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找茶1】夏日露天茶席喝杯冷泡茶佐蟬鳴 茶園中品茶加滿文青味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夏日出遊選擇「戶外茶席」,在綠油油的茶園中品茗,十分有情調。
夏日出遊選擇「戶外茶席」,在綠油油的茶園中品茗,十分有情調。
坪林峰巒疊翠,雲霧間茶園綿延,此趟旅行認識許多「茶三代」新朋友,坪林茶青運用對茶的富裕知識,努力推廣茶鄉,讓品茗不再是一件老派的事,喝茶也可以很潮、很時髦。
雪隧開通前,坪林因地處台北至宜蘭中繼站,曾有過輝煌年代,當時觀光客絡繹不絕,茶葉熱銷、小販興榮,2006年雪隧開通後人流不再,年輕人口外移,記憶中的茶鄉也宛若走進隧道般,曾有過一段黯淡無光時期。
炎夏來杯冰涼的冷泡茶最能驅走暑氣。
直到2017年,幾位茶青返鄉凝聚,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正式成立,青農齊心推廣家鄉,「福茶苑」的茶三代吳柏諺就是其中一員。
福茶苑茶三代吳柏諺返鄉後,接手家中事業努力轉型。
他和我們聊起茶三代的共同記憶,「小時候最討厭暑假,放假都要幫忙採茶,端午時節蚊蟲又多,爸爸那一輩甚至還要請假幫忙採茶,清晨5點就要起床。」吳柏諺就這樣一路從國小暑假採茶到高中暑假,轉眼間,身旁的採茶姨都成了採茶嬤,再無年輕人願意上山。
「採茶」幾乎是坪林老中青三代都會的技能。
除了採茶辛苦,製茶流程中,室內萎凋及攪拌是很重要的一環。
長大後,吳柏諺和大多數坪林青年一樣選擇到外面闖蕩,甚至遠赴越南做起成衣生意,最後在茶青協會召喚下再次返鄉,扭轉老一輩看天吃飯的宿命,讓茶葉不再單單僅是經濟作物,而能延伸出更多價值。吳柏諺從大城市回到鄉間,不僅沒有不適應,反而怡然自得,每日望向茶園的小日子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福氣。
吳柏諺改造福茶苑,打造了能休憩與認識茶葉文化的品茗空間,大片落地窗能一邊喝茶一邊眺望遠方山景。
參加「風味識別」體驗課程,能在製茶師的帶領下細細認識各茶種的基本風味。
色澤由深到淺、風味由淡至濃的茶款一字排開。
福茶苑有著傳承50餘載的製茶故事,累積3次的特等殊榮,茶三代憑著獨到的生意眼光與打小對茶的知識經驗累積,規劃一系列茶園導覽、茶事體驗、風味識別等課程,吸引更多年輕人入山喝茶,感受文山包種茶的幽雅清香,溽暑之際,在茶席中悠然品茗,心靜真的會涼。
以陶器承裝的「火燦」主打焙火調,喝起來帶有龍眼乾香氣。
花香調的「青花」,入口後的梔子、桂花氣味很迷人。
夏日想感受不一樣的消暑之旅,可預約「戶外茶席」體驗。
露天茶席搭配兩款茶品與茶點,伴著蟬鳴享受盛夏。

福茶苑

  • 地址:新北市坪林區粗窟里金瓜寮10-2號 
  • 電話: 0963-052-884
  • 備註:茶園導覽、茶事體驗、風味識別499元╱人,3人起,1.5~2小時;或選擇899元╱人,3人起,2.5~3小時,含每人一套製茶師的產地餐桌風味茶點。「戶外茶席」每人加價500元,4人起,搭配2款茶品與茶點,至少30分鐘,以上活動規劃至多9人,大團體請另做洽詢。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