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煜穎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3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ETF獲利放大術1/從追消息到買0050 達人用市值型ETF走出投資焦慮
2025.09.01 05:28
台股一路攻高,指數頻創新紀錄,投資人卻陷入「不上車怕錯過、上車又怕套牢」的兩難心情。尤其高檔震盪之際,FOMO(錯失恐懼症)心態更是瀰漫市場。究竟該如何在不確定的行情中找到安心的投資解方?專家指出,最簡單也最能長期獲利的方式就是,把錢交給市場機制、亦即透過市值型ETF直接打包台灣前50大公司。只是現在市值型ETF選擇越來越多,該怎麼抉擇、該怎麼操作才能進一步放大獲利?

財經理財
ETF獲利放大術2/0050不配息連結基金跑贏配息ETF 投入500萬6年報酬差50%
2025.09.01 05:28
無論市場如何震盪,只要買進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長期來看都能獲得正報酬,以國內最老牌的市值型ETF:0050(元大台灣50)為例,自成立以來截至今年7月底,含息報酬率為1032.7%,換算年化報酬率約11.2%,證明「耍廢」也能賺好賺滿。值得一提的是,0050今年5月調降費用率,成本下降;而如果懂得選擇0050連結基金不配息級別、讓股息自動再投入,還能進一步提升整體報酬率。

財經理財
ETF獲利放大術3/市值型ETF怎麼賺最多? 達人傳授「跌越多、買越甜」心法
2025.09.01 05:28
5月以來多檔主動式ETF上市,因優異績效吸引投資人目光,但專家認為,主動式ETF缺乏多空循環驗證成績,績效多依賴經理人判斷;相對來說,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選股邏輯透明,不受人為干擾,適合長期配置作為核心資產。達人進一步教戰,想要放大市值型ETF報酬率,可以當大盤每下跌5%、10%、15%、20%、25%都紀律買進。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1/抄股價50年練盤感 平民阿伯靠強勢股滾億元
2025.08.28 05:28
最愛強勢股的「平民股神」蘇松泙,縱橫股海50多年,天天抄股價練盤感,自創「不蝕本投資術」,賺錢時放大部位、賠錢時快刀斬亂麻,透過不斷比價換股,以短打方式達到賺大賠小的目標,既不蝕本也不蝕利,從負債200萬元滾出億元身家。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2/見3情境伺機進場 平民股神雙胞胎戰法實戰解析
2025.08.28 05:28
平民股神蘇松泙操盤戰法多,特別是「雙胞胎戰法」讓他無往不利,近期操作的強勢股康霈*就是一例,1張賺近30萬元;他透露,介入點通常在股價創新高、漲破壓力線或整數關卡之際。

財經理財
阿伯煉股成金3/4月股災前夕提前減碼 億元達人揭不蝕本祕訣
2025.08.28 05:28
賺錢容易守錢難,有平民股神稱號的蘇松泙身家破億,每年卻僅拿千萬元進股市,且讓他出手加碼得先獲利;舉例來說,投入10萬元本金入市後,想再加碼10萬元,得先賺到2萬元,原因是就算隔天跌停,還能保住本金和加碼金。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高檔震盪下的安心解方 市值型ETF滾雪球攻略
2025.08.27 05:29
台股一路攻高,投資人卻陷入「不上車怕錯過、上車又怕套牢」的兩難心情。尤其高檔震盪之際,FOMO(錯失恐懼症)心態更是瀰漫市場。究竟該如何在此行情中找到安心的投資解方?專家指出,最簡單也最能長期獲利的方式,就是把錢交給市場機制,亦即透過市值型ETF直接打包台灣前50大公司。只是現在市值型ETF選擇越來越多,該如何抉擇、操作才能進一步放大獲利?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土法煉鋼找強勢股 平民阿伯手抄股價50年滾億元
2025.08.26 05:29
最愛強勢股的「平民股神」蘇松泙,縱橫股海50多年,天天抄股價練盤感,自創「不蝕本投資術」,賺錢時放大部位、賠錢時快刀斬亂麻,透過不斷比價換股,以短打方式達到賺大賠小的目標,既不蝕本也不蝕利,從負債200萬元滾出億元身家。

財經理財
台股跳水/失守2萬4大關!台積電一度重挫45元 專家:中期保守、長多格局不變
2025.08.20 11:43
台股突破新高24,416點,站上新高24,551點於今(20日)拉回,權值股殺盤湧入,台積電股價盤中重挫45元,跌幅逾3%,最低股價1,140元;統整專家看法,此波回檔受美股拖累,3大法人調節賣壓,受消息面影響大,中期偏向保守,長期看多格局不變。

財經理財
錢鏡你家/5寶媽親上火線回應限貸令 專家揪亂象「今年搶貸越來越嚴峻」
2025.08.20 05:28
本刊曾報導,首購族、5寶媽小文(化名)購買預售屋因貸款不足8成,只得違約斷頭,身為自住客代表的她成了限貸令重槌的犧牲打,她說,「多的是礙於社會觀感不能出聲的人」;房市專家何世昌直指,限貸令回溯必須檢討,民眾遵守的是當下規章制度和遊戲規則(法律和政策),有所謂的信賴保護原則精神,「總不能用清朝的劍來砍明朝的官啊!」他認為,銀行雨天收傘,5寶媽慘況不是特例,今年搶貸情勢會愈來越嚴峻。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新青安催買限貸令急煞 打炒房1年爆3亂象
2025.08.12 05:29
2023年8月新青安政策橫空出世,房貸利率1.775%好甜,民眾漏夜紮營排隊買房,交易量創下11年新高;但短短1年風雲變色,2024年9月央行限貸令開鍘,阻斷熱錢流向房市,讓原本炙熱的市場瞬間急凍。

財經理財
理財專題/違約潮與爛尾蔓延 限貸令風暴全面拆解
2025.08.12 05:29
史上最嚴限貸令(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滿週年,後續效應不斷發酵,專家逐一示警,從個人貸款到建商爛尾,若不正視恐引發更大規模問題,造成房市更大衝擊,最終受傷的仍是消費者;此外,專家提醒,違約賠付金動輒數十萬元到百萬元,準備交屋民眾應積極和建商談判、向專業人士求援,避免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