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天,一個濕悶的星期五午後,空軍三重一村的歐洲老傢俱店「週四待在家」3層樓建築內,女店主蔡宇恩正神情專注地用砂紙輕磨著一張採雙層蒲草座墊設計、一看就很有歲月感的祈禱椅,打磨掉橡木上的汙漬、斑駁,原汁原味的木質漸次浮現,她手上拎著的砂紙,彷彿是歐洲老傢俱通往另一段新旅程的車票。
她邊磨邊說:「整復完接著會上漆,上漆的重點,是要讓它舊的很均勻,並不是要它變新。有些老物件來還得去掉透明漆,還原老殼(木頭表面)的溫潤。」

入門動機 練習法語
她拍了拍沾上一層木灰的深藍工作服道,「像這樣樸實無華,處處留下時間印記的椅子,跟近來流行的Wabi-Sabi侘寂風(比簡約更簡約的風格)很搭。」誰承想,飄洋過海的一張高背教堂祈禱椅、置於寂曠清雅的和風設計之中,在台灣竟成了一種極簡的生活美學。這也點出了蔡宇恩這盤生意的客源,「除了老物件的收藏愛好者外,室內設計師也是我們很主要的客人,最好賣的就是各式櫃子、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