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海鮮箱到貨2】到「洄遊吧」吃望海便當遠眺太平洋 海裡正鰹、鬼頭刀和雨傘旗魚竄游出沒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集合海陸食材的「洄遊吧特製望海野餐便當」,炒飯鬆香Q爽,冷吃也適口。(洄遊吧X黑金通,350元/份)
集合海陸食材的「洄遊吧特製望海野餐便當」,炒飯鬆香Q爽,冷吃也適口。(洄遊吧X黑金通,350元/份)
坐在「洄遊吧」的戶外區,一邊吃著「洄遊吧特製望海野餐便當」,一邊遠眺太平洋,海面上會看到成串的浮球,那是下方有如操場大小的定置漁場的海面標識;在眼前一整條海岸線裡,秋冬時會有正鰹、鬼頭刀等魚群出沒,春夏時節,則由飛魚、雨傘旗魚和煙仔虎接力竄游。
位在花蓮七星潭的「洄遊吧」,是一間結合永續海鮮的餐廳、海洋知識傳播站、也是「定置漁場」友善漁法的解說現場。洄遊吧創辦人暨執行長黃紋綺是海洋環境及工程系高材生,她回到七星潭的外公、外婆家創立的「洄遊吧」,主要任務在鼓勵大家要吃「友善漁法」捕獲的魚、不吃單一魚種、拒吃《台灣海鮮指南》過度捕撈的紅燈等級魚類。
黃紋綺在洄遊吧的戶外區,架設一座跟海下規模相比,大約是千分之一的定置漁場的教學模具,她拿著彩色小魚玩具,示意魚兒是如何游進有如操場大的網具,再依海流可能「脫困」成功,像這樣以開放的網具、採取被動式捕魚的定置漁場是相較友善的漁法。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紋綺在「洄遊吧」戶外架設一座「定置漁場」教具,正對大海講解友善漁法的重要性。
從「洄遊吧」的戶外區,看得到海面上會看到成串的浮球,那是下方有如操場大小的定置漁場的海面標識。
在七星潭的海裡的定置漁場,在此地已有百年歷史,是日治時期就有的漁業技術,後來台灣光復後,由黃紋綺家族接手,目前也已有70幾年的歷史,是兼具先人智慧也相對是相對友善的捕魚工具。
黃紋綺的舅舅是家族裡很重要的「漁撈長」角色,黃紋綺說:「舅舅會判斷太小的魚不收、在《台灣海鮮指南》裡被列出因為過度捕撈的紅燈魚不收。」從第一線的抓魚人到黃紋綺努力推廣要吃以友善漁法捕得的魚,黃紋綺的家族對這片海洋懷抱著深刻的感情。
「洄遊吧」位在花蓮七星潭海邊,這裡是曾是以捕撈漁業與柴魚工廠為名的漁村。
洄遊吧創辦人暨執行長黃紋綺回到七星潭的外公、外婆家創立「洄遊吧」,持續跟民眾溝通要選吃以友善漁法捕獲的魚種。
洄遊吧是餐廳,也是永續海洋暢議工作站。
花蓮每隔一段時間就鼓吹吃曼波魚、鰹魚或鬼頭刀,但是擔心跟風吃魚的行為讓單一魚種驟減,黃紋綺端出「漁人家庭料理(七星仔)」舉例說,這是外公外婆家餐桌上最常見到的家常地魚料理,七星仔雖然不像鬼頭刀、鰹魚明星樣,卻是在地最常見的魚,量多且鮮,滋味尚青、價格尚水。她想要跟大家說的是,不要思迷地吃單一明星魚種,任何季節著時的地魚,就是個好選擇。
洄遊吧也跟在地文創餐廳「黑金通」聯手推出「洄遊吧特製望海野餐便當」,菜色包括小管炒飯,配炸鬼頭刀和烤蔬菜。只要先預約,來領了就可以走到海邊野餐,之後再回來還餐盒,是一個訴求環保的海鮮餐盒設計。
海味濃厚的「漁人家庭料理(七星仔)」,肉質緊實,層次由甜轉甘。(洄遊吧,135元/份)
「零失敗紙包魚食譜X鬼頭刀香草經典組」,清蒸的鬼頭刀鮮美乾淨。(999元/組)
DIY 海鮮箱「零失敗紙包魚食譜X鬼頭刀香草經典組」,內含手繪食譜、魚片、裁好的料理紙和百里香、俄勒岡、馬郁蘭香草包,像這樣以紙包燜烤鬼頭刀魚排,取代常見的油炸法,滋味肉厚清甜,我很驚訝清蒸的鬼頭刀這麼鮮美乾淨。
這些花東限定的魚獲海鮮是太平洋沿岸居民的飲食印象,現在透過黃紋綺研發的海鮮箱,可自選鬼頭刀、鰹魚等小包裝魚片,以冷凍配送到家,是適合小家庭的常備料理。
「洄遊吧」的餐點並不固定,來此用餐要記得先預約。
洄遊吧「鮮撈魚片箱」,可自選急凍的小包裝魚片,適合小家庭選購。(125元起/包;圖中拍攝為大約為2,000元/箱)
「洄遊吧」是一間海鮮餐廳、知識傳播站、也是「定置漁場」友善漁法的解說現場。

洄遊吧 FISH BAR

  •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七星街32號2樓
  • 電話: 0910-443-888
  • 營業時間: 09:00~18:00,週二、三公休。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 宅配資訊:可上官網fishbar.com.tw選購魚貨,冷凍宅配到家。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