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鄉林推台北最大都更案 賴正鎰揭20年都更布局盤算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喊出要在台北中山區推出十一萬坪都更案「中山.新松町新城計畫」。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喊出要在台北中山區推出十一萬坪都更案「中山.新松町新城計畫」。
位於北市中山區總面積達11萬坪的鄉林都更案正如火如荼銷售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喊推出台北建城以來最大都更案「中山.新松町新城計畫」,預計15年完成。日前他接受本刊專訪,透露自己打算透過大都更計畫,為鄉林在台北留下一座地標。至於如何看待房市後勢?他坦言:「台灣房價漲幅高到無法接受,選擇雙北耕耘都更案因為夠安全。」
20250112fin001
賴正鎰口中的新松町計畫,起源自整合20多年才開花結果的「中山賦」一案。
「未來8米巷道變成24米寬,臨路退縮種樹,春天看櫻花,接著流蘇、無患子,規劃鋪石子步行區,全區15層樓建築,地面的車都停到地下室。」1月上旬,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在台中總部接受本刊專訪,信心滿滿談到他投入不動產業近50年,規模最大、最具話題性的台北市中山區大型都更案藍圖。

被話激到 搞大都更案

據了解,整個開發案在鄉林內部前後開會10多次,最後由賴正鎰拍板為「中山.新松町新城計畫」,以鄉林銷售中的建案「中山賦」為核心,往外擴散到新生北路、民權東路、民族東路與松江路間,橫跨40多個街廓、共11萬坪土地,整體投資額預計達2,200億元,將花15年、分6階段完成,未來落成樓地板面積可望超過60萬坪。
20250112fin001
問起為何要在台北市搞這麼大的都更案?賴正鎰豪不猶豫地回答:「台北不都更還能做什麼?」原來,鄉林20多年來鴨子划水,在北市手中共有20多個都更案整合中,1年多前才成功推出基地面積千坪的首發都更案「中山賦」。「當時有人挑戰我,新房子窗戶打開對面是老舊街景,每坪要賣到100多萬元,有人要買嗎?我當下被激發出鬥志,想說『對,我不能只有中山賦,過去都更都個案談,不如規劃成一個大計畫。』」他回憶起做出此一決定的原因。
20250112fin001
賴正鎰次子賴廣陽(左)談「新松町」計畫。(鄉林提供)
經人一激,這才有了新松町的誕生,他攤開中山區地圖,色塊標出吉林六案、農安一案、民權二案等,並透露自從整體開發案曝光後,整合速度更快,每週末都有20多個地主上門簽下同意書,目前已有11個街廓、共1.5萬坪土地,地主同意比例達7成,其中5個街廓已達8成送件門檻,又以中山賦南邊的吉林四案速度最快,預計1年半到2年就可動工。

兩招致勝 教訓釘子戶

不免令人好奇,都更案整合向來窒礙難行,鄉林喊出11萬坪計畫的底氣與策略是什麼?賴正鎰表示,首先,是要掌握關鍵地主,中山區早期有郭家村,是當地大地主,旁系分支眾多,估計有數百人,其中就有人參與中山賦都更,2023年老宅拆除時,郭姓地主也到場拍照留念,透露雖然內心不捨,但希望子孫可以在祖先留下的土地上過更舒適的生活,自己以後也要一起住新房享福,其他郭氏宗親見有前例,同意都更意願自然更強。
20250112fin001
台北市除了中山區之外,鄉林在萬華區也有2,500坪都更案(圖)將在今年拆除動工。
接著,是靠著「教訓屋」(不加入都更,事後後悔的釘子戶)來刺激地主。攤開中山賦基地圖,可以發現基地呈現凹字型,其中缺角就是鄉林自始至終都談不下來的地主戶,賴正鎰透露,為了那幾戶鄉林多花很多年時間,北市府甚至跳下來協調數個月,「我本來希望基地面積要完整的1,680坪,開發起來才漂亮,後來我想『盡力了啦,能做多少是多少,留遺憾也沒辦法了。』」
20250112fin001
賴正鎰指著地圖,透露下一個推出的是「吉林4案」,目前同意戶比例已達8成。(鄉林提供)
他也坦言,不同意的地主,因持有土地太小,自己要改建也有難度,「你不跟我合作,現在房價還原地踏步,後來有地主回頭想加入,來不及了啦!我案子都已經送審了,怎麼可能重新跑一次流程、重新畫圖,那要花好幾年時間。我現在拿教訓屋當案例,後面整合好談很多,像中山賦後面4、500坪的土地,這次也都同意加入都更。」

地價飆漲 風險已太高

「過去我在台中談合建,本來有棟透天談好以6千萬元收購,隔天給我跳到1億2千萬元,我才不買單。10幾年過去,旁邊都重建完變新大樓,只剩它一間老宅卡在中間。」從求地主都更,到地主主動上門簽約,賴正鎰透露,新松町策略是要求一棟5層樓公寓、5戶都同意再來簽同意書,這樣鄰居才會互相介紹、揪團,甚至說服不同意戶。
20250112fin001
「中山賦」原地主在老宅拆除當天,到現場拍照留念,其中就包含當地大地主郭氏宗親。(鄉林提供)
因為新松町計畫範圍夠大,多案齊發,就看誰先結果,賴正鎰說:「土地開發同仁拜託我一定要講:準備慢慢談的地主,我們就留著以後再談。」他也不改直言性格呼籲,「希望那些老地主,趁現在趕快跟鄉林合作,這樣你還享受得到,不要留給子孫去爭吵;堅持這些沒用,後代不會感謝你。」
不只中山區,賴正鎰透露,鄉林在萬華捷運萬大線加蚋站旁一個整合22年、基地面積2,500坪,共500位地主的都更案,今年也要拆除動工,並持續向外整合近2千坪土地,未來不排除比照中山區模式,擴大範圍。
20250112fin001
本刊好奇,明明就是台中起家的鄉林,現在卻把開發重心放在北市都更案?「因為比較安全!」賴正鎰回答令人意外,也透露他對台灣房價的憂慮。
「你看這幾年雙北以外,全台灣房價幾乎漲了3倍多,那代表我也要用3、4倍價格買土地,那個錢我賺不到啦。像我現在在台中蓋房子,每坪至少要賣到6、70萬元,我做50年房地產,我認為風險太高了,我講實話沒在怕的。你注意看我們台中案子很少,是因為這房價我自己都不能接受。」

打房盤整 衝擊蛋白區

他也認為,在政府抑制房市政策下,房地產一定會進入盤整期,「像土地價格現在就降了15%,但雙北市這一波多頭房價其實只上漲20幾%,如果比照其他縣市,北市房價現在應該要1坪300萬元,但沒有啊,代表雙北房價是溫和上漲,這才經得起景氣起伏。」
20250112fin001
央行總裁楊金龍(圖)祭第7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賴正鎰認為今年蛋白區房價一定下修。
觀察今年房市,賴正鎰認為,價格方面蛋黃區要降價機率很低,但外圍蛋白區就有機會下修15%,像是台中清水、沙鹿、豐原等海線區域,或大里、太平區,「我認為這些屬於比較郊區的,就會受到影響。」
在房市打滾50年、921地震重創台中建築業時成功讓鄉林存活下來的賴正鎰,因應房市景氣變化游刃有餘,現在他認為,做建設不該只是蓋好房子後賣掉,「這樣其實沒留下什麼,應該要留下個地標,給鄉里一個貢獻,以後人家走過中山區,就知道這是鄉林做的,我希望它成為鄉林代表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