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創業的張錦發,很早就出社會,他說話直爽豪邁,不喜歡別人喊他董事長,「大家都叫我老大或是發哥。」在採訪現場,他和公司裡幹了十幾年的員工稱兄道弟,既草根又接地氣。
【你不知道的頭家】愛下廚的大老闆 用研發真空幫浦的心做食材 鋒魁科技董事長張錦發專訪

張錦發一得空就愛下廚,熱衷煮菜的他還曾在新竹,投資頂級日本料理餐廳,但短短5年卻因太相信朋友虧損連連,「這是一堂3千萬元的課。」
往事說來哀怨,他便不說了,張錦發的拿手菜是涼拌豬心,拿起手機秀出料理過程,「我是用做幫浦的心情,去研究食材。」
他天性海派、愛交朋友,但講起自家專業真空幫浦一點也不馬虎。「我是用精品的概念設計幫浦,比其他的水多了。」

張錦發說,市面上的幫浦,大多在機台外另接操控面板,去年鋒魁研發自製的智能幫浦,則簡化操作流程,直接在機台上安裝大尺寸觸控螢幕,「現在幫浦的線都太多了,我把線路全部藏在裡面,良率就高,所有功能都透過螢幕顯示看得很清楚。」
真空幫浦是半導體與光電、太陽能產業製程中,用於抽除化學氣體、提供無塵真空負壓環境的關鍵設備,越精密的製程,對真空度與潔淨度需求越高。「月產3萬片的12寸晶圓廠,要3千台真空幫浦,台積電5奈米廠,至少要4千台。」
目前全球真空幫浦市場,集中在英國的Edwards,與日本Kashiyama、Ebara 三大品牌,市占率超過9成。鋒魁科技是國內最大、也是台積電最大真空幫浦維修供應商,其他客戶包括聯電、英特爾、友達、群創和三星、LG等,去年營收2.7億元。

「真空幫浦每年有上千億元市場,全球半導體聚落集中在亞洲,為什麼台灣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因為它製造有一定難度。」2002年,他進入真空幫浦維修市場,深蹲20年成為台灣最大的真空幫浦維修商。
不以只賺維修財而滿足,張錦發有感新型真空幫浦零件取得不易,於是萌生自製零件的念頭。「碰到新機型、買不到零件就沒辦法修,請人家開模做零件,數量不夠做不出來。沒有零件,修就是無效。」

完成一台真空幫浦需要306個零組件,張錦發解釋,「幫浦有很多眉角,你拷貝原廠零件,尺寸一模一樣,裝上去也不會跑。它的公差,大概是頭髮的十分之一的厚度,溫度一不對,零件馬上變形。」
「我的個性是,廠內的設備我一定要一條龍,所以鑄造的東西,我都是自己做,不想靠別人。」2017年,他投入自製零件開發,兒子張展瑞也加入鋒魁負責零件部門,女兒則負責資財部門。

自製零件能力,使鋒魁科技去年成功開發智能真空幫浦新機,並已出貨40台至客戶手中驗證。他自豪地說:「如果沒有維修20年的經歷,新機送給台積電,他們也不敢用。現在我只要看得到的零件都做得出來,而且全部台灣製造,不會欠料。」
今年鋒魁科技將在苗栗擴廠,預計明年第四季完工,將打破市場長期被英國與2家日本品牌三雄割據的局面。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