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大缺工潮襲擊服務業 餐飲新兵拚上市與巨頭搶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豊漁集團董事長朱霆理(右)表示,以獨家食材策略做出差異化,「不做沒有門檻的事。」
豊漁集團董事長朱霆理(右)表示,以獨家食材策略做出差異化,「不做沒有門檻的事。」
疫後報復性消費帶旺餐飲業,受少子化衝擊,服務業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日前包括王品、鼎泰豐等餐飲大咖紛紛調整薪酬或啟動招募計畫,掀起史上最激烈搶才大戰。本刊調查,不少欠缺集團奧援的餐飲業者,近期吹起一股上市熱,像是主打無菜單料理以「初魚」品牌打響名號的豊漁餐飲,以及靠著精釀啤酒獲得好評的金色三麥都加入資本市場,不僅要以差異化戰法獲得投資人青睞,更希望在搶人大作戰不輸餐飲巨頭們。
假日北市信義區百貨公司美食街人聲鼎沸,熟悉的連鎖餐飲老品牌鼎泰豐、欣葉等高朋滿座。只不過,點餐櫃台操著不熟練中文的外籍員工,座席間的送餐機器人比服務生還多。據商研院統計,服務業就業人數已連續一年半下跌,工總更高喊有7成中小企業面對缺工窘境。
20250922fin001
餐飲業缺工嚴重,如王品、鼎泰豐等大型餐飲集團紛紛提高薪資與福利爭奪人才。

拚上市櫃 積極爭取人才

20250922fin001
餐飲業爆發缺工潮,為與大咖搶人,中小型餐飲業者吹起一股上市潮,希望藉此吸引人才。
本刊調查,受益於疫後報復性消費而行情大好的餐飲業,面臨巨大壓力,包括食材成本、電價與租金齊漲,更可怕的是受少子化,與年輕人不願加入服務業的心態影響,正面對有史以來最大缺工潮。
中小型餐飲業更面臨大型餐飲集團搶人的壓力,餐飲龍頭王品日前在六都同步舉辦品牌聯合徵才大會,打出儲備店長起薪4.6萬元,搭配晉升調薪、績效獎金與年中調薪,年薪挑戰百萬元。「人都被王品、瓦城、鼎泰豐這些大集團吸走了,我們很難跟他們搶人。」路易莎咖啡創辦人黃銘賢坦言。
20250922fin001
金色三麥從精釀啤酒起家,已獲得審議通過,第4季就會上櫃。
餐飲巨頭們紛紛調薪搶人,對欠缺集團奧援的中小型餐飲業者來說,可說是雪上加霜,為解決缺工難題,本刊調查,近期餐飲業掀起新一波上市熱,包括強打無菜單第一股,以「初魚」品牌打響名號的豊漁餐飲,還有靠著精釀啤酒打出一片天的金色三麥,先後登錄興櫃或通過上櫃申請,不僅要吸引投資人青睞,更希望藉此與大咖搶人不輸陣。
坐在初魚創始店內,日前接受本刊專訪的豊漁集團董事長朱霆理直言,未來餐飲市場將是「各占山頭、各憑本事」的時代,之所以要進入資本市場,除了希望吸納更多資源投資未來外,更重要的是要讓豊漁在爭取人才時,能與同業站在同一起跑點。「我們平均薪資雖比起同業高不少,但有沒有上市(櫃),常是人才加盟的考量。」朱霆理觀察。

豊漁餐飲 提升品牌價值

本刊好奇,搶拚上市的豊漁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青睞呢?「做出差異化,不做沒有門檻的事。」從10年前在師大附近的泰順街胼手胝足的第一家無菜單日料店起家,朱霆理就是靠著與眾不同的策略贏得客戶青睞。「消費者很精,你用什麼食材,有多少價值都算得出來,如何讓人感受物超所值,很重要。」像懂吃的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前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都曾在門口排隊一嘗滋味。
靠著無菜單日系餐飲闖出名號,能讓初魚壯大的關鍵,則是在貴人推薦下2019年進駐了晶華酒店和新光三越,成為高品質鐵板燒與日料代名詞。「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昌來吃過一次,派人來跟我們談,是初魚的貴人之一。」為擴版圖,去年豊漁推出長浜漁屋、季樂和牛鐵板燒等平價品牌,目前旗下有8大品牌、41間門店。問起他是否要跟王品等前輩拚規模?「我們不走無限擴店路線,成長要靠提升品牌價值。」朱霆理說。
他分析坊間許多餐飲品牌過了幾年就消失,關鍵在於欠缺對品牌價值下功夫,隨著環境越來越嚴苛,獲利被通膨吃光光,最後只好收掉。「現在品牌要調價就很難,因為你的食材大家都看得到(算得出來),只能透過提升技術面、服務面來創造價值。」

勇於漲價 做到食材分化

為此,豊漁投資於技術、服務和食材研究等面向,如砸重金邀海外米其林餐廳的師傅來台客座。「消費者看到我們是有在進步的,他對品牌有新感受,才會願意花錢支持。」朱霆理說。
20250922fin001
豊漁集團以自家食材貿易商為傲,圖為每週從日本海鮮市場配送回台的黑鮪魚。(圖片來源:豊漁餐飲集團)
問他為何能喊漲就漲?朱霆理的自信來自於獨家軍火庫,也是與巨頭們拚博的本錢。「要比高價食材成本,沒幾家拚得過我們。」豊漁集團的進貨邏輯是整頭和牛、整條黑鮪魚的買,然後每個品牌使用不同部位切分,「比如高端吃黑鮪魚肚、民生吃黑鮪背肉,這是現在市場上的競爭者,做不到的食材分化策略。」這也是豊漁敢喊價的本錢。
他透露,一間客單價5,000元的餐廳,食材可能占總成本一半以上;掌握高檔食材的豊漁可在同樣的規模壓下10%到20%的食材成本。「這樣就算做民生餐飲,還是可以有利潤。」朱霆理笑說。

金色三麥 採餐酒雙引擎

20250922fin001
公司即將上櫃的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日前喊話,要打造出「夜間星巴克」。
如果說豊漁走的是「技術驅動」路線,同樣近日要掛牌上櫃的金色三麥,選擇的則是「體驗經濟」賽道。2004年自龍昇釀酒廠起家,目前旗下擁有金色三麥、Sports Nation、B.A.C、petit doux微兜等10大品牌,已從一家單純釀酒商,躍升為綜合性餐飲集團。
日前,興櫃掛牌時,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霸氣喊出「夜間星巴克」的目標。強調金色三麥不只是賣酒精飲品,而是「喝酒的場景」,如同星巴克提供的咖啡廳氛圍。「我們希望透過餐廳,直接把一杯好酒端到客人手上,建立起品牌與消費者的第一道連結。」葉冠廷告訴本刊,公司採餐酒雙引擎經營:釀酒廠確保品質創新,餐廳提供體驗。葉冠廷與母親合作,親自選點和設計內裝,讓每個品牌都具有獨特的故事。
20250922fin001
金色三麥以「體驗資產」為本,在每間餐廳設計獨特內裝,創造獨一無二用餐氛圍。(翻攝金色三麥臉書)
像是以運動出發的Sports Nation就是一例,大巨蛋首店透過大型看板、電子酒精交易所等設計,營造「全店觀賽」沉浸感。「就算進入資本市場,面臨規模化壓力,仍將維持『直營+特色店』的原則,每一間店創造結合在地文化、國際趨勢的差異化體驗。」葉冠廷表示。
面對缺工,金色三麥也祭出高福利吸引人才。「我們基本薪資去年調整為4.3萬元,應比同業好一些,每年都會有員工旅遊,而且是出國的。」葉冠廷透露。
分別打出「無菜單第一股」「精釀啤酒第一股」的差異化戰法,二家餐飲新兵能否同時獲得投資人與求職者的青睞,各界拭目以待。
20250922fin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