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退休後資產不減反增 嘉裕西服前老總靠ETF年賺10%會員專區財經理財退休後,江育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專注修鐘錶、繪畫、攝影,馳騁第二人生風采。文 許瀞文攝影楊彩成董孟航王均峰發布時間 2022.12.20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嘉裕西服投資達人理財理財ETF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退休增產 選定ETF把握人性 觀察週KD進場個股 設資金上限卸下重壓 為自己寫生擔心退休後坐吃山空?其實只要簡單、持續投資,資產還會自行長大。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靠著2檔國民ETF,在殖利率5%以上進場,搭配KD指標低檔入市,輕鬆年賺10%。如今他天天繪畫、攝影、修古董鐘錶,退休後的生活更馳騁風采。 走進嘉裕西服前總經理江育誠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收藏室,屋內滿是他花了2、30年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特色古董,有從18、19世紀留下來的鑄鐵印章,知名珠寶品牌Tiffany數百年前製作的鐘錶等藏品,「我計畫找基金會合作,開設鐘錶博物館,這些收藏我百年後會全捐贈給國家。」江育誠自豪說。他透露,在八里買房,原先只是想假日從台北市騎腳踏車到新北市時,能有個休憩之所,但隨著收藏品越來越多,便將台北家中部分收藏移至八里,同時作為招待所;巧的是,3年前隔壁鄰居急著賣房,江育誠又花了800多萬元直接買下作為畫室,並在社區免費開班授課,左右鄰居都成了他的學生。近幾年隨著房產價格上漲,持有的2戶房產加起來已超過2千萬元。江育誠從世界各地收集而來的大量鐘錶、懷錶。此為收藏一部分。退休增產 選定ETF退休後沒了收入又出手買房,讓人好奇會不會影響現金流?「我在50歲時就已經想好退休藍圖,也精算過退休後的支出,與太太2人每月花費不超過5萬元,所以即使多買一間房,也不會造成財務上的負擔。」62歲退休,如今已近70歲的江育誠篤定地說。他分享,自己光是勞保年金就能月領近3萬元,再加上ETF投資,選在殖利率超過5%進場,投入1千萬元,便能年領股利50萬元,「勞保加ETF,被動收入每月有7萬元;再搭配指標低檔時買入、高檔時慢慢賣出,又有機會賺到價差。只要不貪心,這樣的安排已不需為錢煩惱了。」沒想到這一套不貪心投資安排,反而為他帶入更多財富,因為價差加息收,平均年投報率超過一成,退休後資產不減反增。以勞保勞退月入3萬元打底,再加上ETF,其實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會比想像的少。「我相信一個道理:越複雜的事情越要簡單化處理。」江育誠提到,退休前他一次只投資一檔股票,「好的公司挑一檔就夠了!」而退休後也同樣簡單執行,只是標的從波動大的個股轉換成ETF,並選定0050(元大台灣50)及0056(元大高股息)2檔,原因有三:費用低、殖利率高、日成交量都有數千張以上。把握人性 觀察週KD江育誠分析,投資0050以及0056等於買一籃子公司,已經做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標,再加上每年穩定配發的股利、進出場時機得宜,創造退休後穩定現金流是可以實現的,「投資說穿了就是2個字:人性。只要做到別人貪婪時你恐懼,別人恐懼時你貪婪,抓進出場點就不難了。」靠著2檔國民ETF:0050及0056,江育誠過著自在愜意的退休生活。他觀察,利用恐慌的機會進場,一年都會出現1、2次,「搭配週KD值,接近20進場、近80賣出,不論是0050及0056都適用。」他舉例,今年10月底時,0050及0056週KD值雙雙破20,市場氛圍明顯恐慌,所以0050破百元後,他就開始進場,打算做短波段;也有部分資金投入0056,因為若以今年配發2.1元現金來說,殖利率高於8%,適時進場,被動收入可進補不少。至於為什麼以週KD為主要判斷依據?江育誠解釋,看日KD進出,變成需天天盯盤,日子過得很緊張;看月KD,時間又拉太長,無法即時反應、找到波段操作的買點,因此對他而言,週KD最恰當。以0056為例,今年以來,週KD第一次出現20是在6月底到7月初,當時股價最低到26元左右,第二次則出現在10月分,股價跌到23元,「兩次都是很好的進場時機,就算第一次進場後被套牢,看起來稍微吃虧了點,但殖利率也能彌補回來。」事實上,江育誠從2016年退休後,持有0056,平均殖利率達5.66%。 進場個股 設資金上限「但我認為,買0050及0056比較適合50歲以後;若是30至50歲間,買『武俠股』累積資產比較快。」江育誠強調,年輕時可冒點風險、買高成長性的個股是值得的,不過,退休後規劃又是完全不同的思維,因為如果每天在股市殺進殺出,一失手就會全完了。「就算看到個股股價被殺低想進場,也要限制投資資金。」江育誠透露,他前陣子雖然看到富邦金出現破5字頭的迷人價格,但準備的資金部位就是50萬元,「帳上小賺3萬多元了。」他開心地向記者秀出手機App看盤系統的損益數字。從小熱愛畫畫,但因為家境緣故,江育誠不得已選擇職業學校機械科就讀,希望畢業後能盡快投入職場。在裕隆集團從基層做起,一路升至高階經理人的位置,曾同時管理4家公司,包含擔任嘉裕西服總經理、台文針織副總、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祕書長及裕隆籃球隊協理。江育誠(前左1)曾任裕隆籃球隊協理,協助管理球隊。前左2為總教練錢一飛、前右2為現任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翻攝江育誠臉書)卸下重壓 為自己寫生「工作時天天應酬,食道都壞掉了!」50歲時,他動了退休念頭,開始為退休生活做準備,希望人生的最後一哩,可以為自己而活,於是他開始到師大美術班去學畫畫,「我永遠是那個班上最準時到、最晚走的學生。」江育誠認為退休最重要3個支柱為理財、興趣、健康,後兩者更是精采退休生活的關鍵。62歲申請退休的隔天,江育誠甚至刪光了手機通訊錄中同事、廠商的聯絡方式,背起畫架和畫友一同到戶外寫生,並曾到加拿大追楓,在美國住一晚5美元的背包客棧,買二手市集的東西,「這就是在二手市集買的,一件只要加幣20元,非常好穿。」採訪時他指著身上穿的褲子驕傲地說。畫友James表示,江育誠退休後立刻將原先的凱迪拉克豪車,換成一台Nissan小車,用踏實的方式生活;畫友張璇提到,江育誠從總經理高位退下,完全沒有「由奢入儉難」的習性,每次戶外寫生後大家一同吃飯,在路邊挑些小店用餐,他都吃得津津有味。如今的江育誠生活充實忙碌,週一至五與畫友四處寫生、攝影、修鐘錶,週六、日就穿越台北市的大街小巷,探索城市的不同面貌,他滿意地說:「我一日走2萬步,這種快樂不用花大錢,還能顧健康。」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