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的是,民眾黨從8月陷入政治獻金疑雲及假帳爭議後,柯文哲不只批評執政黨控制媒體打壓政敵,他遭收押後,民眾黨立委黃國昌20日在立院質詢時,也對黨政軍退出媒體提出質疑,但本刊接獲相關爆料及匯款紀錄卻顯示,柯在5月就曾經下令動用民眾黨所屬資金投資媒體,即使幕僚反對,他也堅持要「賭一把」。
李文宗(圖)是柯文哲的高中同學,主導民眾黨內財務及木可等公司金流,已遭檢方列為被告,並諭知200萬元交保。 爆料指出,今年5月柯要民眾黨旗下木可公司負責人、同時身兼出納的李文娟,每2個月向他報告一次木可公司及眾望基金會、新故鄉基金會資金及選舉結餘款,顯示柯才是民眾黨資金的實質操盤手。
「他不只直接指揮帳房,還藉著緊盯小事,讓大家知道他才是掌握全局的老大。」一位曾參與輔選工作的民眾黨成員向本刊直言,這就是柯文哲的風格,「不只管錢,甚至連客訴案也會親自處理,曾有支持者參加『柯P大秘寶抽獎』抽中文具組,卻無法領獎,柯文哲也對此下令追查。」
離譜的是,今年5月柯才利用選票補助款4,300萬元買下北市濟南路商辦,同一時間卻對民眾黨以「交際費」「餐費」等名目核銷吃喝等宴會支出,3個月就吃掉七十餘萬元,認為花費太凶、吃掉太多錢而大為光火,下令立刻暫停所有此類費用。
李文娟(圖)是李文宗的妹妹,負責木可公司財務,柯文哲直接對她下指令操盤金流。 知情人士指出,這些餐費都是黨內幹部申報交際之用,並非給黨員吃喝玩樂,不解柯為何如此生氣。但也有民眾黨人士為柯緩頰,指柯錢管得緊,都是為了民眾黨的未來發展與壯大,「他下令撙節交際支出的同時,還要求李文娟與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每年撥款100萬元給雲林縣議員陳乙辰發展地方組織,另撥60萬元給曾參選苗栗縣議員的傅郁揚,並指示7月起由新故鄉基金會,每月付款5萬元給前立委賴香伶當顧問費,以及支付一家資料蒐集公司每月10萬元。」
柯文哲曾透過媒體人林朝鑫(圖),打算投資某位媒體大亨相關的媒體公司,明顯違反黨政軍條款。(翻攝飛碟聯播網YouTube) 但柯對黨務經費的使用邏輯,有時也讓黨內人士抓不到方向,如今年5月柯主動要求核撥100萬元投資某家媒體公司,但黨內人員對該公司進行調查發現,標榜新媒體的該公司財報已虧損超過6,000萬元,出納人員建議等對方出示改善計畫再撥款,柯卻說他要投資的是創投、民眾黨不是政府單位在審查標案,還強調要「賭一把」,表示只管把錢匯給對方就是,末了還說:「如果覺得有怪怪的,可以找李文宗處理。」
知情人士透露,這家新媒體公司老闆,是一名最近捲入官司的媒體大亨,柯透過資深媒體人林朝鑫投資該公司,意在找尋商機與發展媒體事業;後來柯還告訴幕僚,這位媒體大亨很有創意,太多規定會讓他不習慣。但在啟動首次匯款投資程序時,就爆發假帳案及柯遭收押,讓這起民眾黨的媒體創投如何繼續,成了未知數。
柯文哲管錢很緊,曾下令新故鄉基金會按月付款5萬元給前立委賴香伶(圖)當顧問費。 另方面,檢廉仍持續追查京華城案,發現沈慶京在京華城容積率從392%增加至840%期間,分二階段共編列4.3億元論功行賞,但核銷帳冊卻存在諸多疑點,專案小組勢必清查這些以獎金之名發出的款項,是否由領受人在海內外透過人頭轉帳,或者以現金交付方式化整為零,以政治獻金、紅包等名義行賄柯文哲夫婦,流入民眾黨後再轉為柯可支配的款項,用以買房及ATM轉存給子女等。
京華城拆掉後準備改建成豪華商辦,因容積率大增,估計可替威京集團賺進上百億元。 本刊掌握,沈慶京論功行賞的名單,包括前台北市長黃大洲支領200萬元,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與股東陳于君各200萬元,威京集團聯絡人兼法務經理陳俊源200萬元,協理宋堃仁450萬元,京華城發言人阮信囊、鼎越董事林青、林惠美及吳佩玲各50萬元,檢調將一一約談這些請領人到案,釐清他們究竟是真有領到獎金的功臣,還是充當行賄黑錢的人頭。
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圖)是沈慶京倚重的左右手,檢方懷疑他是行賄案的共犯,訊後諭知1,200萬元交保。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涉及索賄遭收押,檢廉密集提訊,追查是否另有共犯。 根據威京集團員工爆料,沈慶京的會客紀錄記載得非常詳細,他挑選祕書最重要的標準,是須學會記錄與沈碰面的人、事、時、地、物及對話摘要,除非沈特別交代「敏感」,才會省略部分內容,日後沈再與當事人碰面,多會交代祕書調出過去紀錄讓他看一遍,外界因此對他的驚人記憶力留下深刻印象。
沈慶京在京華城容積率過關後,論功行賞公司高層,前台北市長黃大洲曾任威京集團董事,也獲200萬元犒賞。 與沈慶京偶有往來的一名銀行高層向本刊透露,之前他與沈見面時,沈對2人6、7年前首度見面的會議室場景及談話內容,居然都記得一清二楚,讓他感到震驚。
沈慶京辦公室日前遭搜索時,相關電腦主機已被查扣,他展現驚人記憶的祕密恐成為涉嫌犯罪的鐵證,近年他透過哪些管道疏通柯市府也已呼之欲出,日前還傳出有司法黃牛上門,想騙沈可找人擺平官司,案情也可望進一步突破。
尤其,沈慶京6年前控告他的司機涉及恐嚇取財未遂案,很可能成為檢廉追查他神祕金流的破口。該案王姓司機最後遭起訴,一審被判刑3個月。本刊調查,王從2013年至2016年6月擔任沈的司機,離職後突然從2018年4月至9月密集傳簡訊給沈,內容提到「答應我的要給我」「還是要用認知的某應X員換50(萬)港幣了」「拿我的房卡誰先後進房,只是要我應得的」「台北喜來登飯店的住宿日期,要調錄影(出入房間的是應議員跟你)…你跟名嘴女在澳門一同住房」等。
簡訊還提到:「要調我總共報幾次海關,帶港幣,又是怎麼換成台幣」「要求咪~陪你睡,我都裝不知道」「該給我的,是你答應的,搞成這樣何必呢…沈先生,你答應要給我的30(萬)HK,不是我無理取鬧的!那是我拚命,帽(冒)著被海關扣押,壓(押)滯留還被查稅,背上十幾趟,好幾億幣」,藉此要沈慶京交付港幣30萬元。
不過,沈慶京不從,報警指遭司機恐嚇,還撇清不認不正當男女關係,也否認洗錢。關鍵的是,京華城案遭列被告的朱亞虎,當時也以辦公室主任的身分赴北檢作證,緊咬王姓司機說如果不交付港幣30萬元,就要跟某澳門集團合作,把沈的事情都公布出來。究竟沈當年透過司機在澳門等地鉅額換錢有何用意,已成為專案小組追查行賄金流的重要線索。
柯文哲(左)競選總統時的副手搭檔吳欣盈(右)出身新光集團,與北士科弊案是否有所關聯,成為外界矚目焦點。 此外,檢廉針對柯文哲2021年推動北士科招商案也同步展開調查,並將他列為貪瀆案被告,由於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經營權,由與柯搭檔競選的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家族企業新光人壽得標,不但從僅限生技醫療相關產業,放寬為不限產業類別投標,偏離最初產業園區政策目標,甚至外傳有家港商還被勸退,未能投標,該公司背後老闆就是NBA職籃曼菲斯灰熊隊老闆佩拉(Robert Jacob Pera),新光集團投標時更免附投資計畫書,引發圖利爭議。
上月底,檢廉以證人身分約談時任台北市產發局長林崇傑、地政局長張治祥,連日來又約談多位台北市政府承辦的基層公務員到案,發現T17、T18免投資計畫書是柯文哲自己簽准,此案不像京華城案,柯將責任甩鍋給都委會委員審查,或是指定副市長當專案管理人,而是僅在市長室的4人小組會議就拍板定案。
檢廉同步偵辦北士科案,日前已傳訊前產發局長林崇傑(圖)與基層公務員作證,相關人等均緊咬全案是柯文哲拍板定案。(東森新聞提供) 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到收押,也因北士科案遭列被告。 由於北士科案與京華城案如出一轍,過程出現柯市府「政策搖擺,招標放水」疑點,檢廉至少鎖定五大疑點追查,不排除到案的公務員出具留存的備份公文作為自保之用。柯2021年3月3日親自主持會議,裁示把北士科開發土地由一拆為三,將原本僅限生技醫療相關廠商才能投標的規定,修改成「不限產業類別」,使新光人壽取得可以參與投標的入場券。
北士科園區開發過程疑點重重,除了決策大轉彎,更猶如京華城案翻版,檢廉也已同步偵辦中。 隔月19日,柯文哲又裁示T16投標前需附投資計畫書,T17與T18則免附,讓新光人壽得標後不受投資計畫書限制。這2場關鍵會議都是柯文哲親自主持且裁示,過程卻未錄音、錄影,不但嚴重違反決策程序,柯口口聲聲的公開透明更攏是假,圖利罪證恐比京華城案更為明確,一旦掌握異常金流,全案將升高為罪刑10年起跳的違背職務收賄重罪,案情隨時有突破性的發展。
民眾黨全台開講,號召小草替柯文哲捍衛清白,本土社團紛紛譴責不當動員。 ★《鏡週刊》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