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時事】股東會遭質疑程序瑕疵 杯王安捷爆經營權之爭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安捷大股東王陸雄(右)、股東自救會代表鄧雲峰(左)痛批,現有經營團隊不適任。
安捷大股東王陸雄(右)、股東自救會代表鄧雲峰(左)痛批,現有經營團隊不適任。
曾有飲料杯業「杯王」之稱的安捷公司,繼日前爆發勞資糾紛後,近期又爆經營權之爭,8月底安捷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選任結果遭大股東們質疑有瑕疵。上週二(9月10日),大股東王陸雄、股東自救會代表鄧雲峰連袂受訪,怒控由董事長石國主導的股東會程序有瑕疵,決議根本無效,並準備串聯所有股東,希望9月底前再次召開股東臨時會,撤換現有經營團隊,雙方互不相讓,大戰一觸即發。
「8月30日的股東會,程序有諸多瑕疵,決議根本無效!我們將串聯所有股東,預計9月底前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事,希望公司盡快回歸正軌。」上週二(9月10日),擁有近5%股權的安捷大股東王陸雄、股東自救會代表鄧雲峰連袂接受本刊訪問時氣沖沖地說。
20240913fin003
安捷主要生產食品包材,在飲料杯界甚至有「杯王」之稱。(翻攝安捷企業官網)

改選董監事 大股東不服

成立37年的安捷,由現任董座石國成立,主要生產包括塑膠杯、便當盒、豆腐盒、果凍盒等食品包材,1年可生產3億個飲料杯,銷往世界各國,全球市占率曾高達30%,不僅被飲料杯界譽為「杯王」,更是不折不扣的台灣隱形冠軍。
20240913fin003
石國是安捷創辦人,曾喊話引進工業4.0技術,藉此提高公司營收。(翻攝中視新聞)
沒想到,安捷去年爆出財務危機、惡意欠薪的負面消息,近期又爆發經營權紛爭。本刊調查,以董事長石國為首的公司派,8月底召開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監事,對於股東會中所通過的決議與董監改選結果,大股東們卻跳出來質疑程序有瑕疵,認為決議根本無效。
「股東會前,公司派就故意不受理股東的委託書,等於妨礙股東行使權益;開會當天,又阻撓股東報到,有的股東報到成功卻沒拿到選舉票,連表決權都被剝奪,由此可見,股東會明顯有程序瑕疵,但公司派仍強行通過所有議案,並完成董監事改選。」王陸雄、鄧雲峰拿出滿手資料不滿地說。
20240913fin003
安捷大股東準備集結拚改選,目標9月底前完成董事會改組。
為捍衛自身權益,大股東們已經委請律師,向法院提起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並提出定暫時狀態處分聲請,要求法院暫時停止執行該股東會的決議,下一步就是要全面改選董監事,一場經營權大戰正式引爆。
20240913fin003
安捷經營團隊涉嫌掏空,還爆發勞資糾紛。(翻攝三立新聞)

傳積欠薪資 協商仍無果

王陸雄、鄧雲峰重話痛批:「現在的經營團隊涉嫌掏空、賤賣公司資產,安捷必須換經營團隊才能活下去。」2人再拿出另一份資料,怒控安捷過去有許多重大決策和資產交易,未經股東同意就執行;此外,公司營運上也出現資金流動異常的情況,「這讓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非常擔憂。」
2人進一步指控:「過去2年,經營團隊放任監察人空缺,公司毫無監督力量,為此,股東們曾在今年8月6日召開股臨會,補選2席監察人,但公司派未向經濟部商業司申請變更,反而著手全面改選董監事,原以為股東可進行提名、投票,未料根本無法行使權益。」
20240913fin003
8月底,安捷公司派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但大股東認為決議根本無效。(讀者提供)
不僅大股東們不滿經營團隊,安捷的員工也叫苦連天。今年7月,有30多名安捷員工集體向桃園市議員黃敬平陳情,控訴資方積欠勞工薪資、加班費、資遣費,合計金額約500萬元,過去勞資經多次協商未果。「我們已委請律師,協助受害員工進行集體訴訟,維護勞工們的權益。」員工自救會代表范先生對本刊說。
針對上述指控,石國則回應:「8月30日的股東會都是遵照程序舉行,如果股東對召集程序或決議過程有意見,可依據《公司法》採取法律行動,我們都尊重股東;此外,公司也聽聞有人要提出訴訟,這部分就靜待司法解決,相關證據都會提給法院,不便對外發言,但如果有不實指控影響公司或員工聲譽,也保留法律追訴權。」
另外,石國也強調:「並無掏空、賤賣情形,對於散發不實訊息之情事,已向檢調提出檢舉。所謂的指控皆屬空穴來風、子虛烏有。」

產杯碗容器 昔包材大亨

這一次爆發經營權紛爭的安捷,由石國於1987年創立,主力生產包括湯碗、杯類容器、免洗餐盒、蔬果包裝盒等食品包材,還替星巴克、好市多製造CPLA生物可分解飲料杯,飲料杯全球市占一度高達3成,被同業譽為「杯王」。
除食品包材外,安捷也跨足醫療一次性產品,例如口罩、耳溫槍套等,2002年爆發SARS疫情,政府下令全民量體溫,由於耳溫槍套供不應求,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現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還對外招標採購,當時得標廠商美迪津,就是與安捷合作。
安捷全盛時期,1年營收達10億元以上,吸引包括三重富商、高雄某上市電纜公司、丹麥政府開發中國家基金會(IFU)亞洲投資顧問進行投資。2017年,石國擬訂「10年百億」計畫,希望把智慧數位技術整合至製造和工業流程,並規劃搶攻B2C市場,讓餐廳、飲料店能透過網路直接向公司下單,目標10年後營業額一舉成長至百億元。
20240913fin003
安捷旗下平鎮、龍潭2大廠房,今年初雙雙以「清償債務」名義淪落法拍。圖為平鎮廠。

營運亮紅燈 廠房淪法拍

沒想到2020年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零售食品業,安捷營運也跟著每況愈下,營收、獲利雙雙下滑。根據公司自結財報,2022年營收約2.9億元、每股虧損4.97元,2023年營收腰斬剩1.5億元、每股虧損1.9元。
20240913fin003
安捷是業界隱形冠軍,產品包括湯碗、杯類容器、免洗餐盒等。
為應付財務危機,公司派今年初決定將旗下平鎮、龍潭2座廠房,以「清償債務」名義淪落法拍。另方面,去年起,安捷積欠勞工薪資、資遣費,進一步爆發勞資糾紛,至今未達成和解共識。
這幾年,石國雖積極為安捷進行瘦身與業務改造,並陸續處分公司資產,也規劃廠房售後回租,但相關做法卻引發大股東不滿。「現有經營團隊根本無法有效管理公司,導致經營不斷惡化,為了讓公司重回正軌,股東們才會串聯,決定發動董監改選、撤換經營團隊。」鄧雲峰氣憤地說。
鄧雲峰更對外喊話:「改選後,新的經營團隊將致力於整頓公司的財務狀況,重新評估公司資產,以解決當前財務困境;此外,也希望引入更多專業人士加入管理層。」股東們串聯召開臨股會、撤換經營團隊的行動能否成功,經營權是否真會易主?各界都等著看。
20240913fin003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