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不懷疑人工智慧會是這個世代的工業革命,只不過就像網際網路一樣,雖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工作習慣,同時也有許多公司在這個市場淘金成功,而成為網路巨頭,但網路泡沫當時的指標股Cisco(思科),它的市值直到現在都沒有能夠突破當時的歷史高點。
人工智慧服務 處燒錢階段
這中間其實有個很弔詭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網路泡沫的話,後續的網路熱潮還會發生嗎?很可能不會,或者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正是因為網路泡沫時期的過度投資,以及後續的泡沫破滅,才會讓網路使用成本大幅下降,這麼一來,也才會吸引更多企業透過網路來提供服務,並有更多消費者使用網路。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近期就發布了一篇文章,稱為「人工智慧的6000億美元問題」。這是因為人工智慧的資本投入與終端營收,目前有著巨大差異,即便是目前行業領先的OpenAI,其年營收也僅有34億美元,且持續面臨免費替代方案的競爭。所以,人工智慧的相關服務,目前應該都還是處在燒錢換用戶的階段。
至於終端設備方面,AI PC和AI手機的成長前景,也並不是那麼樂觀。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雲端服務的硬體和軟體持續進步,所以,消費者真的需要一台AI PC來使用人工智慧生成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