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港味番外篇】打工遇貴人點醒 學渣轉念認真讀書拚當老闆

九月茶餐廳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Andy16歲開始在餐飲業打工,習得一身好手藝,10年前來台念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台灣開了九月茶餐廳。
Andy16歲開始在餐飲業打工,習得一身好手藝,10年前來台念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台灣開了九月茶餐廳。
來自香港的林德灝(Andy)16歲就開始在餐飲業打工,大學來台讀建築系,原計畫著畢業後回家鄉開台灣冰店,沒想到遇上反送中運動,看著熟悉的香港已然變色,他帶著從粵菜餐廳習得的廚藝及舊時回憶,在台北開了九月茶餐廳。
「有些廚師會說配料全部丟進去炒就好啦,其實順序很重要,先炒什麼才能發揮食材特色與味道,有沒有用心是不一樣的。」狹長型的廚房裡,Andy忙前忙後,先下洋蔥、胡蘿蔔、辣椒,鏟起後,下雞肉煸出油,再用雞油炒米粉,「台灣的炒米粉比較濕,跟港式炒米粉要乾的不一樣。」之後加蝦仁、叉燒、醬料、調料,起鍋前放進蔥段、韭菜,配色也增加香氣。「做菜跟人生一樣,有酸甜苦辣,但糖是最後放,吃到最後是甜的就好。」
20240425bus003
九月茶餐廳很受附近上班族、觀光客與在台港人喜愛,Andy(中)送餐時也會與客人互動。
才30歲說話卻有些老氣橫秋,「我很早出來混,16歲就開始打工。」Andy出生在香港南方的香港仔,父母親經商,十分忙碌。頭髮梳得整齊,戴著細框、大鏡片眼鏡的他坦言小時候叛逆,差點變古惑仔,讀中學初一的時候,同學被學長欺負,不合理啊!那時覺得保護自己就要先當壞人。」
他待過速食店、跟車送貨、在精品店賣包,最後到一家高檔粵菜餐廳工作,「那時候要討好廚師,跟他們喝酒、賭錢,看見他們需要就幫忙撿備料。師傅看你滿聰明的,就教一點。」
20240425bus003
熱銷的滑蛋叉燒飯淋上特製醬汁,港味十足。(160元/份)
一天晚上結束營業後,老闆兒子帶友人到店裡吃飯,Andy與同事加班,在外場服務,「我們就換菸灰缸、倒茶。看著他大我沒幾歲,旁邊坐著一個美女,很典型的富二代,心裡不好受。」收工後他和同事聊著,「我說:『我們一輩子都要這樣嗎?』要努力成為坐下來的人,不是站著的。」
高檔餐廳上門的不乏事業有成的貴客,有了目標後Andy很積極,「有一個常客每次都中午來,吃幾百塊港幣一個餐。我跟他聊天啊!問他說如果我想努力,跟他們一樣應該要怎麼做。他很直接,講了幾個『ㄌㄧˋ』,學歷、能力、財力,他跟我說如果這些都沒有,就只能在那個位置。」之後自嘲是學渣的Andy除了學投資,還自請留級一年,努力念書,到台灣念大學,「思維要跳出去。不管做什麼,至少得有一個專業。」大學畢業後,原想回香港開台灣冰店,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看著記憶中的香港漸漸變了模樣,最後他選擇到台灣創業。
20240425bus003
內餡有午餐肉、滑蛋的黃金三文治分量十足,吐司邊香脆宛若餅乾。(160元/份)
「後來也是遇到貴人,一個在日本的香港人叫查理,他六十幾歲了,可能是從媒體看見,特別來看看。他教我很多,像是開店思維、怎麼管理,要評估廚房的大小,決定菜色,不是天馬行空幻想。」九月茶餐廳沒賣台灣人很喜歡的腸粉、菠蘿油,就是因為受限空間。「還有設立SOP,人力能不能做得到,如果太複雜裡面會好像打架一樣,那道菜也不會好吃。」
Andy說,查理提點他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懶」,「做生意手可以停,腦要一直動,要多想一些。他會帶我去吃飯,看別人的店有什麼好、有什麼不好,這種思維看書學不了。」後來一些在台港人想要做生意,Andy也會請查理去幫忙「體檢」、給意見。
這一、二年店裡生意穩定,但因為店址離捷運站與鬧區稍遠,Andy還是會想著要找好一點的店面,「茶餐廳靠得是附近居民來吃,香港全部都是高樓大廈,台灣比較多透天厝,一個區的客人加起來都沒有香港一個大樓那麼多。」創業至今,腦袋沒停過運轉,體力活也沒少幹, Andy笑著說:「結果我到現在也都沒能坐著,還站更久。」但至少人生有目標、有方向,努力熬過酸、苦、辣,朝著甜味邁進。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