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大叔仍有夢 姚文智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姚文智在景美人權園區,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肖像合影。
姚文智在景美人權園區,與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肖像合影。
姚文智從政二十多年,4年前台北市長敗選後退出政壇,57歲的中年大叔轉行影視,近期推出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網友讚他「說到做到」「被政治耽誤的影視文化人」。他說自己跟其他政治人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對文化美學的愛好,《流麻溝十五號》講白色恐怖時代的思想政治犯,他始終認為台灣電影缺乏政治、歷史的元素。賭上人生下半場,他要用故事培養新一代台灣意識,某種程度上他仍在做政治。

姚文智小檔案

  • 出生:1965年出生於台北
  • 學歷: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新聞組、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
  • 經歷
:《自由時報》記者、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高雄市政府副祕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立法委員
  • 現職:
湠台灣電影公司創辦人
我們抵達《流麻溝十五號》片場門口,姚文智戴著一頂鴨舌帽在後車廂忙著搬東西、張羅劇組人員餐車,濃密的捲髮堆在頸後,造型頗有老派藝術家氣息。「我捲髮,又想要留長,怎樣都整理不好,就乾脆戴帽子。」為何想留長髮?他來個綜藝腔:「想要換一個人生…沒有啦哈哈哈!」

募資飯局多 胖了5公斤

他帶我們參觀電影片場,《流麻溝十五號》講1950年代關押於綠島的女性政治犯,是少數直接將不討喜的政治歷史題材搬上大銀幕的電影,「落選我就說要去拍電影,這不是當天才想的,而是10年前就想好的。」
他與鄭南榕基金會和白色恐怖文史研究者曹欽榮合作企劃,耗資新台幣8,000萬元拍片。除了輔導金,他向銀行貸款2,800萬元,拍攝期間平均每天支出100萬元,得四處周轉,募資成功率不到1成。說起募資的辛苦,他嘿嘿笑兩聲:「有時候喝酒喝到快死了,為了拚博江湖感情也是很辛苦的事情,有所為而來的喝酒都是負擔。」又說:「有時候答應你的投資突然說不要,你也沒辦法。最急的一筆錢還是跟小叔周轉,劇組100多人,加上臨演…經歷過這個才叫拍電影。」他不只是出品人,也親自找編導、演員,「因為題材比較敏感,找演員很困難,看到姚文智就不要的也有啊!」
電影殺青前我們到片場探班,姚文智解釋這些黑板、座椅是還原當年獄中進行「思想再教育」的教室場景。
去年底電影殺青後,我們來到他新創的湠台灣電影公司,他呵呵笑說最近為募資有太多飯局,胖了5公斤,若電影入圍金馬獎,他將上台領獎,「那我可能要健身,還要蓄髮,做各種造型,現在戴帽子都是鋪陳…」又像笑自己似的補上一句:「啊,開玩笑的啦!」可惜今年入圍名單剛剛揭曉,《流麻溝十五號》最終只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編導演都槓龜。他難掩失望:「當然蠻不爽的啊!」又補上:「這句不要寫喔。」
日前首次試映,影廳中不時有觀眾拭淚,無辜的女高中生、信念崇高的本省媽媽、挺身保護學生的山東籍舞蹈老師…電影還原真實又複雜的歷史。律師呂秋遠讚:「導演細膩、演員傑出、布景考究、劇情緊湊、語言精準,就一部預算有限、募資不易的電影來說,還能要求什麼?」新住民YouTuber焦慮主婦Lia原為中國籍,東北口音曾經被歧視,她看了電影後說:「我對台灣、台灣人、台語一直有一些困惑,這部電影給了我答案。」「它根本促進了台灣族群的和解。」

參選北市長 慘敗受重擊

姚文智一向不服輸。2018年,他堅持參選台北市長,主張與柯文哲堅壁清野,民進黨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困局中他試圖用夢想突圍——他像小孩子玩玩具般拿出大巨蛋模型、飛機模型、3D立體紙雕蝶翼空橋,講述城市治理願景,若當選台北市長打算如何拆除大巨蛋危機。
可惜沒人要聽政見,沒人認為他有機會當選。選戰焦點始終在他被網友攻擊「抱貓像衝鋒槍」、哪位議員又翻了白眼,他的民調低空盤旋在10%上下,其他縣市的候選人瞧不起他,黨中央擔憂連累柯文哲敗選,並未全力相挺、砲口一致對外,站台造勢流於形式。缺乏奧援的他,這一戰,被重擊倒地。
2018年11月24日,姚文智敗選台北市長,他誓言退出政壇,未來不再接受任何公職。
在此之前,他的政治生涯可說是少年得志。1998年他初出茅廬就擔任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34四歲升上副祕書長,當時高雄是個百廢待舉的城市,他輔佐謝長廷,像個智多星般不斷發揮創意,大刀闊斧改造城市,愛河之心、中央公園國際級設計捷運站…他始終無法忘情可實現腦中夢想藍圖的政治。
他最喜歡提的戰功之一是:199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20週年,黃信介、林義雄重回現場,他突發奇想要將這個捷運站預定地以美麗島命名,便塞了張紙條給謝長廷,在老闆耳邊嘀咕:「請你今天宣布這裡要蓋美麗島捷運站。」謝長廷真的宣布了。
姚文智(右)在電影拍攝現場與演員、工作人員聊天互動。
他又加碼爆料:謝長廷當年捲入宋七力事件,政治前景黯淡,「那時候人家都說:『你老闆沒救了,良禽要擇木而棲。』所有人都覺得他完了,倒台了。」1997年陳進興犯下擄人撕票案後在台北四處流竄,姚文智看到報紙,靈機一動:「我叫他開記者會,宣布他願意擔任陳進興老婆的辯護律師,陳進興才打給他。」謝果真放手一搏,政治前途起死回生。
或許是因為嘗過這樣的甜頭,他樂觀地期待自己也能在4年前台北市長選戰中智取得勝。最終,慘敗了。

當悲劇英雄 選輸退政壇

曾幫他操盤台北市長選戰的前總統府副祕書長姚人多解釋:「民進黨跟柯文哲say goodbye的過程中,姚文智是一個重要關鍵。民進黨(以前)挺柯,柯還是往藍走,那我們是什麼?姚文智當時就認為柯一定會選總統、跟民進黨翻臉,必須跟他分道揚鑣、劃清界線,否則他只是利用民進黨坐大,終須徹底決裂宣戰。他幫民進黨釐清了我們跟柯文哲之間的關係,只是上戰場的那個人不會有好下場,他就是一個悲劇英雄。」又說:「他心裡到最後還是有一絲絲期待,期待民進黨支持者歸隊、黨中央看清楚這個局勢,但他期待的事情都沒有發生。」

姚文智新創電影公司「湠台灣」,希望打開市場,講述一個又一個屬於台灣的故事。
相較於台北市長動輒過億的選舉經費,姚文智號稱當年只花了5,000萬元,比起其他候選人是「又窮又酸」。多少個夜晚,只有姚人多陪他喝悶酒。姚人多則說當時主動幫忙,除了兄弟情誼,也是覺得他實在太可憐,「我白天還去海基會上班,下班過去競選總部,他跑完行程,我們就開始喝啤酒、抽菸,喝到半夜1、2點,有一種坐困愁城、孤軍奮戰,全世界都對不起我的感覺。」
愈被看衰,姚文智愈要爭一口氣。選前他宣布辭去立委、選輸便退出政壇,悲壯自斷後路,政治生涯一次梭哈豪賭。投票當天,姚文智像是有自知之明似的,下午就到立法院辦公室整理東西,「只記得要搬很多東西覺得很煩,好希望有個遺物整理師。」當晚開票結果出爐,他反而放鬆下來,大吃炸雞。原來,他向神明發願一旦獲得提名就吃素,一路到選舉結束,吃了7個月。

拒裝死投降 再賭電影路

他的政治啟蒙很早,他出生在台北市陽明山,是家中長子,父母開雜貨店。國中時,叔叔會帶黨外雜誌來店裡與父親小酌幾杯,談論政治。叔叔是延平中學教師,與其他9位老師一起加入民進黨,打破了學校保守禁忌,登上《自立晚報》頭條。解嚴後風潮席捲而來,他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新聞組,1996年擔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彭明敏的新聞祕書並加入民進黨,走上政治路。
他不太想談前半政治人生。我們對坐飲日式清酒,他僅淡淡地講起電影《千萬別抬頭》中有個片段打中他心坎:李奧納多飾演的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衛星衝向地球,他想盡辦法爆料,卻發現所有人都不當一回事。有次他在脫口秀上抓狂大吼:「整個政府已完全喪失理智!」清酒喝起來像是苦澀悶酒:「其實我在選台北市長時就是這個感覺。」

姚文智(左)1996年踏入政治圈,擔任第一次總統直選民進黨籍候選人彭明敏(右)的新聞祕書。(翻攝姚文智臉書)
「選舉的時候每天都在討論對策,反正就是見招拆招…」他停頓了幾十秒,心中委屈不知當不當說,最後擠出:「我戰到最後一刻,沒有投降,中間有很多人提了很多方案…」要你退選?「沒有到退選,就是投降的方案,就是裝死,但通通被我拒絕。」鏡框後小小的眼睛瞪得老大,諱莫如深的表情中有一絲咬牙切齒。
政治生涯賭輸了,電影路還是賭,中年大叔的夢想沒有死。姚人多說:「我周遭看過太多政治人物到最後只是為了survive(存活),政治界混久之後慢慢不再談夢想,姚文智不一樣,這點我蠻佩服他。後來遇到他,他都在講電影。我以為他在做夢,沒想到真的開拍了。」
對於電影,姚文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想拍以台灣為主體的故事,透過影視作品告訴年輕人過去被掩蓋的歷史,塑造新一代文化認同。但政治題材不好找資金,演員考量中國市場,不願犯險。

票房若不好 可能要跑路

他說以前當立委是別人有求於他,一晚跑5攤是常態;現在是有求於人,必須全程接待、準備簡報。他淡淡嘆道:「我想過還是立委的話,會不會募資比較容易?我現在沒政治權力,社會解讀你的眼光、理不理你,一定不一樣。但我做電影本來就是自己歡喜做,勢必會比原本的路孤單。我還是比別人幸運,就算人家討厭我,骨子裡根本不會投資,至少會請我吃飯、喝酒。所以我前陣子蠻胖的,因為很積極募資啊。」

姚文智看著石碑上的名字,說太太的家族中就有親戚是白色恐怖受難者。
這部電影票房需破億才能回收成本,若要賺錢至少要達到1億6,000萬元以上票房。夢想那麼高、那麼遠,可有想過無法突圍的後果?「不好就走路啊,票房不好我能怎樣?我已經努力過了,如果票房不好,後面要再拍第2、第3部都會非常困難。」他還是來一個綜藝自嘲:「選舉選輸是走人,我已經走人了。現在,很可能面臨跑路了。」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