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投資者一定要了解期貨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期貨有非常多的使用方式,可惜大部分投資者偏重短線投機,才會讓期貨與高風險畫上等號。
期貨有非常多的使用方式,可惜大部分投資者偏重短線投機,才會讓期貨與高風險畫上等號。
一般人聽到期貨,馬上想到的是高風險投資商品,最好少去碰觸。其實不然,期貨除了可以避險之外,還有許多正面的用途,例如槓桿型ETF都是使用期貨實現的。投資不一定需要使用期貨,但卻不能不了解,否則對使用到期貨的商品,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期貨是一紙契約,承諾在結算日以契約價買進或賣出所標示的標的,而契約價是交易時的價格。例如2022年3月的台積電期貨,到期日為3月16日,契約標的為2千股台積電股票。若在2021年5月28日以每股580元買入一口期貨契約,到期時不論當時股價多少,都得依每股580元的價格買入2千股台積電股票。
倘到期時台積電股價漲到680元,卻只要580元就可買到,等於是每股獲利100元,每口契約獲利10萬元。同樣道理,萬一到期時股價跌至480元,也得要用580元購入,每口契約虧損20萬元。

莫炒短線 管控風險

從結果來看,這跟直接買台積電個股沒有不同,如果用每股580元買入台積電股票2千股,若每股漲到680元也是獲利20萬元,跌至480元也同樣虧損20萬元。二者的差別就在期初本金的投入,用現股買2張得十足拿出116萬元本金,而期貨卻只要拿保證金即可投資。
期貨買賣不用立即支付價金,因為買入期貨只是承諾未來會履行契約而已。然而期貨商為了防止違約事件發生,會要求交易者提存足夠的保證金,保證金依現貨價格及級距都不一樣,台積電2022年3月到期的期貨,2021年5月28日購買的原始保證金為17萬1,963元。也就是同樣持有台積電2張,用現貨買得拿出116萬元,用期貨買只需17萬多元。
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只是最低要求,當保證金投入愈多時,財務槓桿就愈低。如果投入保證金的金額跟買現股一樣時,就沒有財務槓桿。例如保證金帳戶投入了116萬元,那麼跟用現股投資沒有差別。
期貨可以有非常多的使用方式,風險可大可小任君挑選,很可惜的大部分投資者均偏重短線投機,而且還使用很大財務槓桿,然而這並非政府發展期貨的初衷。期望透過這一篇可以改變投資者對期貨的誤解。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