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09:58 臺北時間

替愛女在風災後辦了冥婚 過去22年了!老父仍淚流滿面「每天像瘋子一樣」

mm-logo
國際
2022年馬山市罹難者家屬舉辦追思會。(翻攝自網路)
2022年馬山市罹難者家屬舉辦追思會。(翻攝自網路)
2003年「鳴蟬」颱風是韓國自1904年有紀錄以來最強的颱風,於2003年9月12日從釜山附近登陸,最終導致117人死亡,並使南部數十萬戶家庭斷電,淹沒了大量農田和道路,慶尚南道昌原市一名徐姓教授也失去了當時23歲的大女兒和28歲的準女婿,他痛苦表示:「即使是現在,我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會不時哭泣。」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鳴蟬」災難發生22週年,慶尚南道昌原市當年有22人罹難,罹難者家屬每年都會聚在一起,和市民們一起舉辦追思會,呼籲防止悲劇再次發生,他們也為當地中小學生提供獎學金。
不過,罹難者家屬們決定從今年開始不再舉辦公開的正式追思會,以後將各自緬懷故人、反思那一天的痛苦和教訓。
過去負責主持罹難者家屬會議的73歲徐義浩教授(原浦項理工大學教授),接受訪問時表示,「罹難者的家屬們也老了,以後他們將各自回家和家人們一起追思,減輕彼此的痛苦」,不過他也很欣慰,現在馬山市已經建造起防洪牆和其他防護設施,讓市民在遇到颱風來襲時不會那麼焦慮,「看來我​​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
徐教授回憶這22年來,自己身為一個瞬間失去孩子的父母,「那種心痛難以言表。我活得像瘋了一樣。」當時,徐教授的長女英恩(時年23歲)和女婿鄭時鉉(時年28歲)不幸逝世,2人原定於第二年春天結婚,災難發生後,雙方家庭為2個孩子舉行了一場「精神上的婚禮」。
徐教授說即使到現在,一個人的時候,他仍會不時哭泣。 因此,當其他人都睡著了以後,只要想到大女兒,他就會離開家,獨自去跑步或打網球,以此來排解悲傷。
徐教授說:「她在美國讀中學,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韓語。她主修英語文學,並立志要『讓韓國文學走向世界』。」徐教授也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徐英恩,春的第一章》,收錄了夢想成為作家的女兒的著作。
更新時間|2025.09.14 09:5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