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肉圓很多家,蕭淳元最常買的就是「橋頭邊」,「一般肉圓炸過皮會比較Q韌,但他們家的皮屬於軟嫩的,肉餡很好吃。」這家屹立43年的名攤,現在由第二代的許福能、許福文兄弟坐鎮店頭。








「我們的肉圓跟彰化肉圓比起來比較軟Q,是因為加入糯米和在來米做成米漿,然後加入地瓜粉調配的比例不同,先蒸後炸。」許福文說,老店不偷工,以8:2肥瘦比例的溫體後腿肉做餡,他們連炸油都堅持自己買豬板油來煉,「主要是取豬油的香氣,這樣才有古早味。」肉圓在攝氏70度左右的油鍋中如泡溫泉般,皮養得柔嫩光滑。配上不加色素、只以米漿和二砂熬煮的甜麵醬與蒜頭醬油膏,鹹甜交織風味特別。








客人通常會直接喊「一組」,意思是一份肉圓加一盤拉仔麵,許福文透露行家吃法:「把肉圓盤底的醬料加進拉仔麵裡一起吃。」這裡的拉仔麵是以拉麵的配方製作,特別Q且不軟糊,肉臊的中藥滷汁則40年來始終如一,不過也從善如流增添了「阿嬤炸肉」和「滷大腸」二款新菜,醃漬豬里肌製作的酥脆炸肉,類似宜蘭卜肉,帶有香甜的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