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關注9月降息後的刺激效益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數據顯示美國新屋與成屋銷售持續下滑,而汽車銷售也出現滑落。(翻攝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uto Show臉書)
數據顯示美國新屋與成屋銷售持續下滑,而汽車銷售也出現滑落。(翻攝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uto Show臉書)
我在上週專欄中提到,近期美國股市開始對不如預期的就業數據,做出下跌反應,同時對優於預期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做出上漲反應。這表示,在降息預期逐漸落實的現在,市場更重視的或許是基本面變化,也就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壞消息成為壞消息的時代又回來了。

投資市場 更重基本面

觀察美國過去這週公布的數據,有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零售銷售數據與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其中,生產者物價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都略低於預期,雖然這有助於聯準會在9月降息,但實際上對於股市當天的刺激效果卻相當有限,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場早就已經對9月降息充分定價了。
相對來說,優於預期的零售銷售數據與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原本應該會降低聯準會在9月的降息預期,但最後卻是推動當日股市大幅反彈,因為市場現在更重視的是經濟基本面變化,投資人想要看到的,是穩定的基本面,以證明經濟並沒有陷入衰退的可能。
然而,雖然零售銷售數據優於預期,紐約聯邦銀行近期公布的報告卻顯示,美國家庭債務微幅上升,並創下歷史新高,更重要的是,信用卡與汽車貸款的拖欠率持續上升,包括高於10%的信用卡債務逾期超過90天,來到5年高位;7月預計未來3個月無法償付最低還款額的消費者,比例升至13.29%,前月則為12.26%。
事實上,信用卡貸款的拖欠率,已經超越疫情期間的水準。此外,在新屋與成屋銷售持續下滑的同時,成屋庫存則持續創下新高,汽車銷售也出現明顯滑落。

扣除通膨 零售實衰退

這顯示雖然美國經濟可能還沒有進入衰退階段,但恐怕很難僅以1、2個月的零售銷售數據,就斷言美國經濟無虞。因為從扣除通膨的實質零售銷售數據來看,美國的零售銷售仍然出現衰退。也就是說,零售銷售數字統計上的成長,只是因為消費者付出了更多成本,但能夠買到的商品與服務,其實是減少的。
所以,9月的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中,最重要的並不是降息,而是降息之後,是否能讓前述趨緩的經濟出現穩定現象,否則,市場可能又會重新回到經濟衰退的主旋律了。
王伯達new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