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髮龍頭曼都】併購品牌踢鐵板 她靠忍字訣度難關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因應服務業趨勢變化,賴淑芬得隨時調整集團策略,替員工掌握決勝先機。
因應服務業趨勢變化,賴淑芬得隨時調整集團策略,替員工掌握決勝先機。
賴淑芬也仿效父親賴孝義落實走動式管理,聆聽基層聲音。「我不隨便罵員工,她們把我當成大姐姐,有心事也不怕跟我說。」
有次巡店,一位女設計師把賴淑芬拉到身邊小聲哀求:「總經理妳可不可以跟店經理溝通,1個月讓我能休2個禮拜天?我已經好久假日都沒辦法陪孩子。」同理心加上技巧性溝通,賴淑芬不但成功替員工化解難題,還借力使力,灌輸店主管營業時段分析概念,依員工家庭狀況彈性調整工時。
賴淑芬公務行程繁忙,午餐只花20分鐘解決,立刻打開電腦辦公。
除此之外,她也顛覆大眾對曼都的刻板印象。「以前曼都吹出來的頭髮,一眼就能辨別,瀏海要吹成90度直立式,套用父親的說法,就是5天不洗頭,風吹都不會動!」賴淑芬委婉地向父親提出質疑:「為什麼我們的設計師走在路上,要讓人家一眼知道他就是美髮設計者?」
「在國外,因距離關係,有時很難天天上美容院,一定要是自己能輕鬆整理的髮型。」她援用在美國的生活經驗,暗示髮型設計可以更具商業性,讓顧客覺得較容易嘗試,並從店格設計、員工造型美感徹底改變,兼顧流行與實用。
曼都總部大樓也設有美髮教室,賴淑芬(中)有空時也會關心學員成果。
父親的管理風格如軍訓教官,員工要穿制服、頭髮不能長過耳際、一定要化大紅口紅。賴淑芬透露:「以前一起巡店時,父親看到不合規定者都會很生氣,要我去溝通,但我通常都不會講,因為我覺得每個人有適合的味道風格,能散發自信與快樂,才能把歡笑與幸福感染給顧客。」
管理者必須有好體力,賴淑芬(左3)和幹部一起練跑鍛鍊體能。(曼都提供)
從言必稱是的乖乖女,到開始培養獨到觀點,甚至唱起反調,可曾因此惹怒父親?「女性的優點比較不會硬碰硬,即使唱反調,我也不會讓人覺得是唱反調。」賴淑芬閃爍慧黠目光,嘴角梨渦鑽陷得很深。儘管在管理上越來越能施展拳腳,但賴淑芬卻在初次主導品牌併購過程中,踢到鐵板。
不論在人際關係或職場上,父親賴孝義(中)都是賴淑芬的偶像。
2004年,貝詩髮藝的創辦人想回香港發展,主動找上曼都談併購,「二者風格截然不同,貝詩走港式純剪派,不像曼都要開早會、掃街、唱歌答數、穿制服,每週還有月會目標追蹤。」賴淑芬坦言,消息傳出後,貝詩髮藝13家店人心惶惶,儘管第一時間她就進駐安撫員工,但半年內仍收掉4間店。
工作上受挫、3個孩子又年幼,蠟燭兩頭燒的賴淑芬,一度想舉白旗,和妹妹一樣選擇當全職媽媽。「我們分店屬於武市,有時幹部脾氣上來,先發一頓脾氣再說,員工情緒又多,我35歲才生老三,有段時間小孩都在7歲以下,常生病需要媽媽,有陣子很想放棄這份工作。」
賴淑芬(前排左2)的高EQ獲得父親賴孝義(前排左1)認同,欽點為接班人。
向來高EQ的她,選擇放幾天假沉澱,「休息幾天後,發現我不能沒有工作,那就要自己學著去調適,在生活跟工作中取得平衡。」女兒的努力,賴孝義全看在眼裡,他肯定地說:「服務業不能發脾氣,要學會忍,就算覺得不公平,還是要忍。」2005年賴淑芬升任總經理,為訓練她獨當一面,賴孝義有任何指示都會私下寫小紙條提醒。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