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的畫布,是爺爺、台灣松下電器創辦人洪建全家裡的客廳,牆面上畫滿了汽車。夢想長大後能設計1台車的小男孩,2015年終於以個人名義,與前美國Tesla電動車廠主管Azizi Tucker合作,創立行競科技(Xing Mobility)。
2015年底,行競推出第一輛電動賽車MISS E,今年4月則發表第一台兼具賽道及越野性能的純電動超跑MISS R,最高馬力達1341匹,僅需2秒便可完成0到100公里的加速,預計明年開始限量生產19台,每台造價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
身為台灣松下電器洪家第三代長孫,家世顯赫是外界對洪裕鈞的第一印象,他卻自承從來不是好學生。「我很愛蹺課,我覺得當時的教育體制,是看考試的標準答案決定,所以我鬼混、蹺課,老師都叫我『幽靈學生』,就是只看過名字,從沒看過人。」
洪裕鈞笑說:「我媽很頭痛,我爸也揍過我,但我還是繼續想辦法用更高竿的方式蹺課;跟老師鬥智、反體制對我是非常好的訓練,幫我跳脫被別人規劃好的思考模式。」
國、高中不斷蹺課,但洪裕鈞心裡還記著對車的狂熱,他甚至以學校圖書館的名義,訂閱國外知名汽車雜誌,「那時沒網路,汽車雜誌是我了解車子的管道。我偷偷撕下雜誌內的訂閱單,用學校的名義訂外國的汽車雜誌,也曾和朋友偷開家裡的車上路。」
國中時到普騰電子實習的經歷,成了洪裕鈞投入工業設計的敲門磚。 後來國中一堂英文課,要求他針對未來想做的工作,去訪問在該領域工作的人。1984年,洪裕鈞四叔洪敏泰主導的普騰電子,推出全球第一台黑色電視,改變了未來電視的設計跟開發方向,洪裕鈞便到普騰實習。
「我四叔找了一位德國工程師Reinhold Weiss,他們想做一台高傳真電視,我看他們共事,我發現,工業設計就是把對未來美好的願景,轉換成實際的產品,進而影響了人的使用,這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事。」
1984年,洪裕鈞四叔洪敏泰主導的普騰電子,推出全球第1台黑色電視,廣告口號為「Sorry,Sony!」,產品外銷美國、紅極一時。(洪裕鈞提供) 有感台灣對汽車設計的不友善,高中畢業後,洪裕鈞決定赴美攻讀工業設計。「汽車結合了科學、機械與設計,可以說因為車我才對設計有興趣、才去念工業設計,汽車是最極致的文創產業,但在台灣,設計師卻只是把東西變漂亮的那個人,這不是設計的目的,我很討厭這點。」
在Reinhold的建議下,洪裕鈞花了更多時間蹺課,他在台北觀察、速寫、準備作品集,「我高中是班上倒數第2名畢業的,幸好作品分數占了很大一部分,我申請6家美國頂尖設計學院,被五家錄取。」
洪裕鈞最終選擇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就讀,離家求學對他如魚得水,但自由自在的生活,在20歲那年卻出現巨變。「大二某天晚上,媽媽告訴我,爸爸癌症末期,後來我父親在我大三時過世,回台奔喪休學1年,此後我在求學、對人生、工作的心境上,有了很大的改變。」
洪裕鈞的父親洪敏隆是台灣松下第二任董事長,提到父親,洪裕鈞坦然地說:「我媽沒給我什麼壓力,畢竟書還沒念完,也沒人告訴我接班什麼的,但我從高中到大一都很愛玩、愛蹺課,父親離開…我心裡強烈地覺得,我是一個在美國的台灣人,要代表自己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絕不能讓老外看扁了。」
大三時父親因病過世,對洪裕鈞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變。 畢業回台前,因家族事業的關係,洪裕鈞曾在日本Panasonic(時稱松下電器)不同事業部的設計部門實習18個月。實習結束後,他認為求學時,父親沒有為承接家族事業,刻意要求他攻讀企管課程,他就該朝著自己對設計的熱情發展。
2005年,洪裕鈞替老東家PChome開發、設計可供Skype使用的電話FREE-1 Skype。(洪裕鈞提供) 1996年,洪裕鈞在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工作,設計台灣第一個網路廣告,在28歲成為PChome Online的創意總監。協助PChome Online躋身台灣前3大網站,1999年,洪裕鈞與朋友創提供數位與網路媒體公司顛睿,後來更名為安捷達顧問(AGENDA),之後賣給英國廣告集團WPP,旗下客戶包括微軟、Nike等。
2003年,洪裕鈞與太太張淑征成立建築與設計公司XRANGE十一事務所;2年後,老東家PChome再找上洪裕鈞,請他幫忙開發、設計可供Skype使用的電話FREE-1 Skype,這個品牌IPEVO(愛比科技)後來也獨立成產品公司,由洪裕鈞擔任設計師與執行長。
愛比科技為美國K12學校設計的互動教學工具,去年美國有7萬多家公私立學校使用,滲透率高達60%。人生看似不斷創業,洪裕鈞認為,設計其實就是一個創新、創業的過程,「我對創業很有興趣,一直在找如何以科技、設計,去創造新的東西。」
2013年,以愛比科技設計師兼執行長身分出席TED × Taipei演講的洪裕鈞,與Azizi Tucker在同場演講上認識,2人都熱愛賽車。2012年Azizi在台灣創辦設計、製造傳統賽車的利曼龍公司,但他苦無設計師設計車身,洪裕鈞則有設計汽車的夢想,2個愛車狂一拍即合。
2015年,洪裕鈞與前美國Tesla電 動車廠主管Azizi Tucker合作,創 立行競科技。(洪裕鈞提供) 2015年洪裕鈞以個人名義與 Azizi 共同成立行競科技。早年Tesla曾計畫在桃園龜山設廠,但因美國政府提供大量補助,Tesla又將製造端遷回美國。「Azizi在Tesla時負責品質及採購等業務,那時他很常來台灣,現在很多Tesla的台灣供應商都是Azizi開發的;他經歷了Tesla3輛電動賽車的設計、開發、量產,台灣沒有比他更有經驗的人。」
其實,洪裕鈞也是Tesla的愛用者,他是Tesla第一輛電動跑車Roadster的第一位台灣車主,「過去我以為電動車是很無聊、開起來沒聲音,速度很慢的車,沒想到Roadster的馬力、扭力很驚人,是這輛車讓我發現電動車的可能性與未來商業模式。」
2015年底,行競推出第一輛電動賽車MISS E,今年4月則發表電動超跑MISS R,而驅動電動超跑的祕密武器,是行競研發的電池模組。拿著如同積木的電池模組,洪裕鈞說:「行競使用的是市面上很容易買到的18650鋰電池蕊,差異就在電池冷卻系統。」
行競研發的專利電池模組,可將鋰電池浸泡 在冷卻液中,是驅動電動超跑的祕密武器。 「電池放電時會產生熱能,散熱效果越好,電池效能越佳,但一旦過熱就會醬低效率,也可能造成電池燃燒或爆裂。」洪裕鈞解釋:「Tesla的作法是在電池蕊之間,纏繞注入冷卻液的金屬管線,我們則研發出可將電池完全浸泡在冷卻液中的電池模組。」
冷卻液是3M開發的產品,電池模組的浸沒式冷卻技術則是行競的專利。洪裕鈞說:「這個冷卻技術的特性是不導電、揮發快,賽車的大馬力輸出需要大量放電,散熱效果一定要好。有了像積木可疊在一起的電池模組,我們的冷卻效果更有效率。」
此外,MISS R一口氣裝上4顆高效能驅動馬達,使每顆車輪對應獨立的系統,不僅可輸出超高馬力,輪胎加速、減速、過彎與越野性能更強。「我們想做燃油車做不到的事情,一台車有4組完全獨立的動力系統,這是燃油引擎無法想像的。」
對電動車前景信心滿滿,洪裕鈞直言,未來車用市場將是電動車的天下。「現在開電動車可能有些不便,但汽油將被淘汰這是不用懷疑的,當然有人選擇不相信,或認為電動車的世代還沒來,那麼他就等著成為下一個柯達、下一個諾基亞,被淘汰的產業故事一直不斷地在我們身邊發生。」
愛車的洪裕鈞,有時也會自己動手調整車子零件。 目前行競已有來自日本、中東與歐洲商用車客戶找上門,從機車到卡車、水泥車、乃至採礦車,只要想把燃油車改裝成電動車的,都是行競的潛在客戶。為何選擇發展電動超跑賽車?指著今年行競科技發表的MISS R,洪裕鈞說:「做超跑和賽車對行競來說是手段,但不是最終目的,行競的最終目的是變成全球商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與技術的軍火供應(配備)商。」
「在行競之前,台灣沒有一家可做整車開發能力的公司。」洪裕鈞說:「台灣中小企業具備世界級的技術,很可惜每一家都只負責代工一部份零件;大家只看零組件思考,看國外客戶給的訂單、規格與價錢、交期思考。」
「我希望台灣廠商不是遊戲規範的被提供者,不是考題別人出好,我們很會作答,但沒有自己出考題的能力。」洪裕鈞自信地說:「行競是一家研發公司,未來不會自己製造零組件,我們會外包給台灣的傳統產業,幫助他們一起跨到智慧電動車領域,超跑賽車只是我們向全球展現制定規格、話語權的方式。」
今年4月,行競發表的兼具賽道及越野性能的純電動超跑MISS R,明年開始限量生產,每台造價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洪裕鈞提供) 事實上,行競科技成立短短2年,洪裕鈞與Azizi、再加上幾位天使投資人約500萬美元的創業基金,27人的團隊推出2台電動整車,無異也是一項台灣奇蹟。
至於公司為何取為行競?洪裕鈞笑說:「行競是從英文名稱Xing開始,因為我想取一個台一點的名字。」
他認真地說:「很台不代表不屌、很台不一定是很俗的黑熊、台北101,台灣很多流行語是將英文亂湊得來,例如戀愛ing。X代表未來、未知,我希望我們一直不斷在前進。」說起話來客客氣氣,帶著洋派文青氣息的洪裕鈞,說到底心裡念著的,還是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注。
後記 虎父無犬女 行競研發的2台車MISS E與MISS R都由洪裕鈞取名,也都取名「小姐」,他解釋,這是如同飛機、船艦以女性為出發的概念,而E代表ELECTRIC電動,R則是涵蓋「for the road」或Renegade,有造反者、破壞創新者的意涵。愛車成痴的洪裕鈞對車、特別是古董車呵護備至,車體乾淨、無法飲食只是標準,下雨天減少開車外出,停車碰上機械式停車格絕對不停…但遇上6歲的女兒,上述規矩通通被打破,女兒是唯一可在車上飲食的乘客。
洪裕鈞滿臉笑意:「我從女兒身上學到非常多。那天她坐我媽的車,因為車身較低,她從兒童座椅上爬半天爬不出來,她很生氣地跟我說:『Daddy, bad design!bad design!』」在設計師父母薰陶下,果然虎父無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