「銷況確實比預想得好。」
同樣位於新北市,選後北台灣第一個起跑、由科達建築在板橋區推出主打低總價小豪宅的「琢真文化」,董事長賴建程透露,未公開就預約逾五百組,看好低總價產品,有望第一季完銷。
20240226fin006
國泰建設和日商三井合作的新北中和建案「meta park」共四百多戶,不到二個月賣出近7成多。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也說:「選後案場來客量突然大幅上升,過去一週來10組客人,現在倍增到20組。」他認為是消費者預期房價很難下跌,導致買氣暴增。
近年轉進建設業的代銷南霸天、上揚國際暨清景麟建築團隊董事長林聰麟,2年前因《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等打炒房措施放緩推案腳步,也在年前宣布:「今年自建案總銷金額約700至800億元,是有史以來新高紀錄。」
20240226fin006
高雄預售屋「孟學苑」近大順商圈,且打出優惠付款方案,900多戶被搶訂一空。(讀者提供)
更令人咋舌的,當屬興富發在高雄大順商圈推出的預售屋「孟學苑」,去年底開放接待預約客,總計933戶,3天半被搶訂一空,彷彿重現疫後全台排隊買房熱潮。市場人士指出,該案鄰近大順商圈開發案,加上推出低首付優惠付款方案熱銷,根據實價登錄資訊,該案已揭露案件平均單價逾四字頭,超出當地市場行情。

小宅熱銷 低首付助攻

「利空出盡,飛龍在天!」全台房市從北到南好消息不斷,長年觀察市場的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就大膽預言,今年房市將「價量齊揚,房價至少再漲一成。」原因是過去幾年政府用盡狠招打房,除了早已被驗證打房無效的囤房稅2.0外,已經無招可出,「唯一可能利空因素是萬一房價漲太凶,央行再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
不過,縱使建商們信心滿滿,仍有專家持不同看法,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就對本刊直言,只有六個字送給建商:自我感覺良好。
20240226fin006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小坪數建案當道,只不過是透過壓低總價掩飾高單價。
顏炳立認為,今年房市將是量縮、價緩跌的格局,所有政策都讓市場導向自住客買盤,唯一房價上漲理由是成本上揚,但消費者並不會買單,實際情況是由小坪數壓低總價,掩飾高單價所硬撐出來的價格。至於那些短期內銷售一空的建案,他認為多是以低首付方式搶客,「根本是投機客在跟建商對賭。」
而吉家網董事長、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則認為,今年房市交易量確會略增,但房價並不會如業界樂觀預期地持續上漲,他預期上半年表現較佳,520新政府上任後,在地緣政治與兩岸貿易大戰不利因素影響,下半年房市變數增多。
20240226fin006
李同榮指出,下半年在市場經濟基本面不佳、技術面高檔偏空、供給面餘屋存量過多等不利因素,房市表現不會太好,不過相信新政府仍會透過新政策刺激剛性需求,因此市場也不致太過悲觀,整體房市將呈現「以盤代跌、價盤量溫」走勢。

成屋受惠 蛋白區暴漲

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同樣認為520會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政策影響因素減緩,除了象徵性大於實質影響力的囤房稅2.0外,許多政府官員在交接階段不會再推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政策,加上去年上路的新青安對房市發揮送暖作用,上半年市場信心仍相當足夠,看不到房價下修的理由與格局,「不過下半年受新政府政策未明,以及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確實存在變數。」
20240226fin006
新青安貸款助攻房市,不只是中古市場,也連帶推升新建案成交量。
新青安帶動房市,以及顏炳立認為的低總價掩飾高單價確有跡可循。何世昌就說:「這波房市會上漲,新青安幫了大忙,雖然只有成屋可以申貸,但房市是一體的,當中古屋賣太好,價格下不來,會帶動消費者乾脆轉身去看新建案。」如目前市面上熱銷建案。
何世昌認為,今年房市主旋律仍是低總價小宅,上漲最多區域則是基期低的蛋白區,「最重要是買得起!」總價帶如台北市2千500萬元以內、新北市2千萬元以下,其他縣市則是在1千500萬元內。

北市難賣 豪宅冷颼颼

台灣房屋曾統計,全台住宅面積較10年前縮水11.18坪,北市每成交4戶就有1戶是15坪以下的小宅。
20240226fin006
小宅當道下,建商再祭出低首付方案,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看好市場游資多可帶動房市後勢的萬群地產董事長、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坤成明確指出,「現在房市可說走向多頭,什麼產品都賣得好,除了豪宅以外,且全台灣都很好,除了台北市!」
「台北市」「高總價豪宅」成了這波看多者心中難賣的代名詞,何世昌認為關鍵原因有二,一是北市房價高漲至遇到銷售瓶頸,二是所有政策都在打擊高總價豪宅,光是豪宅限貸令,買豪宅得先拿出六成自備款,更不用談《平均地權條例》新制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換屋族限貸令等。
20240226fin006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右)認為,受政策影響,建商只能續推小宅搶客。
加上財政部日前發布「11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降低豪宅認定標準,擴大課稅對象,也傳央行正在評估是否跟進。賴正鎰就痛批,若財政部與央行接連下修豪宅標準,不僅加稅墊高成本,將來建商為了讓換房者買得起房並順利貸款,只能推更小坪數房子。
本刊委請591房屋交易網針對新建案進行統計發現,目前六都在線銷售建案,扣除推案戶數過低的行政區後,六都整體待售率以台北市最高,達四六%,新北市待售率約30%,桃園市待售率約32%,台中市約36%,台南市待售率40%,高雄市待售率約43%。
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組長林哲緯分析,雖然大選等利空出盡,但在高房價、政策打炒房等隱憂浮現下,新案買氣並未如預期般遍地開花,反而是偏向個案表現,尤其是低總價、小坪數等產品更是相對吃香。

自住不急 看好再下手

「房市現在位於一個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轉折點,簡單來說,房市體感溫度是熱的,但它不再是全面發熱,譬如豪宅就很冷,中古屋也一樣,有些買方開始回神,認為價格實在太高。」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透露,以中古市場來說,去年下半年買氣開始好轉,但仍未恢復到疫後那段期間。
20240226fin006
縱使政府持續打炒房,但成本居高不下,房價指數仍寫下歷史新高。圖為內政部長林右昌。
「過去一個案件丟到市場,平均80多天成交,到2022年中拉長至約110天,最慘時達120天,目前已經回穩至90多天。」不過她也坦言,個案狀況差距極大。
看多、看空者各有理,但節節上升的房價究竟有多少人能夠買單?對此,多數專家一致認為,只要是自住需求,無需考慮過多,「房市跌大家買、跌跌不休沒人敢買。」徐佳馨打趣地說,應該問自己認為房價會跌多少?會跌2成嗎?若答案是否定,那為何不現在買?
20240226fin006
孫振義則建議,自住需求者應該慢慢看,不用急著出手,唯有當喜歡的物件超過一半陸續被買走,此時出手日後不大會賠錢,唯一要注意的是慎選購屋區域,別挑日後難脫手的物件,「自住客買房不要期待房市大規模下修。」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