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造訪「上享庭園餐廳」,我滿頭問號地尋找「正門」究竟在哪裡?原來美味就藏在北投文化公園溪畔腹地的那扇門裡。店裡的座位設置也很神祕,剛進門看到的區域裡擺著幾張大圓桌與小桌子,對稱的一側是「小包廂區」,穿過狹窄廊道,又到了滿是老闆收藏的古物、藝品、畫作的另兩處「包廂區」。還沒開吃,視覺上已經感到驚喜連連。
【老餐廳年菜2】金融界大老的愛店!北投40年老店「上享庭園餐廳」 吃得到香港老師傅拿手的脆皮雞、蒸魚、肥蟹粉絲煲

隱身台北北投文化公園裡的「上享庭園餐廳」,是老北投人的口袋名單,也是許多科技業、銀行業大老經常光顧的愛店。因為這間經營40多年的在地老店,嘗得到最道地的廣東菜,每一道都是老師傅紮紮實實做出來的「粵式手路菜」。

老闆葉雲仙的大姊在民國72年台灣掀起粵菜熱潮時,便重金聘請香港師傅坐鎮,決心要做一間地道的廣東菜餐廳。葉雲仙接手後,與老師傅們有共識,所有菜色秉持傳統做法,歲月洗鍊後的真功夫,只有越來越精湛。

「傳統港式前置作業工序費時,連油都得先煉過,每個環節都很細膩,還有師傅每天現熬的一鍋高湯。」說起料理葉雲仙滔滔不絕,他絕非僅是餐廳的管理者,他比誰都懂吃且念舊,語氣裡滿是對老師傅們的驕傲。我認為能品嘗到一桌菜,同時能聽到葉雲仙「說菜」實屬餐桌上的一大享受。

葉雲仙說香港師傅最了得的功夫還有蒸魚,美味祕密在於口味比例極佳的魚露,以及蒸煮必須落在九分熟,以「餘溫」維持至客人吃到的時候才會剛剛好。像是年菜中的「清蒸龍虎斑」,連外帶的時間師傅都希望精準掌握,確保魚肉能在最適合的熟度、嫩度送進客人嘴裡。當然在食材上也有所堅持,葉雲仙選用東台灣的魚種,太平洋環境及海水的鹹度,都使得魚肉的肉質更細緻彈牙。

年菜裡有熱賣數十年的招牌菜「上享脆皮雞」,美味祕訣在於「按摩」,得將翅膀筋膜拉開塞入椒鹽,燙過後「上皮」,意思是用麥芽糖調製的糖水淋在雞皮上上色,待皮乾後先炸一次,要上桌前師傅再淋上熱油,使雞皮變得更加酥脆。這道菜考驗的是師傅「手秤」雞隻重量和時間的拿捏。一口咬下,皮脆之餘,似乎連雞肉纖維也嘗得到香氣;「肥蟹粉絲煲」以椰漿花奶、鳳梨與咖哩調配出獨門口味,酸帶出甜,粉絲收納湯汁,是下飯好菜,葉雲仙解釋堅持選用巨大沙公做這道菜,是因為除了視覺上螃蟹的大螯比較吸睛,蟹肉也比使用蝦肉更香。


「港式臘味拼」裡的肝腸、臘腸、臘肉也都是店裡自製,例如臘腸是將洗乾淨的五花肉,用鹽、糖、酒及醬油醃漬,醬料比例是葉雲仙向老師傅學來,接著放進冰箱以類似熟成的方式處理,不在戶外曝曬是因為葉雲仙認為台北的環境不適合,熟成後再放入自製烘烤箱裡烘,做出口感完美又不死鹹的臘腸,同樣超級推薦。


上享庭園餐廳
-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一段228巷1弄4號
- 電話:02-2894-1808
-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 年菜預訂:可單點上享脆皮雞、極品佛跳牆、肥蟹粉絲煲、清蒸龍虎斑、港式臘味拼盤等13道年菜,即日起接受預訂,限1月28日除夕當日到店自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