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05:58 臺北時間【漫畫改編電影史4】漫畫家要求完美 《女伶回憶錄》改分鏡劇情幾乎打掉重練娛樂影視聽中心每年固定舉辦膠卷及錄影帶修復工作坊,協助民眾保存家中的珍貴影像。(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發布時間:2023.03.16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文 周文凱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女伶回憶錄陳淑芳國家影視聽中心舞台娛樂透視女主角漫畫2018年起,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以下稱影視聽中心)與金漫獎得主簡嘉誠3度合作,陸續出版《消逝的後街光影》《畫電影的人》及《女伶回憶錄》。雖是容易吸收的漫畫圖像,但為了使年輕讀者清楚瞭解台灣電影發展脈絡,簡嘉誠在劇本安排上耗費不少心思。由於3部作品均是以影史為基礎的虛構故事,簡嘉誠認為要把年輕讀者帶入當年的氛圍,是一大難題。「例如現在數位影像的限制少、重拍方便,但以前的膠卷很貴,不容易取得,長度又有限制。這部分需要多花篇幅描述,讓讀者知道當時的生活情況,也理解膠卷的重要性。」因要求完美,創作《女伶回憶錄》時,簡嘉誠曾大改分鏡,幾乎打掉重練,故事寫了兩個版本。確定版本呈現大部分台語片演員的際遇,不斷面對政策打壓,努力與命運對抗,最終仍有些許惆悵遺憾。另一版女主角則度過台語片沒落,仍站在舞台持續演出,就像如今的金馬影后陳淑芳。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延伸閱讀【漫畫改編電影史5】3度合作金漫獎得主 他說台灣電影史故事取之不盡【漫畫改編電影史1】讓老電影接軌年輕人 影視聽中心連推3本漫畫【漫畫改編電影史2】深入寶庫找題材 他挖出台灣電影消失的輝煌【漫畫改編電影史3】引擎蓋綁攝影師取景 60年代拍片根本在玩命【漫畫改編電影史番外篇】畫面、音軌殘缺「無損價值」 影視聽中心搶救殘片助新生【漫畫改編電影史番外篇】從歷史挖寶找題材 他說台漫揮灑空間大【漫畫改編電影史番外篇】一張圖吸引觀眾買票進場 漫畫家從手繪海報找靈感【漫畫改編電影史番外篇】成功作品要有令人難忘的畫面 繪師用嘴咬筆作畫支持鏡週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