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AI的人形機器人,是AI教父黃仁勳、和科技狂人馬斯克對未來產業最有共識的想像藍圖!」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說。今年3月,黃仁勳在輝達GTC大會,秀出整排人形機器人,緊接著7月初,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第二代(Optimus Gen 2),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亮相,兩大科技巨頭皆宣示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
【理財最前線】科技兩大巨頭齊看好 AI機器人9檔概念股出列

不論在輝達GTC大會上,還是在COMPUTEX演講上,AI教父黃仁勳在螢幕上展示人形機器人的那幕,都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不僅黃仁勳對機器人充滿熱情,科技狂人馬斯克也大愛。
其實機器人是不是人形並非關鍵,重點是如何與外界建立連結,而這部分需仰賴終端設備軟硬體整合。台廠在機器人最需要的視覺、聽覺和感知觸覺,深具發展潛力,相關的9檔受惠概念股也受市場矚目。

算力到位 終端發展可期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說明,人形機器人會透過理解人類語言的提示來進行作業修正,提高生產效率和靈活性,是生成式AI下個發展重點。隨AI和感測器技術不斷突破且成本下降,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據市調機構預估,2024年全球服務型AI機器人市場規模約74億美元,至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27%。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張家輔表示,輝達對人形機器人打造的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AI算力技術已經到位。AI算力是人形機器人的大腦,終端設備則是四肢,「科技巨頭和新創公司都想做出機器人,因此,各種感測元件或是對外連接的硬體設備被視為一大商機。」曾炎裕補充。
進一步來說,環境資料蒐集、移動控制和實境感知等,就是機器人和外界建立連結的媒介,也因此機器人的三大感知:視覺、聽覺、觸覺,是基本建置。當然機器人是不是人形並非重點,因為最重要的還是結合生活情境、提升工作效率。
「在GTC大會上被點名,還滿驚喜的。」3D機器視覺廠所羅門視覺事業處協理李佳運說道。所羅門因為被黃仁勳欽點,股價從40多元一飛衝天,最高來到187.5元,被視為標準的機器人概念股。

視覺:結合鏡頭 所羅門軟硬相輔
「軟體技術有相容性非常加分,硬體選擇上就不會受到限制。」李佳運認為,這是所羅門在全球視覺軟體廠商中脫穎而出的一大關鍵。事實上,所羅門深耕視覺軟體AI技術多年,以圖像型AI技術搭配鏡頭的「META-aivi人工賦能穿戴式AI解決方案」就是一項,能大幅降低前線人員的錯誤率。
提到黃仁勳展示的3D視覺產品AccuPick,能透過鏡頭結合AI引導機器人執行指令,李佳運表示,想完成連續性的高速動作,軟、硬體技術要相輔相成。提及經營面,他不諱言說,視覺軟體技術被看到了,全球AI軟體大廠陸續上門接洽,下半年營運會更樂觀。

李佳運接著說,工業用機器手臂利用鏡頭和雷達辨識,能快速讀取周遭物品輪廓,因此硬體鏡頭廠同樣受到關注。「視覺終端設備最受惠的就是鏡頭,無論是機器人、高階智慧型手機或是車用,鏡頭辨識能力不可或缺。」金玉峰投顧董事長王韋閔分析,短線來看,下半年將迎來iPhone 16換機潮,光學鏡頭廠包括玉晶光、華晶科、佳能的表現都值得關注。
玉晶光董事長陳天慶在今年法說會就提及,「不論機器人或是車用的視覺辨識都需要鏡頭,數量會越來越多、需求會越來越高。」檢視玉晶光表現,今年首季稅後淨利10.88億元、年增358.19%,每股稅後盈餘9.65元,創下同期新高。
聽覺:聲控辨識 鈺太攻手機應用
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傳出正開發名為「Metis」的聊天機器人,「語音轉文字的功能越進步,聲控和聲紋的辨識就越重要。」王韋閔看好麥克風硬體廠鈺太和美律,「無論是AI NB或PC,MEMS(微機電)麥克風的平均使用顆數和規格都需要增加,強化收音、指向性也更好。」鈺太是筆電MEMS麥克風的全球龍頭廠,發言人林俊弘指出,「高階麥克風的規格訊號雜訊比已在67分貝以上,未來會提升至更高規格。」

「而從筆電切入手機市場,需求量會大增。」王韋閔分析,2022年聯發科轉投資鈺太,成最大股東,對公司來說是一大轉折點,「經過多年研發,智慧型手機的麥克風市場就要開花結果了。」「數位型麥克風競爭門檻高,大多應用在筆電、全罩式耳機和未來車用;今年將提高旗艦型手機應用,接下來就觀察消費終端需求。」林俊弘補充。凱基投顧報告指出,頭戴式耳機、車用、智慧裝置等應用人機介面需求增加,加深鈺太在非筆電裝置D-mic(數位麥克風)的滲透率,市場推估,鈺太今年和明年每股盈餘為12.16和16.06元,以過去平均本益比35倍計算,目標價約562元。
觸覺:多重感測 宏捷科營收創高
「馬斯克曾捨棄特斯拉的雷達感測,改用影像視覺感測系統,後來又回頭,發現偵測準確距離和相對速度的新雷達模組是必備的。」分析師陳唯泰說,各種感測器猶如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強化訊息傳遞的穩定度,如偵測氣體和溫度的流動,或用3D感測來開啟人臉辨識。此外,利用光波進行資訊傳輸的光通訊模組也值得關注。陳唯泰表示,AI機器人數據傳送更複雜,需要更高速、高容量的光通訊設備應對,加上今年有WiFi 7支援生成式AI的題材,可留意穩懋、宏捷科和全新的潛力。

其中,法人看好宏捷科受惠今年下半年手機換機潮,不僅上半年營收已創同期新高,加上本業營運為近2年新高,預估全年每股盈餘上看4.31元、明年則為5.14元,有望創近9年新高;以宏捷科過去平均本益比32倍估算,目標價約165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