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力拓荒番外篇】無懼環境惡劣深耕15年 獲孟加拉總理召見

欣錩鞋業總經理何建德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功能鞋生產王者欣錩鞋業總經理何建德(圖)從父親何樹滋手上接下家族企業,不只守成,還前往孟加拉設廠。
功能鞋生產王者欣錩鞋業總經理何建德(圖)從父親何樹滋手上接下家族企業,不只守成,還前往孟加拉設廠。
起家於新北三重的欣錩鞋創立逾70年,原是台灣最老的手工縫鞋廠,現已是全世界功能鞋代工冠軍,客戶包括Timberland、CAT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最愛穿的5.11戰鬥靴品牌等。欣錩鞋業集團總經理何建德是第三代,身為長子長孫,大學畢業就進入自家企業,15年前他帶領團隊前往孟加拉,從求來的2千雙鞋訂單開始,現在年產千萬雙,終於讓父親何樹滋安心交棒。
2007年,何建德與一名同事二人作伴到孟加拉考察,彼時中國政府開始要推行五險一金,人力成本提高,加上要把勞力密集產業從沿海遷至內陸,許多製造業外移,欣錩也在尋找新出路,何建德與父親討論後,選定孟加拉。「雖然文化落差大、缺乏供應鏈,但做鞋就是人要多、要便宜。」當時一個小插曲也影響了他,「到一個村莊視察,那時候居民叫我Boss,我說我不是你們的Boss,對方回說:『你是阿拉派來给我們工作的人。』」雖彼此信仰不同,卻也激發他想熱血地放手一搏。
20240419bus002
早期何建德前往孟加拉吉大港和庫米拉尋找設廠地點,因交通不便,常搭乘擠滿人的火車往返。(欣錩提供)
「孟加拉沒有紅綠燈,車子在馬路橫衝亂撞,車禍一堆。後來我在中國看見紅綠燈都覺得說好有安全感。」2年後他帶了台幹、陸幹與提前徵選、培訓的孟加拉幹部共31人,落腳吉大港專區的庫米拉。「一出機場什麼最多?人多、蒼蠅多、烏鴉多、垃圾多。租的廠房前有個池塘,當地人的吃飯、盥洗、如廁就靠那死水,有同事很勇敢跳進去,身體黏了一層油,洗好幾遍洗不掉。」
何建德與團隊抽地下水後,把石頭、沙子、木炭裝進寶特瓶當過濾器,早上出門打開水龍頭,滴到晚上回來使用。招聘生產線上的基層員工時,發現許多人連零到九的數字都不認識,須慢慢教。「後來我們也認養、贊助學校,他們需要空調或是什麼教學設備,我們盡力幫忙,還找客戶一起加入。」
20240419bus002
十多年前何建德不畏懼孟加拉惡劣的生活環境,跟團隊一起住宿舍,從零開始培訓員工。(欣錩提供)
草創時何建德先把中國廠的舊機器、廢料運到孟加拉租來的廠房,開始練兵。稍微上手後,他開始到處求訂單,「第一張訂單只有2千雙,做Timberland的小孩鞋,因為沒人要做,我想說賠錢也要接。」團隊漸漸培養出革命情感,生活不易但過得踏實,「晚上睡得很好,因為很有成就感,一件一件做起來。」也遇過不在預料中的風險,「碰到孟加拉政局變動,出入很危險。當時我們就租救護車,車上還有假病人、假醫生,被攔下來,就說我是老闆,員工受傷了要送去醫院。」
苦熬6年轉虧為盈,何建德憑著自己打下來的孟加拉江山終於獲得顧客與父親認可,得以接班。15年後的今天,孟加拉共有三個廠,年產千萬雙鞋。創造就業機會,也協助當地地方建設,何建德還獲得孟加拉總理哈希納召見。
20240419bus002
何建德(右)帶領團隊前往孟加拉設廠,認養當地學校、提供各種幫助。(欣錩提供)
「帶兵不能只是讀過《孫子兵法》,要知道當地的實際狀況。不該只因為我姓何,該是我所做的讓大家認可。我覺得孟加拉是老天給我很好的一個機會。」經此一役,別人口中的何建德也不再只是董事長何樹滋的兒子,「去到孟加拉,大家就會說『這是James(何建德英文名)的爸爸』。」
20240419bus002
何建德(左)深耕孟加拉,去年還獲得孟加拉總理哈希納(中)召見。(欣錩提供)
這幾年何建德幾乎是把飛機當高鐵搭,問他飛行里程數,他笑說不敢算。因為到處飛,疫情期間也隔離了14次、143天,「我都可以出一本防疫隔離日記了。」相簿裡有他在房內運動、用簡單器材把只有一小縫的窗戶稍微撐開,還有他用隨身的小爐具煮些簡單菜色,「當時澳門隔離不給水,我氣到投書報紙。」雖然是別人眼中的富二代,但他小學五年級就隻身前往美國求學,15年前又到孟加拉打天下,他其實比誰都吃得了苦,了解生存之道。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