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的味覺裡,有著濃厚的辦桌魂。如果我們也來辦桌,每道料理都有說菜人來說故事,有沒有可能?」彰化青年邱明憲和20幾位夥伴用「辦桌」實現了曾浮現腦海的畫面。
【彰化尚青1】兒時「辦桌」場景感動重現 十道傳統味吃到撐

橘紅色大圓桌一字排開,人們在座位上起勁的聊著,一道道彰化味陸續上桌,嘗在嘴裡全是感動。原以為這一幕兒時回憶,再也沒機會體驗,眼前這群彰化青年,忙進忙出,只為重現「流水席」,並向遊客介紹家鄉小吃。「彰青們」的「花招」可不只辦桌,隨著他們走過這趟旅途,我又再次愛上彰化了。


辦桌地點選在「穩定飛行模式」咖啡館,共有10道菜,大部分菜色由「芳月亭」第三代林鉦凱掌廚,日治時期開始擺攤車的芳月亭,經歷過辦桌接單接到手軟的年代。林鉦凱傳承阿公阿嬤的好手藝,保留經典菜色,比如「雲筍大骨爐」,數根巨大豬骨和酸筍,上桌就感受到彰化人的霸氣,豬骨得特別挑選過,老師傅一看就知道哪塊裡有骨髓,配上一根吸管吸吮,是超級接地氣吃法。
1940年就以攤車現身的「正彰化肉圓」,也由第四代楊雅嵐和林宗翰前來共襄盛舉。遵循傳統,外皮使用純地瓜粉,內餡則是竹筍和吃天然酵素長大的健康豬後腿肉,醃過後更彈嫩入味。


至於「麵線糊」和「米糕」,是2位年輕人向長輩習來的兒時滋味。身為鹿港人,「小艾人文背包客棧」管家紀筱瑜的父親很會煮麵線糊,經常規劃遊程的他,便把向父親學來的手藝放進遊客體驗中。麵線糊是泉州移民小吃,有嚼勁的豬後腿肉是精華,搭配久煮不爛的紅麵線、香菜和烏醋,傳香百年。

立志記錄台灣西南沿海養殖業文化的「港灣溜魚」創辦人趙俊傑,小時候阿公養鰻魚、阿嬤很會做米糕,於是他結合兩者,推出鰻魚米糕、鴨肉米糕。我當天嘗到的是搭配彰化知名「楊家肉鬆」的肉鬆米糕,用麻油拌炒的米糕和古法製成的溫體豬肉鬆,香氣在嘴裡溢開,滿滿一桌彰化好滋味,讓人好滿足。



芳月宴
活動說明: 10月場報名費999元/人(促銷推廣價,日後因應預約制將調整價格),每場限額30人,場次為10/14,之後的場次可上網站changhua-travel.com報名。
Stable Fly穩定飛行模式
-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永樂街44巷2號
- 電話: 04-722-0663
- 營業時間: 10:30~22:00,週二、週三公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