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8月4日),一家位於北市仁愛圓環附近的醫美診所,上午11點一開門,就擠滿等候醫美諮詢的客人,本刊上前詢問,原來都是來詢問最近市場大熱門的「外泌體」醫美。「每10個人就有7人來問外泌體,雖然一針要價至少2萬元起跳,仍吸引許多愛美的名媛貴婦上門諮詢。」診所員工透露。
【財經時事】擘劃打造幹細胞航母 宣捷大舉揮軍醫療通路

外泌體市場火熱,一針2萬至5萬元不等,吸引愛美人士搶著體驗。日前宣捷董事長宣昶有接受本刊專訪,透露下半年揮軍醫美通路,以打造幹細胞航母的概念擴大布局,「宣捷將從臍帶血儲存,跨足醫美、婦幼、長照,再透過醫療通路產生現金流,支持新藥研發。」希望2026年拿到國內首張幹細胞新藥臨時藥證,帶領宣捷虧轉盈。


自開診所 攜手李進良
外泌體其實是細胞的衍生物,含蛋白質、核酸、脂質等生物分子,具活化細胞、免疫調節、再生修復等功能,今年三月衛福部准列化妝品原料,立刻被醫美圈捧為明星商品。

外泌體引爆不老新商機,讓國內高達六百億元產值的醫美市場更競爭,為爭奪市場大餅,國內半導體大老宣明智成立、於幹細胞領域發展小有名氣的宣捷,在董座宣昶有的擘劃下,大舉揮軍醫美通路。
不過,目前愛爾麗以全台19家據點坐穩通路霸主,加上國泰、長庚等大醫院也參戰醫美診所,靠臍帶血儲存起家的宣捷如何一拚高下?

「我們是國內合法儲存、擴增、應用臍帶血的公司,每月收60至80個胎盤,保證原廠不稀釋,避免坊間分裝的汙染疑慮。」日前接受本刊訪問的宣昶有自曝雄心,宣捷就像藥師佛救人的公司,從臍帶血儲存、新藥研發跨足醫療通路,「我要打造幹細胞航母。」
為了布局醫美通路,宣昶有早一步瞄準醫美診所推保養品牌EX-MU,「讓上百家通路助宣捷打天下,一個月賣掉一千多支外泌體,目標下半年推人類細胞外泌體,並成立醫美診所品牌。」

不僅與醫美診所合作,宣昶有還要自己開醫美診所,他透露,這些新開的醫美診所可能以「宣」為名,初期將採合資形式成立,首先找上的合作夥伴,就是知名藝人胡瓜前女婿、嘉仕美診所院長李進良。「我們將選在(台北)中山北路開旗艦店,鎖定皮膚管理、健康管理、身材管理的中西醫整合診所。」成為宣捷醫美診所股東的李進良說。
藉汪小菲 上架賣中國
李進良觀察,比起傳統注射的肉毒、玻尿酸是外來填充物,民眾更接受自然修復,「外泌體從保養品走向育髮、皮膚的局部治療或術後修復。」宣昶有指出,歷經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改變民眾的保養習慣,對「輸液」的接受度正在提高。
兩人合攻外泌體事業,宣昶有透過嘉仕美診所發展醫美項目,並以李進良成立的寵物診所「龐龐毛小孩」,發展動物外泌體。另一方面,李進良用人脈打造宣捷出海口,「台灣品牌在中國很有市場,宣捷保養品會上架汪小菲的電商賣進中國。」
宣昶有坦言,布局醫療通路,與老人衰弱症新藥有關,「目前在二期收案,最快2026年可拿到為期5年的臨時藥證,成為國內首個幹細胞新藥。」宣捷提早備戰,6月申請GMP查廠。

業界人士認為,插旗醫療通路可避免被扒好幾層皮,目前幹細胞新藥需找醫院走《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一針約30萬元,醫院、科室、感染科醫師費用占一半,因病人化療後細胞再生功能弱,還要再花13萬元以更好培養液養細胞,根本無法賺錢。」
合併育禾 搶新竹霸主
宣捷成立11年,目前仍處虧錢狀態,全因臍帶血儲存收入無法支撐新藥研發與臨床的龐大費用。但隨著《再生醫療法》上路,宣昶有重用財務出身的蔡建芳出任總經理,再發展醫療通路產生現金流,鋪路讓公司虧轉盈。「宣捷3月併了育禾管顧,育禾單月利潤上看500萬元,今年目標每季減少虧損,第四季損益兩平。」蔡建芳說。

談起合併育禾一事,宣昶有透露,育禾的股東們都是舊識,凡遇營運問題、股東意見分歧,都會跑到宣家的寶山住家,向父親宣明智請益,「這次因育禾的原始股東有不同想法,最後決定讓宣捷吃下,也補足我們缺乏的醫療通路管理能力。」

日前本刊直擊位於竹北一級醫療戰區的育禾,緊鄰新竹台大分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擁有四層樓的獨棟大樓,一樓是寬敞挑高設計的診所,二樓為孕婦的獨立生產病房,「孕婦不用下床,病床直接變產台,產後直送三、四樓月子中心休息。」育禾診所主任陳星茹說,育禾是竹北唯一一條龍母嬰服務,每月平均接生85位新生兒。
新竹馬偕醫院出身的陳星茹,深知母嬰同室容易造成新手媽媽產後憂鬱,嬰兒室每位新生兒配有一支專屬監視器,母親在房內能即時掌握孩子狀況,並結合宣捷資源,派駐宣媽媽(宣捷婦幼)協助哺乳、疏通乳腺,也為媽媽提供私處緊實雷射及除毛服務。
興櫃掛牌 翻身搶手貨
宣昶有談起育禾便眼神發亮,「我想複製日本幹細胞休閒村的概念,讓育禾成為新竹的醫療霸主。」育禾座落在2,100坪的教育文化生活園區,宣昶有計畫在此從婦幼跨足到醫美和長照事業,延續育禾品牌經營。

本刊調查,去年6月宣捷興櫃掛牌,吸引許多醫療通路爭取合作,包括台北的地區醫院、以洗腎聞名的醫願診所等。宣昶有爽朗笑道:「很多醫生都想當宣捷股東。」但蔡建芳跳出來緩頰,初期先以雙方資源合作或合資,找到獲利模式後,再以育禾模式換股併購。
兩人個性截然不同,宣昶有性子急,認為快才能抓住機會,「但創辦人經常叮囑把團隊、能力、財務做好,再一步步往前走。」個性沉穩的蔡建芳,6月接掌宣捷總座,「Yogi(宣昶有)交友廣闊,負責在前面打市場,我把關管理面事務。」
「其實我是眼見為憑的人,以前在美國當針灸師幫人針灸老半天,還不如在中國東北看到癱瘓小孩打一針幹細胞就站起來,幹細胞修復功能要像樂高不斷往上疊加,隨著法規通過、新藥收案、醫療通路布局,宣捷營收只會往上成長。」宣昶有堅定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