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只想讓人進場看籃球 他花一個月說動魔獸降臨雲豹 雲豹能源創辦人暨發言人張建偉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建偉2016年創立雲豹能源,除了起家的太陽能,近年來也積極布局風電、儲能、水處理領域。
張建偉2016年創立雲豹能源,除了起家的太陽能,近年來也積極布局風電、儲能、水處理領域。
「魔獸」霍華德加入台灣職籃T1 LEAGUE桃園永豐雲豹隊,颳起魔獸颶風,門票與周邊收益逾億元,也帶著球團母公司雲豹能源股價一起升天。
主導魔獸來台的雲豹能源創辦人暨發言人張建偉,原本從事金融業,賺進數以億計的資產。因緣際會投資日本太陽光電,6年前回台創業。不受框架侷限,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不管未來魔獸旋風是人走茶涼,或熱度延燒,張建偉都已讓更多人看見雲豹。
週四下午,國立體育大學綜合體育館裡沒有賽事,卻有學生、校外人士找藉口進入,企圖朝聖膝傷甫癒、加入團練的「魔獸」霍華德。穿著雲豹隊外套的張建偉在場邊觀察魔獸和其他球員狀況,「他37歲了,來台灣除了打球,也是經驗傳承。」去年永豐雲豹戰績幾乎墊底,問張建偉今年目標,他毫不猶豫回答:「打進季後賽。」他說話速度飛快,比喻生動諧趣,「我不敢講有隻鳳凰進來我們就能立刻飛上天,技術還有待加強,但跟在他身邊起碼與神同行,不會差到哪去,所以自信有爆棚。」

張建偉小檔案

  • 出生:1982年(40歲) 
  • 學歷:文化大學企管系
  • 家庭:已婚,育有2女1子
  • 經歷:財團法人鄉育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亞洲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休閒:品酒、運動、看球賽
  • 座右銘:人上人的專業、人中人的溝通、人下人的態度
  • 經營心法:強強聯手、共創雙贏

拚命三郎 魔幻致富

「魔獸」霍華德今年11月加入台灣職籃T1 LEAGUE桃園永豐雲豹隊,颳起颶風。(翻攝桃園永豐雲豹職籃隊臉書)
對雲豹隊來說,爆棚的不只是自信,還有周邊效益。球賽門票秒殺,賺進上億元,周邊商品收入也破800萬元,母公司雲豹能源股價更是飆漲,明年將上市,「我們做一整年行銷都沒有一個魔獸來得快,但請他來,原本真的只是希望觀眾多一點,不想賠那麼多。」
1982年出生的張建偉,是桃園永豐雲豹籃球隊執行長,也是雲豹能源的創辦人暨發言人,他約莫10年前進入日本的太陽能產業售電,在此之前都在金融圈打滾。文化大學企管系畢業,學生時代賺錢的時間遠比上課多。「我高三開始工作。有人講會念書才會賺錢,但我認為『誰說的?』只要有心就可以。」在幼稚園教才藝、當小學生伴讀,甚至考美容執照,幫媽媽們做到府美容,大學還沒畢業年收就破百萬元。
當時有位家長看他會講話、反應快,建議他到金融圈發展。21歲進入資產管理顧問公司做研究員,一年後轉業務賣基金,業績卻慘不忍睹。「我騙客人我32歲,每天跑8、9個行程,但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客戶跟我很好,就是不會買。」4年沒成交過訂單。
一次,客戶想下一張200萬美元的單,找不到原業務,張建偉意外開張。拿到報酬後,他想著自己總是搭公車、穿平價西裝,對比其他業務似乎不那麼體面,心一橫,買了BMW、名牌服飾加持自己,自此轉運。「從那一刻起完全不一樣,一年可以做將近1億美元的生意。」後來他到芝加哥工作,2008年金融海嘯,一堆朋友跳樓,「我真的是運氣好,之前放空,沒賠反而賺。」後又轉戰香港,管理3億美元的基金。致富過程魔幻,財富流失方式也很驚人,「人家找我投資就投。在阿爾巴尼亞買旅館,地震,啪一下就垮掉;跟團到馬來西亞買了幾間房,建商倒掉,變爛尾樓。」

梭哈資產 投入能源

2016年台灣開始發展地面型太陽能,雲豹能源靠在日本習得的技術,成為全台灣首家成功在地層下陷區種電的公司。(雲豹能源提供)
無神論的張建偉開始思考:「金融是一個零和遊戲,我得到了,代表其他人一定有失去。」父母健在、妻兒健康,「我在想我是不是在消耗什麼?孩子也說不出我的工作內容。」一直很有自信的他頓感茫然。
當時張建偉的朋友、現任雲豹能源事業部副總譚宇軒找他一起到日本投資太陽能,「他說跟政府簽約,電賣給政府,保證收購價格20年,絕對沒問題。」理性腦評估這投資不虧,「除非政府倒台、陽光沒了、銀行不借你錢,不然不會賠。」感性腦則想著,為地球做一點事,至少兒女說得出爸爸在做什麼,於是押上全部身家投入,「賺不多,但穩定。後來台灣要朝非核家園方向前進,才回來設立雲豹。」
雲豹不是台灣第一家成立的能源公司,卻在最好的時機點切入。台灣的太陽能初時從屋頂型開始,2016年才開放地層下陷、土壤液化、沿海等不利耕作區的土地種電。「日本是從地面起步,我們待了4年,該會的都會了。台灣一開放,沒人敢做,我們頭也不回地衝,成為全台灣首家在地層下陷區種電的公司。」在基樁裡面做一些小巧思,利用螺旋樁,地層下陷時可以調整,「不是我們多厲害,是因為知道怎麼做。」
2年前雲豹能源與台鹽綠能合作,導入AI人工智慧,在台南北門區打造漁電共生溫室大棚示範場域。(雲豹能源提供)
最難攻克的是各大地主,張建偉每週下中南部,「拿鋤頭要打我的一堆。發現穿西裝可能有距離感,就穿休閒一點,髮膠不抹了,手錶、皮帶都不戴,越接地氣越好。」他向來是自己前往協商,一次地主刁難問:「是不是要給點回饋?」張建偉反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可以要一台車嗎?』我說:『只要一台車?真好。』那個人笑了,緊繃的氣氛就破冰啦!他們不是真的要,是在看你與人相處的方式,在南部跟人互動就是一種情緒,不需太多眉角。」
另一個優勢,是他可以自己說了算。「有些案場在比較鄉下,有次有地方人士找幾家公司代表,說老弱婦孺出入不便,他們募款要建橋,金額不足,想請我們幫忙,其他人都說要回去問主管,我直接問:『要匯款到哪個帳號?』」
估計資產數億元的他,常自掏腰包,「太多案場在窮鄉僻壤,還沒做生意就開始做公益,我不浮誇,應該有300張以上的獎狀。捐橋造廟不是不好的事,久了像一種習慣,看見別人需要什麼,錢就出去了。」
深耕地方6年,雲豹能源已躋身台灣太陽能產業排名前三,也售電給GOGORO、半導體大廠,今年結算至11月,營收51.9億元。「以前走得深,現在要走得廣,開始做風電、儲能、水處理等看不到極限的領域。」

挖角魔獸 靠心說服

去年桃園永豐雲豹戰績、票房不佳,張建偉(左)成功說動「魔獸」霍華德(右)來台,門票瞬間銷售一空。
張建偉笑說自己做事通常是感性大於理性,投入職籃就是一時衝動。「2021年奧運,全世界都幫戴資穎加油,覺得很熱血。一股腦想為台灣做件事,後來中信來找我要成立職籃,雲豹長期贊助體育項目,成立球隊、培養選手也很好。」10月註冊,11月開打,時間極為倉促。找了籃球員蘇翊傑幫忙,四處招兵買馬,「總有一些被遺忘的球員,他們有夢逐不了,可能轉做上班族、外送員,現在有機會,要不要回來打球?坦白講,有點像《少林足球》的劇情。」
張建偉(左)成立永豐雲豹後,請來籃球員蘇翊傑(右)幫忙招兵買馬。
第一年戰績不算合格,6隊排名第五,整個球場空蕩蕩。「喜歡籃球的不會進來看,那就吸引非球迷的族群。我放旋轉木馬、投籃機,想把球場變成遊樂館。爸媽帶小朋友來,花100元可以玩,發現有球賽耶,順便看一下。」
此時蘇翊傑建議,找個有力人士來,或許更事半功倍,「我們就想,什麼是台灣人做不到的?不然找NBA現役、台灣人10個有8個聽過的球員來,最後找上霍華德。」談薪交給蘇翊傑,談心則由張建偉負責,外傳球隊用逾30萬美元月薪挖角,張建偉淡淡說:「媒體猜的都是保守的。但如果只是錢說服不了他,你拿2億元請比爾.蓋茲來,他會願意嗎?對他來說錢不算什麼啊。」
他研究霍華德的人生與社群平台,「他5段婚姻、12個小孩,沒有做好爸爸的責任,他想分享愛,我跟他說這裡有很多小朋友,你來了他們會很開心。」來回一個多月,終於請來魔獸降臨,也完成張建偉塞爆球場的願望。
但他也明白,霍華德效應不若太陽能可以永續,「有一天他會走,他來的第一天我就在思考人走茶涼後怎麼辦?」未來是不是還要挑戰大咖球星?「挖人是一條選擇。很多人說我無法繼續挖跟魔獸差不多等級的,誰說的?誰說我不能拉到一個更浮誇的人?只要是對的我就會往前衝,沒有底線,我就是在做這種事情的人。」
張建偉大學時靠著打工年收入破百萬元,還受邀參加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翻攝YouTube)

後記:坐不住愛出外征戰

張建偉高中開始身兼多職,大學時年收就破百萬元,還因此曾上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受封為草莓族之光。這道光後來成為追光者,6年前創立雲豹能源,他卻不愛被人稱作創辦人,皺眉說:「我還活著,聽起來怪怪的。」

職稱從董事長、執行長、總經理,一路降冪掛到發言人,他解釋自己不喜歡在高位,「我喜歡在外面打仗,一直前進,不能坐在辦公室。」想一想確實也沒錯,他說話可以依據不同族群調頻,用的詞語都能讓人快速理解、進入情境,還能不斷製造笑點,絕無冷場。若不出征四方,真的浪費了一身溝通的本領。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