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第一排受衝擊的是企業、第二排承攬貨運的海空運、第三排是消費者。但我認為長期運輸需求仍在,端看路徑如何調整。」上週二(4月29日),一身筆挺西裝、別著具有華航意象的徽章與領帶,華航董事長高星潢坐在桃園機場旁的華航園區裡接受本刊專訪,一開場就對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海嘯侃侃而談。
封面故事/華航獲利創歷史新高 董座高星潢:穩健因應缺機、地緣政治挑戰

去年靠著疫後報復性旅遊,讓華航大賺143億元,各界都看好今年續旺。沒想到,甫於3月底接任華航新董座的高星潢,上任第2天就遇上川普關稅海嘯大難題。上週二(4月29日),高星潢在大園華航園區接受本刊專訪,笑稱4年前接總座,疫情挑戰更為嚴峻,就是從「亂中理出頭緒」。除重新盤整迎戰關稅衝擊,他也暢談華航該如何面對缺機、地緣政治挑戰,基層出身的他更宣示任內就是要維持華航永續穩健,不會將鎂光燈聚焦在自己身上。

關稅海嘯 折騰空運
高星潢今年3月30日真除董座,時隔3天,4月3日就遇上川普宣布調高各國進口美國關稅的大難題,一下子客戶下訂的輸美貨運包機先後取消,沒想到,48小時內川普又延長90天寬限期,客戶又馬上回訂,讓華航團隊忙得不可開交。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