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帳號「馬可的資本視角」發文分析指出,誠品的成功其實根植於早年的商用廚具事業。創辦人吳清友原為進口商「誠建」的業務,後成功接手公司,並在1980年代台灣餐飲業蓬勃發展之際,憑藉為麥當勞等國際連鎖品牌提供廚房設備,業績大幅攀升,成為誠品日後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近年來,誠品的經營模式面臨嚴峻考驗。在2021年歷經疫情重創後,雖然2022年業務有所好轉,但電商平台「誠品線上」的虧損以及大型商場的裝修折舊,依然造成了巨大的財務壓力。直到2024年,新開幕的裕隆城店鋪帶來可觀的營收,加上南西、松菸等既有門店的穩健增長,才讓公司得以恢復盈利。然而,全年僅1,200萬元的利潤,也再次凸顯出這種結合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難以用單純的財務指標來全面評估。
面對未來,誠品已明確發展方向,將重心放在「千坪以上」的大型商場,以確保能提供多元商品並舉辦豐富活動,進而吸引人潮、提升營收。未來將不再開設小型實驗店,而是積極布局大型據點,如2024年開幕的台中「誠品生活480」及台南據點,以及預計2028年啟用的青埔店。透過這樣的布局,誠品期望能在人文理想與商業運作之間,找到更穩固的平衡點。