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競科技番外篇】台灣法規滯後 1台電動超跑等5年才拿牌照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2011年,一次到美國矽谷出差試車Tesla電動超跑Roadster,點亮了洪裕鈞對發展商用電動車的無限想像。
2011年,一次到美國矽谷出差試車Tesla電動超跑Roadster,點亮了洪裕鈞對發展商用電動車的無限想像。
愛車的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兩年前,以個人名義投資行競科技,靠著專利的電池模組,推出電動賽車MISS E與電動超跑MISS R。問他當初為何選擇切入電動超跑與賽車領域?原來,這一切的故事要從5年前,他買下Tesla第一輛電動跑車Roadster說起。
「過去我以為電動車是很無聊、開起來沒聲音,速度很慢的車,沒想到Roadster的馬力、扭力很驚人,是這輛車讓我發現電動車的可能性與商業模式。」指著停在辦公室的亮紅色Roadster,這台2011年他到美國矽谷出差時,一試成主顧的電動超跑,點亮了洪裕鈞對發展商用電動車的無限想像。
身為Roadster的第一位台灣買家,當時Tesla還在車身上特製「888」的編號。洪裕鈞笑說:「這組號碼是Tesla選的,是他們特別留給大中華地區車主。」開著敞棚的Roadster上路試車,和洪裕鈞一同出發,體會0到100公里瞬間加速的攝影記者,一下車立刻苦笑:「我連相機都拿不穩。」
身為Roadster的第一位台灣訂戶,Tesla在車身上特製「888」的編號送給洪裕鈞。
然而,這台2008年就問世的頂級電動超跑,車主在台灣卻無福無享受,洪裕鈞真正在台灣駕駛Roadster,已經是今年的事。
「我是台灣最早買Roadster的,事實上,這輛車我5年前就進口來台灣,沒想到卻無法在台掛牌。」洪裕鈞說:「不管我提出了多少在美國、歐洲、日本道路測試過,最嚴格的法規與報告,都因台灣沒有明確的法規可以認證進口電動車,導致車子始終無法上路,等今年終於拿到上路許可,這輛車早就停產了。」
2015年底,行競推出第一輛電動賽車MISS E。(洪裕鈞提供)
提到台灣法規的滯後,洪裕鈞忍不住嘆息,「政府常認為產業跟社會是分開的,但實際上,社會產生出需求,為了滿足需求,產業才能進而創造出被社會所需要的商品。」
「早期的使用者等於是對整個產業創新,發揮了最大的功效。」他解釋:「譬如iPhone第一代推出時,如果少了前期使用者提供反饋,讓蘋果能不斷更新、修正,之後就不會有安卓系統,甚至是市面上那麼多智慧型手機出現。」
提到台灣電動車相關法規的滯後,洪裕鈞忍不住嘆息。
洪裕鈞又舉例,像台灣的小綿羊機車車群密度幾乎居世界之冠,Gogoro在台灣被罵得越多,對Gogoro未來發展全球市場越好,台灣就是電動機車練功的最佳平台,使新科技有一個可以發揮的舞台。
不過,一台車放了5年才能允許上路,不覺得有些浪費嗎?自詡是愛車狂的洪裕鈞說:「早期願意相信電動車、願意買Tesla的車主都有個共通點,就是相信科技、相信未來與願景,所以通常Tesla的車主也會買該公司的股票。」
今年9月,洪裕鈞(左2)與行競科技的團隊正在測試預計明年量產的電動超跑MISS R。(洪裕鈞提供)
他笑說:「我買Tesla的股票時,一張才28元,現在已經漲了11倍,這輛車也因為代表性,成為全球車迷的收藏品,可說是一點都不浪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