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38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鴻海法說會/劉揚偉看鴻華納智捷合作 「這件事情」彼此想法是一致的!
2025.11.12 16:57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十分關注電動車市場發展,更視之為集團發展的第3隻腳,他今(12)日於鴻海線上法說會中指出,「PC代工模式將典範轉移至電動車」說明鴻海提前佈局的用意。劉揚偉也回應外界關注的「鴻華買下納智捷」一事,由於他已非鴻華董座,僅簡單透露,對於擴大銷售、礦大市場「鴻華還有納智捷,大家想法都是一致的!」

時事
恆春特斯拉車禍新視角曝光!原要為前妻慶生... 路口瞬間噴飛「高速撞水泥車1死7傷」
2025.11.07 20:39
屏東縣恆春鎮昨(6日)下午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輛租賃特斯拉疑似失控,高速追撞前方水泥預拌車後,再波及等紅燈的機車家庭,造成1死7傷的重大事故。警方初步研判,駕駛當時可能因疲勞或機件異常導致暴衝,詳細肇因仍待調查。而網路上也曝光另一視角的畫面。

財經理財
MIH剖析電動車5大市場演進中 台廠卡位生存賽起跑
2025.10.31 11:10
《MIH雙月刊》本(10)月正式出刊,針對中國、歐洲、墨西哥、印度以及日本的電動車市場和現況進行分析,也提醒會員要就市場發展找尋應對之道。不僅如此,電動趨力革命、產業價值鏈重塑、稀土替代與供應鏈自主化等3大挑戰都推動著供應鏈必須提前因應,台灣供應商更得從「模組供應商」升級為「系統整合夥伴」,才能生存下去。

財經理財
台塑新智能低調布局電動車有成 一舉打進中華汽車商用車電池供應鏈
2025.10.29 20:51
電動車電池市場向來是中國、韓國與日本廠商的天下,然而,後起之秀的台塑新智能卻不死心,試圖找到突破口,而鴨子滑水一段時間,終於獲得國內汽車大廠中華汽車的青睞與支持,順利在電動商用車插旗成功,不但寫下新的里程碑,也為電池產業供應鏈在地化的發展注入強心針。

財經理財
韓國躍為Tesla第三大市場 連陸行之也看嘸老美電動車發展策略
2025.10.23 12:42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公布第三季財報,但由於投資人對於美國取消電動車補貼仍抱持憂心,導致特斯拉股價盤後還是跌了3%。知名資深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南韓反而一躍成為特斯拉第三大市場,未來幾個季度甚至要靠非美市場撐起一片天,不過即使是陸行之,也有看不懂的地方,他對於美國電動車滲透率落後、至今只有10%,不僅落後還打算放棄的意味,覺得意外又不解。

時事
結盟新創好友電搶灘電車充電樁 智慧行車體驗整合商Autopass以平台策略突圍
2025.10.22 16:15
面對電動車時代來臨,各大充電營運商正在分食市場份額。智慧行車體驗整合商Autopass宣布結盟AI智慧服務解決方案新創「好友電」,將出行支付版圖從燃油車擴張至電動車。瞄準車主「為了出一趟門,手機得下載10幾個App」的痛點,Autopass嘗試以開放平台的策略突圍,在碎片化的充電市場中,打造一個無縫接軌的出行新生態。

時事
小米SU7失控變火球!「門窗打不開」路人狂槌無用 股價一度重挫8%
2025.10.13 14:58
中國成都今(13日)1輛小米電動車超速追撞後起火,駕駛受困車內,多名熱心民眾發現打不開車門後,朝窗戶又槌又打也沒用,小米股價在港股因此重挫,一度暴跌超過8%。

財經理財
童子賢視電力為文明象徵 預測電動車終將擊敗燃油車
2025.10.02 21:47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今(2)日下午出席公民LIGHT HOUSE系列活動,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現場對談,並接受現場觀眾的提問。童子賢便被問及是否看好油電混合車的未來,對此,童子賢也明確回覆「燃油車、電動車終將發展成兩個系統」,由於他認為「電」才能做精密控制,也是文明的象徵,「未來燃油車對上電動車,終將敗下陣來!」

財經理財
封面故事/鴻海斥資38億打造高雄電車基地 劉揚偉台灣製造新布局曝光
2025.08.26 06:28
一紙新聞稿與一頁廠商登錄,揭露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全新布局。日前鴻海才將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廠賣給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外界都以為董座劉揚偉將全力搶攻AI。本刊調查,鴻海處分美國廠的同時,也悄悄向國科會申請橋頭二廠計畫,投資金額達38億元,生產項目竟是「電動乘用車」!「劉董打算在台蓄積製造與研發能量,為下波海外電動車訂單布局。」知情人士透露,但此舉恐也挑起與在台代工夥伴裕隆集團間的敏感神經。

財經理財
鴻海電車新布局1/電動車從美國製造改為MIT 鴻海雙贏算盤撥的妙
2025.08.26 06:28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調度電動車製造基地自美返台設立,因此,電動車也將一舉從「美國製造」搖身為「台灣製造」。在此舉背後,是劉揚偉雙重考量下所經營的一步棋,看在資深同業眼中「這步棋不管在在策略面、財務面上都下得精妙!」

財經理財
鴻海電車新布局/鴻海低調布新局 獨家揭露38億打造高雄電車基地
2025.08.26 06:28
一紙新聞稿與一頁廠商登錄,揭露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全新布局。日前鴻海才將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廠賣給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外界都以為鴻海董座劉揚偉將全力搶攻AI。據本刊調查,鴻海處分美國廠的同時,也悄悄向國科會申請橋頭二廠計畫,投資金額達38億元,生產項目正是「電動乘用車」!「劉董打算在台蓄積製造與研發能量,為下波海外電動車訂單布局。」知情人士透露,但此舉恐也挑起鴻海與在台代工夥伴裕隆集團間的敏感神經。

財經理財
鴻海電車新布局2/劉揚偉敲定乘用車回台生產 挑動代工夥伴裕隆敏感神經
2025.08.26 06:28
鴻海處分美國俄亥俄州廠的同時,也悄悄向國科會申請投資高雄橋頭二廠的計畫,投資金額達38億元,生產項目正是「電動乘用車」!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決定回台投資電動車生產基地,此舉,卻也馬上讓外界聯想,是否會牽動鴻海與在台電動車代工夥伴—裕隆集團間的敏感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