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在地仔美食2】市境之南的鴨肉一姐 蘭姐招牌飯蒜香迷人會員專區美食旅遊粒粒分明的「招牌飯」吸浸蒜香,香氣迷人。(20元/大)文 林嘉琪攝影葉琳喬發布時間 2020.06.04 09:3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小吃高雄美食鴨肉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位在高雄市林園區的「蘭姐鴨肉飯」,從市區過去得花上40分鐘車程,就憑著一碗拌鴨油和蒜酥的「招牌飯」,讓資深美食記者顏怡今為它喊讚,各式料理早就嘗遍的她形容「這一碗飯米粒分明,蒜香入味。」像這樣藏在高雄市境之南「值得專程前往」的好滋味,頗有小吃界米其林的架勢。顏怡今,高雄鹽埕區人,現為自由撰稿者,曾任多年美食及府會、醫藥、環保及文教路線記者,採訪年資長達30年。由於出生成長於小吃密布的老城區,基因裡懂吃挑嘴;長年深耕地方,擅長發掘地方職人故事及爬梳小吃文化;性格親切,常與受訪者成為好友,說菜和形容店家老闆的文字細膩帶有情感。老闆娘黃桂蘭的家族與菜鴨結緣至深,她的爸爸養鴨、媽媽在鴨廠拔鴨毛賺家用,「林園區這裡,鄰近高屏溪出海口,有丘陵地型,以前養鴨人家很多。」後來她嫁給了賣鴨肉小吃的婆家,「除了煙燻鴨肉,選用台梗九號拌炒鴨油和曬過日頭香的蒜米ㄚ,完全不加蔥油的招牌飯,正是婆婆教的家傳味道。」「鴨肉(1/4隻)」甘潤,微帶煙燻味。(120元/份)黃桂蘭選鴨有撇步,「長到70天到76天,重約5到6斤的菜鴨尚好呷,因為鴨肉已夠厚,但肉質還幼嫩不顯老。」她每天清晨處理生鴨隻,洗滌鴨身後,還要取鴨腹油煉鴨油。「米血湯」中的鴨血也自製,「糯米鋪在碗底,只有滴上新鮮鴨血,不加任何添加物,馬上蒸熟。」黃桂蘭也得意自家鴨下水的鴨肝粉嫰嫰,「鴨肝用冷水煮到滾,按壓仍有彈性時熄火,用溫水泡到熟。」手工鴨血糯米作成的「米血湯」,越嚼越香甜。(25元/份)「老店的味道不太可能不變。」黃桂蘭誠摯地說:「農業社會用柴燒、甘蔗煙燻,在我還是小女生時要用竹筒吹風幫忙升灶火,但現代環境不允許起柴火,我們改成用爐子,加二砂糖煙燻鴨肉,煙燻味不算濃烈,但保有甘甜。」湯頭清爽微薑味的「冬粉鴨肉湯」。(55元/份)店家附近工廠多,所以這裡除了單點的鴨肉飯、冬粉湯之外,小店入口就有一排小菜區,客人伸出手指比一比菜色,多數都是來外帶「鴨肉便當」的,黃桂蘭堅持客人點餐後現剁鴨肉,這樣鴨肉就保有肉汁,表皮金黃潤亮。環境變遷,小吃的滋味和作法不可能停在古法,但黃桂蘭的心意,一直回來吃飯的老客人以行動表示都知道。老闆娘黃桂蘭(左)和兒子曾御凌(右),母子聯手端出好鴨料理。蘭姐鴨肉飯地址:高雄市林園區林園里文化街143號電話:07-643-1563營業時間:09:30~20:00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